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频频并购后上海医药混改如箭在弦 高管激励先行

频频并购后上海医药混改如箭在弦 高管激励先行

非公资本的过早介入,带着更直截了当的功利性,不利于研发制造的推进。如果资本一边倒的倾向于分销领域,研发业务将会很快萎缩。

8月初,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式鸣枪,面对国药集团被钦点的局面,向来对政策高度敏感并积极回应的上海国有药企似乎也到了箭在弦上的时刻,而叫嚣多年的上海医药在国企改革的执行力上一拖再拖。不过在披露今年上半年财报时,公司高层终于表态公司内部已做好准备,有望在年底交出答卷。

而与深化国企制改革相呼应的股权激励政策也将为公司的整体营销计划带来新的活力,进一步扩大分销业务的范围和能力也是上海医药为配合该项政策落地所做的务实准备。

连连收购后的渐进性扩张

从公司的上半年财报中可以看出,药品分销占公司主营收入的87.49%,与药品和制造和零售相比,分销是维持上海医药业绩的最重筹码。不过从市场的整体规模来看,公司长期以来匍匐于华东地区,在占全国40%的市场份额中,华东地区就划去了18%,而这18%中,54%均来自上海地区。可见,地域的局限性是公司急需突破的瓶颈。正因此,加速而来的收购方案也将延伸地域的愿望展露无遗。

上半年来,公司先后收购或增持了多家药品分销企业,地域横跨西北,华北和华南等地,为拓展医药分销网络布局。上海医药下属全资控股子公司上药科园信海医药有限公司出资53790万元向内蒙古亿利能源(600277,股吧)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北京信海丰园生物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50%股权、陕西华信医药有限公司70%的股权以及鄂尔多斯(600295,股吧)市亿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与此同时,还拟出资5059万元向陕西华信管理层收购陕西华信15%股权,最终获得山西华信医药85%的股权。

而这些收购的标的将会为上海医药带来什么呢?

记者从一位券商分析师处了解到,北京信海丰园主营高值耗材的经销。代理强生、辛迪思等品牌,包括强生脊柱系类、关节系列和CORDIS耗材等,下游客户包括约500家二级经销商和15家医院等,区域主要集中在河南、北京、江苏、上海、吉林和黑龙江。公司2013年收入22.11亿元,净利润为4487万元,同比增长9%。上海医药将通过子公司上药科园对公司的持股比例从50%提升至100%,除了对地域的扩张之外,也出于对其主营业务的看好。医用耗材项目正是目前上海医药的分销产品中较少涉及的品类,增持之后,不仅扩大了公司在华北的影响力,同时也丰富了产品线。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