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合医患关系,要手术还要仁心 |
![]() |
一个手机号码,一句“有情况随时联系”,本来冷冰冰的病历本瞬间就拥有了人性的温度。杭州第三人民医院肛肠外科主任医师贠健这个坚持了15年的小习惯,近日被网友“爆料”后,在让赴诊患者感动感叹的同时,更收获了无数网友真诚的点赞。在深圳八角门事件、湘潭产妇死亡风波、岳阳“医闹”等多起医患矛盾之后,这个病历本上的小细节、舆论场上的大感动,也如同穿透医患关系乌云的阳光,让人思考我们应该形成怎样的医患关系。
医者父母心。正如父母希望孩子碰到问题随时联系到自己一样,医生贠健也作如是想。在他眼里,能用电话解决患者的小问题,就省了患者专门跑医院的奔波之苦。贠健的习惯养成,源于对病人需求的换位体察。难能可贵的是,他并没有因为患者凌晨5点或者午夜来电而拒接,也没有因为领导同事不知晓而放弃坚持,而是一如既往地用这样一个走心的连线,去坚守和践行大医精诚的圣训。
人们的点赞,也是对贠健式好大夫的渴望。有网友这样写道:“我希望遇到一个真正关心我、愿意了解我的医生,一个不会在乎我是谁、不管我有没有钱的医生,一个知道如何才是真正的沟通的医生,一个真正懂得爱、能从我微小的一举一动中洞察我的心的医生。”这种朴素的期待,恰是一个世界著名行医理念的注脚——“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
赞誉贠健的同时,也有人提示“善良的风险”。曾发生在河南南阳医专附属第二医院的一起医疗纠纷,正是由医生好心电话指导却事与愿违而触发的,当事医生不堪“医闹”选择自杀,好在抢救及时,没让这起纠纷再添人命。也许正是类似的一次次教训,提醒医生要谨慎热心,要学会风险规避。诊断必在医院,常规检查必做,手术风险确认必签字,也渐成医学管理上的一种保险做法。这样一来,也容易导致医患之间加强戒备,拉开心理距离。
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谁也不愿意让自我保护与医者仁心相互对立。当医生都不愿意冒风险时,医学怎么能进步?患者怎么能受益?医患矛盾的今天,不仅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滞后相关,与公众健康素养较低相连,也与新闻舆论的“放大效应”有关。解开死扣,消除戾气,需要消除制度缺陷,更要弥补精神缺陷。只是,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的医者,坚守着初心。
现代医学并不完美,但生命的旅程离不开它的护佑,医生与患者理应结伴而行、相互扶持。不仅医学要从技术主义歧路上回到人的医学轨道上来,医生要会手术又会心术,理解病人,而患者也要理解和尊重医生,释放善意和信任。只有双方缔结为情感与道德的共同体,有了互信与理解的精神纽带,才能重建以敬畏、悲悯、感恩、利他为基线的和谐医患关系。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互联网 + 照顾护士”服务形式或缓解家庭医疗照顾护士难题 (2025-05-14)
- 3家药企垄断质料药被罚没3.25亿元 (2025-05-14)
- 新疆:慎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已笼罩74个县(市、区) (2025-05-14)
- 上海市调整可另免费一次性使用医疗东西目次 (2025-05-13)
- 青海对于推动医保药品间接结算的关照 (2025-05-13)
- 河北省《医疗机构药物警戒技术规范》处所尺度宣布 (2025-05-12)
- 从免陪照料到智能医疗 粤病院立异服务加强医护协同效能 (2025-05-09)
- 投资超20亿元 罗氏制药在上海浦东新建临盆基地 (2025-05-09)
- 有前提的二级及以上综合病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 (2025-05-09)
- 海南自贸港扩展开放匆匆医药家当倒退 (2025-05-0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