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价格“高烧”四年突然暴跌 |
![]() |
原本金贵的中药材品种价格,突然迎来暴跌行情,部分品种下跌幅度超过70%。业内专家分析称,此轮中药材价格下滑尚未到头,预计200多个大宗药材过半品种将步入向下的价格周期。究其原因,业内专家认为,本次中药材价格属于报复性回调,周期性因素是主要原因所在,中药材价格在过去已经高烧四年。
党参最高时卖过80元-90元每公斤,而日前来自其主产区的消息显示,党参目前已经跌至10多元,跌了八九成。除了党参,三七的价格跌幅也很大。三七统货最高曾卖过600元至700元每公斤,最新的行情是每公斤150元,跌幅接近80%。此前三七价格一直坚挺,而不断上涨的价格刺激了三七种植户的种植热情,直接导致了市场的供过于求,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三七的价格便开始走下坡路。供过于求的情况同样出现在太子参上,目前每年太子参的需求量为4000吨,而市场年产量已超过1万吨,太子参的跌幅也极为惨烈。
不过,来自中药材天地网的数据显示,本轮中药材价格整体下滑潮中,也有一些品种在近期出现了较大涨幅。以枸杞子380粒宁夏规格,其在玉林市场的价格已达58元,涨幅28.89%。紫草硬统进口规格在成都荷花池的价格目前为38元,涨幅也有26.67%。
业内专家认为,本次中药材价格属于报复性回调,周期性因素是主要原因所在,中药材价格在过去已经高烧四年。据了解,中药材价格曾在2009年-2012年经历了持续的价格上升期,这一轮持续的价格上涨,激发了药农前所未有的种植积极性。相关数据显示,自从2009年开始,药价经历了四年大涨。其中价格涨幅最猛的三味药材:麦冬、黄连和太子参在2011年8月分别增加至2009年同期市场价格的4.7倍、2.5倍和14.3倍。
对以中药材为原料的药企而言,中药材的价格变化和生产成本高低密切相关。以太子参为例,其是江中药业的主营产品健胃消食片的主要原材料,占公司原料成本近60%。东北证券研报指出,江中药业每年约需2000吨的太子参,太子参价格每下降20元,有望增厚公司EPS0.1元,反之亦然。
面对阴晴不定的中药材价格,不少药企选择自建种植基地来应对。近年来,三七价格一涨再涨,使得天士力、云南白药、康美药业等下游企业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为缓解成本压力,目前已有天士力、白云山和黄中药等药企到三七主产地云南文山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上海推出18条新步伐 进一步激起贸易安康保险市场倒退后劲 (2025-08-07)
- 55种药品拟归入集采范畴 国度医保局提示企业感性报价 (2025-08-06)
- 多部分结合宣布安康情况匆匆进行为施行方案 (2025-08-06)
- 广东全面展开慎密型县域医共体医保付出改造 (2025-08-06)
- 国度药监局对于刊出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导管等 20个医疗东西注册证书的布告 (2025-08-05)
- 在家门口享更好医疗服务 城市医疗资本下沉惠及下层庶民 (2025-08-04)
- 国度广电总局部署展开播送电视虚伪鼓吹医药告白集中整治 (2025-08-04)
- 《对于规范医疗机构门诊称号治理任务的关照》政策解读 (2025-08-04)
- 穗港签订单干安顿 推7项动作深入药品监管单干 (2025-08-04)
- 对于展开2025年国度医疗队巡回医疗任务的关照 (2025-08-0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