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山西参合率达99.4%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山西参合率达99.4%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增强农村居民抵御大病风险能力、保护农村居民身体健康、保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从2003年在我省启动实施以来,新农合的管理体系基本形成,运行机制也逐步完善,有效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山西省新农合工作进展如何?有哪些亮点?存在哪些问题?9月18日,有关新农合的一份工作报告和一份调研报告,在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中进行审议。

参合率达99.4%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卫小春在报告中提到,从2003年开始,我省选择15个县(市、区)进行新农合试点,到2014年,全省参合人数2191万,参合率达到99.4%,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

2014年,新农合人均筹资390元,其中:个人缴费70元,中央、盛市、县四级财政补助320元,年筹资总额达85.85亿元。补偿范围由只补住院扩大到普通门诊、大额门诊以及住院费用;年人均最高补偿支付限额由1万元提高到15万元,国家要求达到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的8倍,我省已经达到20倍。

卫小春介绍:截至2013年底,全省281.57亿元新农合资金中,用于参合农村居民医药费用补偿260.36亿元,全省1.74亿人次享受新农合基金补偿,其中:住院补偿1071.7万人次,门诊补偿(含慢性病)1.63亿人次。除支付门诊费用补偿外,平均住院费用的53%可获得新农合基金补偿,重大疾病住院费用的报销比例达到70%-90%。

23种重大疾病个人只需支付10%

从2010年开始,我省在提高新农合普惠水平的基础上,选择诊疗费用高、诊疗技术难度大、社会关注度高、疗效确切、病程变异小的部分重大疾病进行试点,在定点救治医院将新农合补偿水平提高到70%。同时积极争取民政部门医疗救助基金和省政协捐助资金扶持,将患者自付费用降低到10%以下。2012年,在15个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启动实施省政协委员先心病患儿助康工程,在3个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启动实施省政协喜迎十八大助老送光明工程,通过新农合基金补偿和省政协捐助经费补助,项目以先心病患儿和老年白内障患者得到免费治疗,并将儿童先心病救治病种由4种增加到13种,基本覆盖了儿童先心病可救治的所有病种。

2013年,我省以省为单位全面推开20类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今年重大疾病又扩大到23类,由新农合基金补偿70%,纳入民政部门医疗救助的县,再由医疗救助资金补助20%,个人只需支付10%。今年起,对全省先心病患儿实行免费手术治疗,治疗费用由新农合补偿70%,爱佑慈善基金补助30%。在此基础上,省政府决定建立市政统筹为主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2013年,在阳泉、运城两市率先启动试点,今年在省内全面推开。保障对象因患大病发生高额的住院医疗费用,经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按规定支付后,仍需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纳入大病保障范围。大病保险起付线1万元,最高支付限额为40万元,力争实现城乡居民小病不愁,大病无忧。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