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改革思路将要在5-8年内落实 |
![]() |
大医院培养大医生、大医生成就大医院,历来都是相辅相成。5到8年之内能否完成如此复杂的系统工程,让人不敢乐观。而只要人才问题不解决,所有的规划都只能停留在纸面,或者在落实过程中大打折扣。
近日,本市出台《关于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作为未来医改的“顶层设计”,《意见》提出了五大改革思路,并将在未来5-8年内逐步落实。
按照《意见》设想,本市整个医疗机构、医疗体系建设,将在未来几年内进行重大调整,发生重大变化。《意见》提出,未来本市将建立“金字塔”形的分级医疗体系,真正实现分级诊疗,即普通病、常见病、慢性病“下沉”到数量多、分布广的基层医院,急难和重症疾病,则“上浮”到处于“金字塔”中层的区域中心医院。而“金字塔”的顶层,将由国家重点学科、临床重点专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国家队”组成。
对医院的这种分层设计,显然必须对应着患者的相应分层,即大多数患者的大多数疾病,都能在基层医院就诊并得到有效的治疗,而只有少数疑难病和重症患者,才需要在医生的建议下向上级医院转诊。由此也就必然推导出《意见》中最引人瞩目的具体设想,即未来本市大医院将大幅压缩普通门诊,将更多的病人转移到基层医院就诊。
这无疑是医疗体制改革的正确思路,也是改变目前“看病难”现状的唯一出路。
我国目前广泛存在的“看病难”,主要表现为大医院,尤其是顶尖医院的看病难。而每天辛苦涌入大医院的患者中,却又存在大量本该在基层医院就能得到诊治的普通病患者。这些本来不必走进大医院的患者,部分地“挤占”了大医院本来就紧缺的优质医疗资源,使那些真正需要救治的急难和重症病人,反而得不到及时救治。
但错不在病人,而在医院,在于错误配置的医疗资源,和设计失误的医疗体系。
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医院建设在“做大做强”的思想指导下,优质医疗资源不断向大医院、好医院高度集中,以致逐步形成了若干协和医院那样的“超级医院”。这些顶尖医院在集中了最好的建筑、最好的设备、最好的医生的同时,必然也吸引了最多的病人。不辞辛苦涌向协和的病人,似乎确实有些“盲目”,但如果病人也曾举目环顾,看到的却是社区医院的简陋,和基层医生的寥落,那么他们不得不转而投奔拥挤不堪的大医院,就是一种无奈之下的理性选择。
因此,要想实现分级就诊、压缩大医院门诊量,首先要建设和充实基层医院,让基层医院具备整洁舒适的环境,先进可靠的设备,和优秀可信的医生。只有这样,患者才可能放心地走进基层医院,放心地接受首诊医生的诊治,并放心地按照首诊医生的建议,安排未来的医疗计划。
对此,《意见》也有相应的规划,譬如要求大医院“让出门诊”,大医院医生要“大量向基层转移”等。但目前医疗资源错配、医院建设错位的局面,乃是二三十年累积而成,要想在几年内翻转过来,难度可想而知。譬如如何动员优秀医生向基层“转移”,就将是最难的难题之一。大医院培养大医生、大医生成就大医院,历来都是相辅相成。那么要吸引优秀人才“沉”到基层医院,逐渐成长为优秀的全科医生,就必须在培养方式、成长路径、待遇保障等方面,做出一系列详尽具体的安排。5到8年之内能否完成如此复杂的系统工程,让人不敢乐观。而只要人才问题不解决,所有的规划都只能停留在纸面,或者在落实过程中大打折扣。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互联网 + 照顾护士”服务形式或缓解家庭医疗照顾护士难题 (2025-05-14)
- 3家药企垄断质料药被罚没3.25亿元 (2025-05-14)
- 新疆:慎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已笼罩74个县(市、区) (2025-05-14)
- 上海市调整可另免费一次性使用医疗东西目次 (2025-05-13)
- 青海对于推动医保药品间接结算的关照 (2025-05-13)
- 河北省《医疗机构药物警戒技术规范》处所尺度宣布 (2025-05-12)
- 从免陪照料到智能医疗 粤病院立异服务加强医护协同效能 (2025-05-09)
- 投资超20亿元 罗氏制药在上海浦东新建临盆基地 (2025-05-09)
- 有前提的二级及以上综合病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 (2025-05-09)
- 海南自贸港扩展开放匆匆医药家当倒退 (2025-05-0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