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面临诸多挑战 离不开公众舆论的理解和支持 |
![]() |
北京市政府接连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该市《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时下,始于2009年的新一轮医改即将走过5个年头,医改进入深水区,需要各相关方协同攻坚克难。北京市此次出台两个《意见》,意在综合推进、形成倒逼机制,令人充满期待,也令人有所思考。
对这两个《意见》,媒体关注的焦点主要有,实现分级就诊,构建金字塔型医疗体系,大医院要大幅压缩普通门诊,集中解决疑难重症,承担科研和人才培养任务;常见病、多发病、医疗康复则由基层承担。同时,财政直接投入重点转向医保基金,这意味着医院需要用技术、服务、口碑,从医保“挣钱”。
这样的愿景正是医改设计的初衷,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老百姓对“小病进社区”还颇有疑虑,看病的水平如何?该用的药能不能用上?大医院财政补偿减少后,大幅压缩普通门诊会不会入不敷出?科研、人才培养的消耗从哪里得到补偿?基层机构的服务能力,是否能够真正承接大医院转移的诊疗任务?医保支付政策设计能不能起到引导合理就医的作用?凡此种种,需要多部门配合,出台实施细则,任何相关方的缺位或者消极应对,都有可能导致设计初衷功亏一篑。
我国优质医疗资源的总量不足和结构性失衡,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目前,公立医院僵化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使得人员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想要的人进不来、闲人懒人又出不去,人力资源短缺与资源浪费并存;最为重要的是,这给推进医师多点执业带来了实质性的困难。此次北京市明确提出,让医务人员从“单位人”转向“职业人”,实现基本保障社会化、推行医疗责任强制险、实行全员合同聘用制、签订部分时间聘用合同,为的都是真正盘活人力资源。
但是必须承认,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必将面临诸多困难,医务人员能否真正转变观念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最为关键的是,人事制度改革需要调动医务人员自身的积极性,必须保证广大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不受损害,薪酬收入、社会保障、职业上升通道等,在设计改革路线时都要有所考虑。
医改是一项千头万绪的系统性改革,某一领域的改革需要其他领域共同跟进。比如,更多财政投入转向医保,对医保精细化、专业化的科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要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保证医疗机构的合理收入。再比如,缓解结构性失衡,改变优质医疗资源过分集中的现状,要给医务人员松绑,也要合理划定医疗机构服务范围,还要培养广大居民分级诊疗的意识和合理就医的科学素养等。医改的最终目的,就是使政府、医院、医生、患者都各归其位、形成合力,建立真正合理的医疗卫生秩序,这个过程也离不开公众舆论的理解和支持。
医改改到今天,好蹚的河已经蹚了,好过的坎已经过了,我们身处深水区的医改之中,哪里是急流、哪里是险滩也大都心中有数。现在,我们不能再一味地摸着石头过河了,而是到了修路架桥的时候。深水区改革,不进则退。改革要鼓励探索和创新,也要能够接受试错,最重要的是迈出脚踏实地的步伐。从这个角度看,此次北京市出台的两个《意见》就是吹响了激流勇进的号角。我们希望北京的医改新政能落地生根。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国度西医药治理局:推进食养药膳从教训烹调向尺度化转型 (2025-05-16)
- “互联网 + 照顾护士”服务形式或缓解家庭医疗照顾护士难题 (2025-05-14)
- 3家药企垄断质料药被罚没3.25亿元 (2025-05-14)
- 新疆:慎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已笼罩74个县(市、区) (2025-05-14)
- 上海市调整可另免费一次性使用医疗东西目次 (2025-05-13)
- 青海对于推动医保药品间接结算的关照 (2025-05-13)
- 河北省《医疗机构药物警戒技术规范》处所尺度宣布 (2025-05-12)
- 从免陪照料到智能医疗 粤病院立异服务加强医护协同效能 (2025-05-09)
- 投资超20亿元 罗氏制药在上海浦东新建临盆基地 (2025-05-09)
- 有前提的二级及以上综合病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 (2025-05-0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