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政策支持难挡低价药“绝迹” |
![]() |
低价药涨价潮或即将到来。10月15日,上市公司太极集团发布公告,宣布其独家品种藿香正气口服液出厂价将上调20%。根据《国家发改委定价范围内的低价药品清单》,藿香正气口服液属于低价药。据悉,自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放开低价药最高零售价后,低价药将纷纷涨价几乎已“板上钉钉”。业内人士表示,就算低价药涨价,也是在市民可接受的范围内,而且,涨价不论是对低价药的品种保护,还是用药安全甚至在降低国家医保支出上,都是非常有利的。
走访:穗药店暂无涨价有药品不升反降
相比低价药“涨价潮”的沸沸扬扬,广州市内药店则显得相对安静。
记者走访市内多家连锁药房,发现部分低价药价格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动,如太极集团生产的10支装藿香正气口服液,其在大参林药房、海王星辰及老百姓大药房等连锁药店,售价仍维持在13元;又如控制血压的利血平片,售价8.3元,会员价7.2元,而更便宜的也就在3元左右,价格一直维持稳定;而在去年年末被受关注的甲亢低价药甲巯咪唑片则处于断货状态,其中大参林药店时代玫瑰园分店店员告诉记者,该药已断货两个月。
记者也发现,部分药店的低价药售价反而还比之前低。如宝家康药店体育西路店,藿香正气口服液及利血平片,售价分别为6.5元和4元,据店员介绍,售价比其他药店低的原因是最近在搞促销活动。
白云区某单体药店经营者梁先生向记者透露,藿香正气水涨价虽然在业内闹得沸沸扬扬,但其在10月17日补货时发现价格并未出现上浮,而其也从供应商方面了解到,以进货价而言,除极个别种类外,目前低价药价格方面并未出现普遍涨价迹象。
另外,常年服用利血平的高血压患者吴先生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对低价药涨价表示“淡定”,因为涨价也就是几块钱的范围内,是可以接受的。而他更担心的,是这些药物断货可能因售价太低而断货。
现状:政策支持难挡低价药“绝迹”
由于常年利润低、且原、辅及包装材料、人力等成本大幅上涨,企业生产越多则亏损越大,这使得部分低价药几乎在市场绝迹,如2013年备受关注的甲巯咪唑片,其售价仅为两元左右,常年的利润低也让该药至今在市场上一药难求。
今年5月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发改委定价范围内的低价药品目录》(下文简称《目录》),取消530种药物的最高零售价,生产企业可在西药费用日均不超过3元、中成药日均费用不超过5元的前提下自主定价。该措施让低价药涨价在政策上开了“绿灯”。
事实上,打响低价药涨价头一炮的并非太极集团。在太极药业发布藿香正气口服液涨价公告前,广东嘉应制药则早在5月20日发布了调价公告,宣布旗下进入《目录》的重感灵片、消炎利胆片、银翘解毒丸等12种产品价格将进行调整;另外,云南白药生产的复方丹参片及诺氟沙星胶囊出现小量涨幅。
业内人士表示,低价药最高零售限额的放开,在一定程度上也调动了企业的生产积极性,有效缓和断货的局面。不过仍然有部分人士认为,低价药企业不会大幅上涨,入选低价药清单的药品的确有提价空间,但绝大多数低价药都是同品种多家生产,竞争十分激烈。如果在出厂这一环节药企盲目涨价,只会自断后路。
专家:涨价只是权宜之计
虽然低价药涨价趋势难以避免,但是这对于企业而言,涨价只是权宜之策。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企业人士表示,虽然低价药涨价是一种保护性措施,但在目前高价药风行的状况下,低价药依然面临严峻的生存困境。而且,如此低廉的涨价幅度,按照目前的定价标准,就算涨价,对于生产企业的利润而言还是杯水车薪。
“在我看来,就价格而言,相比高价药,低价药这种多则几元,少则几毛的涨价根本不足一提,但是如果不涨,这些疗效很好的低价药最终会消失,这也会大大增加我国的医保支出。我认为,除了涨价保护外,也应把低价药的开药比例列入医生的考核指标,另外在部分单病种治疗上,增加低价药的比例。”上述人士说。
另外,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也认为:“低价药最高零售价虽有所放开,但涨价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药企的生产积极性,仅从生产环节还是不能解决低价药的困境。假如药商不愿代理,药店不愿进货,医生不愿开药,这些低价药也照样不能到患者手中。”医药网新闻
走访:穗药店暂无涨价有药品不升反降
相比低价药“涨价潮”的沸沸扬扬,广州市内药店则显得相对安静。
记者走访市内多家连锁药房,发现部分低价药价格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动,如太极集团生产的10支装藿香正气口服液,其在大参林药房、海王星辰及老百姓大药房等连锁药店,售价仍维持在13元;又如控制血压的利血平片,售价8.3元,会员价7.2元,而更便宜的也就在3元左右,价格一直维持稳定;而在去年年末被受关注的甲亢低价药甲巯咪唑片则处于断货状态,其中大参林药店时代玫瑰园分店店员告诉记者,该药已断货两个月。
记者也发现,部分药店的低价药售价反而还比之前低。如宝家康药店体育西路店,藿香正气口服液及利血平片,售价分别为6.5元和4元,据店员介绍,售价比其他药店低的原因是最近在搞促销活动。
白云区某单体药店经营者梁先生向记者透露,藿香正气水涨价虽然在业内闹得沸沸扬扬,但其在10月17日补货时发现价格并未出现上浮,而其也从供应商方面了解到,以进货价而言,除极个别种类外,目前低价药价格方面并未出现普遍涨价迹象。
另外,常年服用利血平的高血压患者吴先生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对低价药涨价表示“淡定”,因为涨价也就是几块钱的范围内,是可以接受的。而他更担心的,是这些药物断货可能因售价太低而断货。
现状:政策支持难挡低价药“绝迹”
由于常年利润低、且原、辅及包装材料、人力等成本大幅上涨,企业生产越多则亏损越大,这使得部分低价药几乎在市场绝迹,如2013年备受关注的甲巯咪唑片,其售价仅为两元左右,常年的利润低也让该药至今在市场上一药难求。
今年5月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发改委定价范围内的低价药品目录》(下文简称《目录》),取消530种药物的最高零售价,生产企业可在西药费用日均不超过3元、中成药日均费用不超过5元的前提下自主定价。该措施让低价药涨价在政策上开了“绿灯”。
事实上,打响低价药涨价头一炮的并非太极集团。在太极药业发布藿香正气口服液涨价公告前,广东嘉应制药则早在5月20日发布了调价公告,宣布旗下进入《目录》的重感灵片、消炎利胆片、银翘解毒丸等12种产品价格将进行调整;另外,云南白药生产的复方丹参片及诺氟沙星胶囊出现小量涨幅。
业内人士表示,低价药最高零售限额的放开,在一定程度上也调动了企业的生产积极性,有效缓和断货的局面。不过仍然有部分人士认为,低价药企业不会大幅上涨,入选低价药清单的药品的确有提价空间,但绝大多数低价药都是同品种多家生产,竞争十分激烈。如果在出厂这一环节药企盲目涨价,只会自断后路。
专家:涨价只是权宜之计
虽然低价药涨价趋势难以避免,但是这对于企业而言,涨价只是权宜之策。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企业人士表示,虽然低价药涨价是一种保护性措施,但在目前高价药风行的状况下,低价药依然面临严峻的生存困境。而且,如此低廉的涨价幅度,按照目前的定价标准,就算涨价,对于生产企业的利润而言还是杯水车薪。
“在我看来,就价格而言,相比高价药,低价药这种多则几元,少则几毛的涨价根本不足一提,但是如果不涨,这些疗效很好的低价药最终会消失,这也会大大增加我国的医保支出。我认为,除了涨价保护外,也应把低价药的开药比例列入医生的考核指标,另外在部分单病种治疗上,增加低价药的比例。”上述人士说。
另外,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也认为:“低价药最高零售价虽有所放开,但涨价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药企的生产积极性,仅从生产环节还是不能解决低价药的困境。假如药商不愿代理,药店不愿进货,医生不愿开药,这些低价药也照样不能到患者手中。”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国度西医药治理局:推进食养药膳从教训烹调向尺度化转型 (2025-05-16)
- “互联网 + 照顾护士”服务形式或缓解家庭医疗照顾护士难题 (2025-05-14)
- 3家药企垄断质料药被罚没3.25亿元 (2025-05-14)
- 新疆:慎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已笼罩74个县(市、区) (2025-05-14)
- 上海市调整可另免费一次性使用医疗东西目次 (2025-05-13)
- 青海对于推动医保药品间接结算的关照 (2025-05-13)
- 河北省《医疗机构药物警戒技术规范》处所尺度宣布 (2025-05-12)
- 从免陪照料到智能医疗 粤病院立异服务加强医护协同效能 (2025-05-09)
- 投资超20亿元 罗氏制药在上海浦东新建临盆基地 (2025-05-09)
- 有前提的二级及以上综合病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 (2025-05-0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