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药品专题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为中药复方制剂,其组分为盐酸川芎嗪(化学名称为:2, 3,5, 6-四甲基吡嗪盐酸盐)、丹参素(化学名称为:β-(3,4-二羟基苯基乳酸)。二者联合有抗血小板聚集, 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液粘度,加速红细胞的流速,改善微循环,并具有抗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作用;降血脂,抗凝及调整血管舒缩功能等。适用于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如脑供血不全; 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其他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的胸闷、心绞痛、心肌梗塞、缺血性中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症。具体应用如下:
        1、脑血管疾病
        1.1 急性脑梗死 中医称脑梗死为缺血性中风,气滞血瘀是本病的主要病理机制之一。现代研究根据本病血液流变学异常,以稠黏为特征,血小板活性亢进、 聚集、黏附功能异常,结合CT病灶部位,大小等情况,形成了本病病因病机的瘀血论,为活血化瘀法在本病治疗过程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丹参川芎嗪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活血化瘀药之一,具有改善微循环,促进纤维蛋的溶解,降低全血粘滞度,改善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障碍,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1],抗血小板凝集和解聚,扩张小动脉,抗缺血后再灌注和炎性损伤和活血化瘀作用。目前临床中多联合依达拉奉或奥扎格雷钠使用,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1.2 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  是指脑循环障碍引起的以头重、头晕感为主要症状的各种自觉症状,临床无脑部局灶性神经体征,眼底动脉粥状硬化改变,CT扫描无血管器质性病变的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脑动脉粥状硬化为其主要病因[2]。临床研究显示,丹参素、川芎嗪单体联合用于治疗CCCI明显优于丹参制剂,用丹参川芎嗪治疗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明显改善,PI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说明丹参川芎嗪能降低CCCI患者的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流动力学,增加脑供血,从而有效治疗CCCI,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研究价值。
        2、心血管疾病
        2.1  缺血性心脑病  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均为心肌缺血缺氧而致,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能增强心肌功能,降低冠脉阻力,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对缺血性损伤的耐受力,能更好地减轻冠心病、心胶痛临床发作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使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明显降低,对抗细胞聚集;抑制纤维蛋白原转变或纤维蛋白;明显降低血浆内皮素,增高一氧化氮水平,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稳定易损斑块,从而保护血管内皮,减轻冠状动脉硬化的进展。临床上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更加明显。
        2.2  心衰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同时有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扩张肺动脉,减轻肺动脉压力,减轻心脏后负荷的作用,联合生脉注射液临床效果更佳。
        3、肺心病  
        肺心病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肺功能和结构发生改变发生的气道感染和低氧血症,导致一系列的体液因子和肺血管的变化,使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血管重构,产生肺动脉高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能增加血液流变性,降低全血黏度和红细胞血小板聚集,减少细胞压积,降低凝血血因子Ι,改善微循环等作用,从而从根本上降低肺动脉压力,减少心脏负荷,阻止肺心病的进一步发展。
        4、糖尿病并发症  
        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并发症与糖毒性和脂毒性的形成有关,与中医学由浊致毒致瘀的病理基础有明显的相关性,并发症包括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糖尿病血管病变等。这些病变的形成均与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及其长期而持续性高血糖毒性的实质形成病人体内由浊致毒致瘀的生变过程有关,是多因所致的壅滞之气瘀留血分而化生血浊,并进而酿致各种病变。丹参川芎嗪具有改变周围神经组织的微循环和营养供应,使病变组织及神经传导功能得以恢复,还具有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降低组织中山梨醇含量,加强神经传导速度,扩张外周血管,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和血小板功能,降低蛋白尿等。从而改善了糖尿病诸多并发症的症状。
        5、下肢深静脑血栓
        血栓形成是血液在流动状态由于血小板的活化和凝血因子被激活致血液发生凝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能抗血小板聚集,促进纤溶酶活性,防止血栓形成或者堵塞,对三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还可能减少内源性花生四烯酸的释放,调节TXA2/PGI2的平衡,另外还可解除微血管痉挛作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改善血液流变学方面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
        6、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一种由于颈椎退变导致椎动脉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产生眩晕,肢体无力甚至猝倒发作等症状的疾病,其发病机制比较统一的认识主要有压力学说,交感神经刺激学说,牵系学说,椎动脉硬化学说等。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具有改善微循环和抗凝作用,兴奋神经递质、清除氧自由基,拮抗钙离子的作用,抑制NO毒性[3],间接抑制血浆内皮素释放,减少内皮素进入血液,作用于小脑及脑干受体[4],减轻眩晕等症状。
        7、骨折术后肿胀
        创伤、手术和被动卧床所致静脉回流障碍,是伤后患者常见四肢肿胀的原因,而手术造成损伤尤为严重,尤其是骨科常需植入内固定器材,造成的组织损伤更大,手术常使患处周围软组织损伤受压,可引起组织细胞损伤和坏死,组织内外环境及渗透压改变导致组织水肿和缺血。中医骨伤认为“骨折损伤气血,致血离经脉妄行,恶血留滞,形成血瘀,以致气血运行失常,瘀积不散,为肿为痛”,骨折术后肿胀的发病机理在于骨折及骨折术后筋膜间隙内肌肉出血、肿胀,使间隙内容物体积增加,静脉压增加。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效,减轻组织水肿、出血,改善骨折局部的微循环,起消肿止痛作用,同时促进骨折局部血供,有助于骨折愈合。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临床实践表明,用药前一定要了解组分、功效和适用范围,在运用前也应辩证论治,将辨病辨证相结合,准确合理地运用于临床,发挥药物的最大疗效。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