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计委将发文促互联 医院信息化建设加速 |
![]() |
医药网6月11日讯 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国家卫计委规划与信息司近期将发文,以促进医院信息化系统的互通互联。此次发文的目的在于加快建设标准和接口统一的医院信息化系统,为省级、国家级平台的建设和联网提前铺垫。
业内人士介绍,一个省级医疗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一般需要3-5亿元,全国市场规模可达200-300亿元。平台设立后,每年持续的运维服务收入比较可观,特别是与商业健康险的对接将有广阔市场。这对国内医疗信息化系统建设商东华软件、海南海药等是一大利好。
发文力促互通互联
卫计委官员表示,医院信息化互联互通是助推全面深化医改、推动健康医疗服务模式转变、培育健康产业增长点的迫切要求,在支撑人民群众多元化健康医疗需求、提高医疗卫生资源使用效率和服务医疗卫生科学监管等方面作用凸显。医院信息化发展是整个人口健康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
医疗信息化业务大致可分为医院信息化系统(HIS系统)、区域信息化平台、远程医疗信息系统三大类。目前医院信息化系统呈现散点化、区域割裂的局面,经济发达地区医院的信息化系统已相当健全,但各区县、各医院之间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接口,导致医疗系统的互联互通仍存在较大困难。当前区域信息化平台基本处于空白,只有零散的区县级平台,尚未有统一的省级平台。这将是国家未来重点推动的一大方向。
卫计委官员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实现医疗信息化系统互通互联的目的在于:建立健全个人健康档案;为医保跨地区结算铺垫;为医保控费提供便利;为个人商业健康险的控费方案收集居民健康信息。
医疗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并非易事。设立区县级平台的行政阻力较小,目前已有部分地区先行,如海南海药参股子公司重庆亚德科技在重庆、四川等地已有布局。省级平台的建设是国家医疗信息化的核心,部分省份已率先试点,今后将逐步铺开。一旦省级平台基本建立,国家平台的设立阻力会较小。
健康数据“钱景”无限
医疗信息化的精髓在于电子病历,电子病历系统以电子化方式记录患者就诊的信息,包括首页、病程记录、检查检验结果、医嘱、手术记录、护理记录等,可以将患者历次在医院诊疗过程的信息全部记录下来,并能够对这些数据进行后期的处理、查询和统计。当数百万、千万的病历汇集在一起,利用大数据进行挖掘,其应用前景十分惊人。
世界各国对电子病历建设都极其重视,美国、日本、欧洲对电子病历建设均进行了大量投入。美国2009年通过的经济复兴法案中就包括10年190亿美元在电子病历领域的投入,目前估计实际投入达270亿。英国政府10年投入了55亿英镑做电子病历。
对患者来说,电子病历使患者拥有自己完整的电子健康和医疗档案,并可以通过索引在各个医疗机构调取自己的相关信息,实现跨地区、跨机构、终生的医疗健康信息共享。
对医疗机构来说,通过电子病历,可以实现患者统一高效的管理,可以将患者分布在医嘱、检验、检查、影像、用药、收费等各个系统中的信息,及时、准确、完整地归并到电子病历中,对于了解病情、临床决策、提高医疗质量及科学研究等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可以实现区域内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患者映射,而无须顾及系统之间物理上的部署关系,确保患者信息交换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对社保机构而言,通过患者主索引,可以查阅患者的健康档案,从而准确地了解患者完整的医疗信息,为医疗保险提供确切的证明,同时确保患者身份的唯一性,避免错误、重复和遗漏。
对卫生行政部门来讲,通过患者主索引,可以对同一个人在不同系统中,以不同识别ID记录的信息进行采集、汇总、跟踪、分析,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使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在公共卫生、疾病防控等方面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以支持决策制定。
将电子病历信息进行大数据挖掘后,还会有更大的魔力。比如医疗信息系统会提醒医生开处方时患者的药物过敏反应,或者会提供医疗措施的建议,告知医生患者需要注射疫苗。不仅如此,医疗信息系统还可用于人群监测,如对将会流行的传染病的早期症状加以监控,或对新上市的处方药的副作用加以关注。
医药网新闻
业内人士介绍,一个省级医疗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一般需要3-5亿元,全国市场规模可达200-300亿元。平台设立后,每年持续的运维服务收入比较可观,特别是与商业健康险的对接将有广阔市场。这对国内医疗信息化系统建设商东华软件、海南海药等是一大利好。
发文力促互通互联
卫计委官员表示,医院信息化互联互通是助推全面深化医改、推动健康医疗服务模式转变、培育健康产业增长点的迫切要求,在支撑人民群众多元化健康医疗需求、提高医疗卫生资源使用效率和服务医疗卫生科学监管等方面作用凸显。医院信息化发展是整个人口健康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
医疗信息化业务大致可分为医院信息化系统(HIS系统)、区域信息化平台、远程医疗信息系统三大类。目前医院信息化系统呈现散点化、区域割裂的局面,经济发达地区医院的信息化系统已相当健全,但各区县、各医院之间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接口,导致医疗系统的互联互通仍存在较大困难。当前区域信息化平台基本处于空白,只有零散的区县级平台,尚未有统一的省级平台。这将是国家未来重点推动的一大方向。
卫计委官员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实现医疗信息化系统互通互联的目的在于:建立健全个人健康档案;为医保跨地区结算铺垫;为医保控费提供便利;为个人商业健康险的控费方案收集居民健康信息。
医疗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并非易事。设立区县级平台的行政阻力较小,目前已有部分地区先行,如海南海药参股子公司重庆亚德科技在重庆、四川等地已有布局。省级平台的建设是国家医疗信息化的核心,部分省份已率先试点,今后将逐步铺开。一旦省级平台基本建立,国家平台的设立阻力会较小。
健康数据“钱景”无限
医疗信息化的精髓在于电子病历,电子病历系统以电子化方式记录患者就诊的信息,包括首页、病程记录、检查检验结果、医嘱、手术记录、护理记录等,可以将患者历次在医院诊疗过程的信息全部记录下来,并能够对这些数据进行后期的处理、查询和统计。当数百万、千万的病历汇集在一起,利用大数据进行挖掘,其应用前景十分惊人。
世界各国对电子病历建设都极其重视,美国、日本、欧洲对电子病历建设均进行了大量投入。美国2009年通过的经济复兴法案中就包括10年190亿美元在电子病历领域的投入,目前估计实际投入达270亿。英国政府10年投入了55亿英镑做电子病历。
对患者来说,电子病历使患者拥有自己完整的电子健康和医疗档案,并可以通过索引在各个医疗机构调取自己的相关信息,实现跨地区、跨机构、终生的医疗健康信息共享。
对医疗机构来说,通过电子病历,可以实现患者统一高效的管理,可以将患者分布在医嘱、检验、检查、影像、用药、收费等各个系统中的信息,及时、准确、完整地归并到电子病历中,对于了解病情、临床决策、提高医疗质量及科学研究等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可以实现区域内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患者映射,而无须顾及系统之间物理上的部署关系,确保患者信息交换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对社保机构而言,通过患者主索引,可以查阅患者的健康档案,从而准确地了解患者完整的医疗信息,为医疗保险提供确切的证明,同时确保患者身份的唯一性,避免错误、重复和遗漏。
对卫生行政部门来讲,通过患者主索引,可以对同一个人在不同系统中,以不同识别ID记录的信息进行采集、汇总、跟踪、分析,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使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在公共卫生、疾病防控等方面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以支持决策制定。
将电子病历信息进行大数据挖掘后,还会有更大的魔力。比如医疗信息系统会提醒医生开处方时患者的药物过敏反应,或者会提供医疗措施的建议,告知医生患者需要注射疫苗。不仅如此,医疗信息系统还可用于人群监测,如对将会流行的传染病的早期症状加以监控,或对新上市的处方药的副作用加以关注。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四年多来全国跨省异地就医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 (2025-07-25)
- 国新办宣布汇聚焦我国“十四五”时期医保改造 (2025-07-25)
- 中国残联:今朝全国已完工残疾人服务举措措施4614个 (2025-07-23)
- 全国持社保卡人数达13.9亿人 笼罩98.9%生齿 (2025-07-23)
- 徐景和在云南调研医疗东西和化妆品监管任务 (2025-07-23)
- 2025年1 (2025-07-23)
- 破题老龄化!我国启动2025年医养联合示范名目创立 (2025-07-23)
- 对于宣布保举性卫生行业尺度《托育机构消防平安尺度》的告示 (2025-07-22)
- 国度药监局传递5起医疗东西网络贩卖守法违规案件信息 (2025-07-21)
- 6家立异型药企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报:分解中凸显焦点竞争力 (2025-07-1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
![]() |
![]() |
解决便秘的偏方 | 女孩向往 |
![]() |
![]() |
婴儿出生时瞬间 | 西红柿养生功效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