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Cell:刘光慧团队等发现50岁是人类衰老转折点,血管系统首当其冲

Cell:刘光慧团队等发现50岁是人类衰老转折点,血管系统首当其冲

来源:生物世界 2025-07-27 11:18

该研究首次融合超高灵敏度质谱技术与机器学习算法,系统构建了横跨人类 50 年生命周期的蛋白质组衰老图谱,涵盖七大生理系统、13 种关键组织,从蛋白视角呈现了机体增龄性演变的全景式动态景观。

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石。然而,人体各组织衰老的蛋白质组蓝图仍是一片未知领域。

2025 年 7 月 25 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研究员、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张维绮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曲静研究员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杨家印教授合作团队在Cell期刊发表题为:Comprehensive Human Proteome Profiles Across a 50-Year Lifespan Reveal Aging Trajectories and Signatures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首次融合超高灵敏度质谱技术与机器学习算法,系统构建了横跨人类50年生命周期的蛋白质组衰老图谱,涵盖七大生理系统、13种关键组织,从蛋白视角呈现了机体增龄性演变的全景式动态景观。

该研究显示,人类在50岁左右出现衰老转折点,是较早衰老且明显易受衰老影响的组织,并确定了包括GAS6在内的驱动血管和全身衰老的候选衰老蛋白。

破译衰老密码:首个多器官蛋白质组衰老图谱

研究团队收集了 76 名 14-68 岁人群的 516 份样本(涵盖心脏、、肺、肌肉等13种器官),运用高精度质谱技术绘制了全球首个跨越半世纪的人类多组织蛋白质组图谱。

该研究鉴定出了 12771 种蛋白质,进而建立了器官特异性蛋白表达特征。研究团队发现,mRNA 与其翻译的蛋白质之间的相关性随年龄增长而显著下降,尤其是在脾脏、肌肉和淋巴结中,衰老导致转录组与蛋白质生产之间出现 脱钩 现象。

衰老的核心机制:蛋白质稳态崩溃

该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增长,维持蛋白质质量的 工厂 全线衰退:

1、合成能力下降:核糖体蛋白、氨基酸合成酶减少;

2、折叠运输失灵:分子伴侣蛋白显著降低;

3、垃圾堆积成灾:淀粉样蛋白、球蛋白在多个器官异常累积,形成 淀粉样蛋白-免疫球蛋白-补体 炎症信号轴。

这些发现解释了为何老年人易发慢性炎症疾病,也为等淀粉样病变提供新线索。

器官衰老时钟:血管是 衰老起搏器

研究团队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了 13 种器官的蛋白质生物学年龄时钟(预测精度达0.74-0.95),结果显示:

1、50 岁是衰老转折点:45-55 岁期间蛋白质组剧烈波动;

2、血管最早衰老:主动脉在 30 岁已出现显著变化,远早于其他器官。

衰老的帮凶:血液中的促衰因子

血管不仅是衰老受害者,更是全身衰老的驱动者,发挥着 衰老枢纽 (senohub)的核心调控功能,驱动并放大全身多器官的系统性衰老进程。

该研究发现,衰老血管高表达 GAS6 等促衰蛋白,注射 GAS6 的中年小鼠出现肌肉无力、血管硬化、多器官炎症等衰老症状。此外,该研究还发现,GPNMB、COMP 等 7 种蛋白在血液和器官中同步升高,可作为衰老标志物,用于非侵入性评估器官衰老。

论文通讯作者刘光慧研究员表示,血管可能就像就像一个管道,将促衰老分子输送到全身各个角落。

抗衰老新策略:靶向 促衰蛋白

这项研究首次从蛋白质组维度揭示了器官衰老的时空规律,提供了未来清晰的抗衰老干预路径: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