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张元兴:迟缓爱德华氏菌,从基因组到疫苗

张元兴:迟缓爱德华氏菌,从基因组到疫苗


2015年5月9日在上海"2015(第三届)动物疫苗合作论坛"上,来自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的院长张元兴教授与大家分享了迟缓爱德华氏菌,从基因组到疫苗的整个过程。
张教授首先介绍了水产疫苗的研发,而后从多方面对我国鱼类疫苗的产业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
在报告中张教授提到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tarda)等造成多种淡、海水鱼类的系统性出血败血症,造成水产养殖业的严重经济损失。张教授课题组于2009年首次公布了E.tarda基因组测序信息,结束了该病原菌广泛宿主适应,侵染及毒力等方面的遗传学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爱德华氏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解释了低毒和高毒迟缓爱德华氏菌以及鲶鱼爱德华氏菌的进化过程。基于对E.tarda毒性分离株EIB202在动物、细胞模型中致病力的综合分析,总结绘制了E.tarda毒性调控网络。
并且基于对E.tardaEIB202独立特征的初步认识以及其全基因组信息,构建了一系列确实突变菌株。经过斑马鱼和大菱鲆的二级筛选,发现aroC/WED的生物安全性高,免疫保护率达到70%以上,具有开发为减毒疫苗的良好前景。该疫苗候选株获得了农业部转基因安全审批证书。基于大量样本筛选获得了弱毒活疫苗候选株EIBAV1,4个月免疫保护力在70%以上,生物安全性良好。该疫苗候选株经过安全性评价,于2012年获得农业部兽用生物新制品临床试验批件,已经完成了临床试验工作。在会议上张教授还透露,在会议召开前2天已经收到正式颁发的新兽药注册证书。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