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营销 > O2O平台卖处方药 疏漏?“打擦边球”?

O2O平台卖处方药 疏漏?“打擦边球”?

  医药网11月23日讯 近日,多家医药O2O平台被曝展示、销售处方药,此事引发社会的高度关注。这究竟是打政策“擦边球”的有意为之还是审核程序中的“漏网之鱼”?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调查。

  多家O2O平台处方药购买无障碍

  医药O2O作为移动医疗的组成部分,自去年以来发展迅速。好药师、叮当快药、送药360、药给力、快方送药……短时间内,医药O2O平台纷纷涌现,或依靠企业的门店基础和自身物流配送体系,或与传统药店开展合作。

  但因药品涉及人们的生命安全而成为“敏感商品”。近日,多家医药O2O平台被曝出售处方药,引起质疑。

  记者登录数款医药O2O平台后,在高血压、冠心病、牙龈炎、支气管炎等相关病症分类中发现了富马酸比索洛尔片、硝苯地平控释片、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施保利通片、阿莫西林胶囊等处方药的展示信息。然而,除平台在“富马酸比索洛尔片”的页面信息中标明为“处方药”以外,其他药品信息中并未给予明确标注。

  在经过填写配送地址、药品数量等订购信息后,记者顺利完成了下单。在致电其中一家医药O2O平台进行咨询时,客服表示,可以直接下单购买这些处方药,且不需要提供任何处方即可送药上门。

  业内人士:“打擦边球”违反规定

  为保障用药安全有效,《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规定,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

  中国药学会副秘书长陈兵等医药专家指出,购买处方药管理的核心是药品、处方、销售者等的资格认定,其中处方是关键环节。在医生、药师等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按照规定的渠道进行购买、使用,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

  互联网的产生,从技术上改变了医药销售的传统模式,但即便如此,处方药的销售仍为政策“红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3年发布的《关于加强互联网药品销售管理的通知》中则规定,“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通过药品交易网站只能销售非处方药,一律不得在网站交易相关页面展示和销售处方药。”

  一家在北京注册上线的医药O2O平台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其业务模式为代买服务,处方药不在其商品陈列清单中,“不销售处方药”是平台明确遵守的原则。

   “之所以出现处方药,可能是由于系统审核过程中的遗漏,导致少数处方药一并上架。平台会在品类管理中对数据库定期进行维护、筛选,与数十家上线的药店进行信息比对,但还无法做到100%零误差。”该负责人说道。

  目前,医药O2O平台只有信息展示资质。《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提供的药品信息直接撮合药品网上交易”将处以罚款。对此,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赵占领认为,一些互联网平台采取线上展示信息、线下通过电话联系帮消费者下单并由线下药店配送来“打擦边球”的做法也是同样违反规定的。

  专家意见:平台创业不可触碰底线

  陈兵指出,对于互联网上的药品销售,也要对药品、处方、销售者的资格认证进行相应表述。“这对于患者是安全问题,而对于监管就是责任问题。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都要能找到相应责任人。一旦责任不清就无法追责,患者利益受损时就无法得到应有的赔偿。”

  然而,业内人士并不否定O2O模式的价值。赵占领则认为,网上销售药品本身有其优势。相对于线下药店,网上平台的成本低、价格低且透明。O2O模式本身没有问题,关键在于对处方药的销售需要进行特殊管制,目前对其约束和处罚的规定已较为充分、严格。

  从互联网创业方面来看,艾媒咨询CEO张毅指出,尽管现在很多行业都介入O2O模式,但对一些特殊监管产品没有得到充分有效保护之前,平台创业者不应触碰这些底线。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