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营销 > 医药电商:变盘敏感窗口已经开启

医药电商:变盘敏感窗口已经开启

  医药网12月2日讯 中国的医药电子商务发展时间并不长,1998年,上海第一医药商店开办了我国第一家网上药店,开启中国医药电子商务模式。而中国第一家医药电商B2C网站,直到2005年才正式上线。

  面对中国5亿多的互联网用户,国内医药电子商务十多年来却一直步履蹒跚,虽然2014年中国医药电商全年交易规模达到77.9亿元,却只占药店总体市场销售规模的2.7%,份额依然极小。要突破这个困局,电商企业该如何创新,寻找发展契机?其实,医药电商的变盘敏感窗口已经开启,企业要擦亮双眼,把握机会。

  新形态

  从环节到生态圈的点及面演变

  模式创新,是医药电商立足药品零售行业的重要支撑,无论是技术力量的改变、服务模式的迭代或是战略布局的调整,任何一个细小的改变都有可能改变医药电商的运营模式,从而成为电商困境的突围点。在医药电商模式中,有哪些变化的趋势?

  初衷简单,突围艰难

  毋容置疑,零售行业与电子商务的结合已经成为行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逆转的趋势之一,其运作的初衷与目的,仅是减少商品流通过程中的中间环节,简单地满足消费者完成低价购物的需求。医药电商作为零售行业的一部分,自然也离不开这个规律。

  因此,中国早期的医药电商均定位在药品流通过程中的销售环节,以简化过程降低药价为目的,通过B2C运营平台中丰富的药物品类、有竞争力的价格体系及各种促销活动,提升企业销售量,寻找电商发展空间。

  然而,药品作为特殊商品,首先其社会服务功能和行业政策壁垒限制了医药电商的快速发展;其次,B2C平台上低毛利甚至负利润销售策略,成为限制医药电商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

  上海复美大药房董事长沈朝维认为,医药电商起步阶段品类全、价格低的运营模式虽然能引起市场关注,吸引一部分消费者网上购药,但长期无法盈利的状况必然难以支撑企业长远发展,甚至会搞乱市场秩序,使整个行业始终纠缠在价格战上,失去医药电商创新的精力与动力。可以说,2013年之前医药电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消费者教育与市场培育上。

  打造闭环甚至生态圈

  自2013年起,随着医药电商市场的逐步成熟,如过往数年“双11”等促销大节对电商的宣传与推动,使医药电商被消费者所熟悉和认可。现如今已有380多家企业成功获得网上药店运营资质,医药电商开始进入春秋战国时期。

  在此背景下,以药品搬运、销售为主的简易B2C模式已难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大部分有实力的电商企业开始寻求变化,期望通过模式创新形成自身独有的服务链条甚至服务闭环,摆脱以往仅仅是药品流通渠道中的一个销售环节的困境,找到医药电商的盈利模式。

  其中,向上游或下游延伸,通过寻找医生资源,或运作B2B、O2O模式,打通上游诊疗、药品流通或终端消费者等环节,成为众多企业的共同选择。如1药网、健一网、金象网就努力开拓医生资源,加强医、药互动;七乐康、上海医药、好药师等均有自身的B2B2C规划;康爱多、德生堂111医药馆、开心人网上药房等,则规划在B2C平台的基础上开展O2O业务,增强客户粘性。

  除向上下游企业延伸外,以BAT为首的电商巨头在医药领域中更是期望通过医药与其他生活服务链条的合纵连横,形成囊括消费者方方面面需求的电商生态圈。以京东为例,其最近就在大力推广包含医药电商在内的京东到家APP。京东健康到家事业部总经理邵清直言,医药电商对广大消费者而言需求频率有限,难以形成面积广、黏性高、覆盖各年龄阶段的电商消费文化,因此以百货、生鲜等高频次生活品类带动医药销售,是降低医药电商成本,寻找以生态圈为基础的医药电商创新的方式之一。“医药电商必须改变以往药品搬运工的角色,以创新的模式、全面的服务取胜,才有可能成功地在药品零售领域中突围。”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