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部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发布 |
![]() |
近日,中国首部《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正式发布,其在临床应用的推荐中,充分依据循证医学的证据,融入有证据的、国际公认的临床诊治指南以及决策分析方面的内容。
该《指南》并在言而有据的前提下,尽可能反映所涉及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不仅适用于三甲医院的医师,而且为基层医疗单位的医师提供了规范的诊治方案。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已经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而心力衰竭作为各种心脏病发展的严重阶段,正成为本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病症。
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全球心衰患者的数量已高达2250万,并且仍以每年200万的速度递增,且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20%的心衰患者出院将在30天内再住院,花费了大量医疗费用。我国成年人心衰的患病率为0.9%,其中男性为0.7%,女性为1.0%,目前35-74岁成年人中仍约有400万的心衰患者,并呈逐年上升趋势。规范心衰诊治,挽救患者生命,节约医药成本,是医学界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作为心脏病领域三大前导引领者,中、美、欧在急性心力衰竭方面的行动也基本处于齐头并进的形态中,虽然早在200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就颁布了急性心力衰竭的防治指南,2008年和2009年发表的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心衰指南中也包含了急性心衰的诊疗方案。
我国在2007年12月颁布了“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略显不足”的是一直没有急性心衰的指南,而急性心衰常危及生命,临床上更迫切需要规范的紧急施救和治疗指南。基于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决定编撰我国的“急性心衰诊断和治疗指南”,以提高对这一心脏病急重症临床处理的水平。
《指南》特别推荐了近几年才开始应用于临床的国家I类新药--重组人脑利钠肽。《指南》还详细介绍了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领域的新研究、新理念和新进展,进一步规范我国急性心力衰竭临床工作中的医疗行为,降低医疗风险,切实提高急性心衰的临床处理水平,提高治疗成功率,尤其是结合患者的机体状况,积极应用各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预防急性心衰的复发。
《指南》建议,对患者均应根据各种检查方法以及病情变化作出临床评估,包括患者的基础心血管疾病病史、症状;急性心力衰竭发生的诱因;各种检查结果,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X射线检查、动脉血气分析、心肌坏死标志物以及心衰标志物--B型利钠肽及其N末端B型利钠肽原的浓度等;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分级,并估计预后,以及预期达到治疗的效果。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癌细胞》:免疫治疗又开“外挂”!中山大学徐瑞华团队发现,特定菌群产生的脂蛋白LIPOAF可以增强免疫治疗对实体瘤的疗效 (2025-07-27)
- Nature:细菌通过功能性淀粉样蛋白纤维抵御感染 (2025-07-27)
- 《自然》:科学家发现,肠道神经足细胞可快速识别肠菌鞭毛蛋白,通过迷走神经调控食欲 (2025-07-27)
- Cell重磅:让人人都能建立虚拟细胞实验室!科学家创建“细胞语法”,用人类语言预测细胞行为 (2025-07-27)
- CR:刷新认知!浙大团队首次发现,前列腺癌细胞竟能通过表达并分泌PD-1抑制抗肿瘤免疫 (2025-07-26)
- 罗氏2025H1:Phesgo增长55%,Polivy增长46%,中国区收入涨9% (2025-07-26)
- Cell子刊:CAR-T又攻克一种自身免疫病,成功治疗自身免疫性脑炎 (2025-07-26)
- Cancer Cell:中山大学徐瑞华团队发现,这种肠道细菌可增强癌症免疫治疗效果 (2025-07-26)
- Cell:新研究揭示运动通过促进肠道细菌产生甲酸,增强免疫疗法的抗癌疗效 (2025-07-25)
- Cell:新研究发现一类未知的RNA分子竟可促进外周神经再生 (2025-07-2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