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老中医谈痛风表现,不如澳洲的好办法 |
![]() |
中医所提“痛风”形成缘由,
1、素体阳盛,脏腑蕴毒
脏腑积热是形成毒邪攻入骨节的先决条件,积热日久,热郁为毒是发生痛风病的根本原因。
2、湿热浊毒,流注关节
湿热浊毒,根于脾胃,留滞经脉,壅闭经络,流注关节,若正虚邪恋,湿毒不去,循经窜络,附于骨节,形成痰核,坚硬如石。
3、脾虚为本,湿浊为标
素体脾虚加之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失调,酿生湿浊,外注皮肉关节,内留脏腑,发为本病。
4、外邪侵袭,外邪留滞
肌肉关节致气血不畅,经络不通,不通则痛,久则可致气血亏损,血热致瘀,络道阻塞,引起关节肿大、畸形及僵硬。
由此可见,当日常生活中人体积蓄的“湿热”,除了外在环境及季节影响外,还有日常饮食偏嗜肥甘厚腻,酿湿生热;嗜酒、过饱、过食肥甘厚味及不洁的饮食,无规律的饮食均易伤及脾胃,引起食滞、湿阻、气滞等,而食滞、湿阻、气滞日久均可化热。导致了这会痛的“风”。
因此,对于我们来说,预防“湿热”产生及滞留,成为防治痛风的重要因素。
中医调理痛风病症方法,主要分成药食两步骤,药理治疗:
痛风属虚标实证,急性期痛风以湿热、痰瘀闭阻经脉,流注关节为主,病急且重,根据“急则治其标”的原则,治疗上以祛邪为主,重在清热利湿、祛痰化瘀、通络止痛,佐以疏风之品
食材原理。

黄柏苦寒,寒以清热,苦以燥湿;苍术苦温,专人脾胃,主治风寒湿痹;天南星专走经络,燥湿化痰,去经络骨节之痰,祛风止痛;川芎辛温升散,行气活血,为血中之气药;桃仁、红花活血祛瘀;威灵仙善逐诸风,行气血,通行十二经络,祛百节之风湿;桂枝温通经络,能横行手臂,引天南星、苍术诸药至痛处;诸药合用,使腠理之湿热透表而去,又能将血分之湿热清利而消,兼去痰瘀之邪。
痛风病患食疗建议:
由于痛风患者或是尿酸高人群,往往会对心血管,脾脏,肾脏,关节及皮肤骨质造成损害,所以食材的选择,会注重对以上问题的维护功效。
澳洲Wealthy Health富康抗菌痛风灵,通过提取天然食材营养精华,研发出痛风专治配方包含大蒜、艾草、西芹籽、蔓越莓、野樱桃等有效成分。

大蒜:
已有很长的历史来治疗痛风,因为它可降低尿酸水平并阻止痛风的炎症。大蒜中含有丰富的钾和维生素C,能促进组织内沉着的尿酸盐溶解,促进尿酸排泄。
艾草:
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等作用。
西芹籽:
芹菜籽一直被作为一种利尿剂,增加尿量来去掉体内多余的尿酸,也可以帮助缓解关节炎,减少肌肉痉挛,镇静神经,减轻炎症反应。
野樱桃:
樱桃类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色素及维生素E等,有助尿酸的排泄,缓解因痛风、关节炎所引起的不适,是很有效的抗氧化剂,特别是樱桃中的花青素,能降低发炎的几率,起到消肿、减轻疼痛的作用。
蔓越莓:
蔓越莓对调节泌尿系统,改善尿路,清洁尿道,对抗各种泌尿感染有好的帮助。
由此双管齐下,管住嘴,迈开腿,会痛的“风”自然化为乌有!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立秋养生要注意“三防一养”,避开这些常见误区 (2025-08-08)
- 国家卫健委:警惕“秋老虎”和换季健康谣言,养生莫信“偏方” (2025-08-08)
- 专家解读:强降雨后,如何预防传染病发生 (2025-08-05)
- 保卫人体“化工厂” 专家呼吁推动肝病早筛早治 (2025-08-04)
- 广东一周新增70例登革热病例 疾控中心提醒防蚊灭蚊 (2025-07-31)
- 中疾控: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可治 无人传人迹象 (2025-07-24)
- 急诊专家提醒:中暑急救,这些步骤至关重要 (2025-07-22)
- 广东疾控: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 发现的病例均为轻症 (2025-07-22)
- 暑期就诊高峰背后:运动不足成多种儿童疾病“共因” (2025-07-21)
- “三伏贴”究竟应该怎么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特别提醒 (2025-07-1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