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第四届欧洲论坛苏黎世站圆满闭幕 聚焦中瑞健康产业新机遇 |
![]() |
苏黎世2018年10月25日电-- 10月24日,“智荟中欧2018”中欧第四届欧洲论坛收官之作 -- 苏黎世论坛圆满落下帷幕。本次论坛以“智慧医疗重塑未来中瑞健康产业”为主题,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与瑞信集团联合举办,200余名中瑞两国学术界与商界人士以及约50位中欧智慧医疗班的校友出席了活动。嘉宾们分享了各自在智慧医疗领域的科技产品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并与当地企业家深度互动,共同探讨中瑞健康产业创新合作的前景。国际在线、中新社、新浪网、欧亚时报、瑞士国家电台等10余家中瑞主流媒体应邀出席并报道了本次论坛,第一财经作为全程战略合作伙伴,对活动进行了全面报道。
2018年是中国与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作为中国与欧盟成功合作的典范,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一直致力于为中国与欧洲搭建经济、文化、人才交流发展的桥梁。本次论坛旨在促进中瑞两国在医疗、科研与投资等领域的相互了解和交流,这也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自2015年在苏黎世设立教研基地以来举办的第四次大型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黎世兼驻列支敦士登公国总领事赵清华先生,瑞士信贷集团董事会主席乌尔斯·罗诺(Urs Rohner)博士,Verticai 咨询风投公司投资总监、公司所有人克里斯·埃贝尔(Christoph Ebell)先生,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技术管理学院前院长与企业战略与创新部门主任、中欧客座思想领袖克里斯托福·得希(Christopher L. Tucci)教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欧方院长迪帕克·杰恩(Dipak C. Jain)教授,欧方名誉院长佩德罗·雷诺(Pedro Nueno)教授,副院长兼教务长、法国凯辉会计学教席教授丁远,以及来自复星集团、碳云智能等企业的代表出席了论坛。
聚焦中瑞健康产业合作
乌尔斯·罗诺博士致开幕辞。他表示,自2013年“中国-瑞士自由贸易协定”签署以来,中瑞两国合作进入了新阶段。中国和瑞士作为智慧医疗领域的先行者,应该精诚合作,共同发展。同时,随着数字化和科技的进步,产品和服务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应该积极拥抱变化,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丁远教授在欢迎致辞中指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作为一所由中国和欧盟联合建立的商学院,创立的初衷就是助力中国的发展,帮助跨国企业寻找合适的国际人才。他表示:“中欧是全球最懂中国的商学院。一方面,我们为中国企业服务,帮助它们更深地了解世界;另一方面,帮助欧洲高管更好地了解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市场潜力。”

赵清华总领事
赵清华总领事(上图)在开幕致辞中表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主办的欧洲论坛系列活动已成为中国和欧洲国家增进了解、促进合作的新平台。过去5年,中瑞关系进入了历史最好时期。中国始终将民众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持续提升民众健康水平,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瑞士的医疗健康产业居世界领先地位。他希望中瑞双方的企业家和各领域的专家能够深入交流、碰撞思想、研判机遇,进一步丰富中瑞创新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为两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健康福祉做出更大贡献。
克里斯·埃贝尔先生透露,目前美、中、日、韩、澳、欧洲等国家和地区都在开展一系列人类脑计划项目,借助生物科技和数据计算等科技描绘和探索大脑功能。他认为这些高新科技将为医疗健康领域带来四个推动因素:一是产生以患者为中心的数据中心;二是人类脑计划及数字生物技术将带来诊疗新模式;三是利用人类大脑建模,开展个性化手术方案;四是 AI 技术参与到影像学诊断。克里斯·埃贝尔进一步指出,这四大驱动因素均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机遇。

迪帕克-杰恩教授
迪帕克·杰恩教授(上图)在题为“全球医疗领导力:技术、创新和创业”的开幕主题演讲中指出,世界的主角不再是大公司而是人,未来在健康保健、医疗旅游等泛服务领域都存在新的商业机会。迪帕克·杰恩教授总结道:“我们不应该单单关注科技进步,更要注意人的存在意义。人是差异化和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要相信人的力量,赋予商业人性化特质。”
智慧医疗技术助力医疗健康产品创新
克里斯托福·得希教授认为,IT 创新和医疗健康领域产品创新呈现紧密结合的趋势。随着产品和服务创新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我们在健康领域将看到越来越多跨界融合应用。
当前,医疗健康已经成为各国提升发展质量的重点领域。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创业实验室主任张文清教授的主持下,克里斯托福·得希教授,碳云智能创始人、CEO 王俊先生,IBM 苏黎世研究中心“稳健、可持续卫生系统”研究员 Matthias Reumann 博士,亿康基因 CEO 陆思嘉先生以及瑞信全球数字化医疗股票基金高级基金经理 Thomas Amrein 先生等,就 AI 技术在医疗保健行业中的创新应用、数据隐私保护以及商业模式等话题展开讨论。

圆桌讨论
克里斯托福·得希教授指出,大数据战略可以降低行业的生产成本,提升预测能力;陆思嘉表示,对初创企业来说,提供产品和服务未必能带来更多利润,但随着数据的积累,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Matthias Reumann 认为,AI 的本质就是数学,拥有大量数据不代表能够解决各种问题,数据的获取渠道和数据清洗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智慧医疗技术驱动医疗健康服务创新
瑞士作为老牌的医疗强国,健康产业始终屹立于世界潮头。DomoSafety 公司联合创始人 Guillaume DuPasquier 先生为现场嘉宾描绘了人工智能在居家环境、专业医院健康和护理领域的应用前景。
复星集团大健康板块 CTO 黄邦瑜表示,移动互联网、AI、物联网、区块链四大技术正在重构医疗健康领域。移动互联网技术重构了医院和患者的关系;AI 技术赋能基层医生开展辅助诊疗;物联网将在健康管理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区块链技术将为隐私保护提供重要支点。
医信科技创始人兼 CEO 梁亮认为,人工智能正在逐步取代如诊后随访工作、电子病历等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随着机器学习的进一步发展,算法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更加精准地开展诊断研判。
论坛最后,佩德罗·雷诺教授发表了闭幕致辞。雷诺教授表示,全球越来越注重研发和创新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希望大家将技术创新与创业热情相结合,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关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是由中国政府和欧洲联盟于1994年合作创办的高等管理教育机构。双方办学单位是上海交通大学和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在上海、北京、深圳、加纳阿克拉和瑞士苏黎世5地设有校区或教研基地。作为唯一一所由中外政府合作创办的商学院,学院以“中国深度、全球广度”为定位,以国际化办学为特色,秉承“认真、创新、追求卓越”的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商业领袖,在短短的20多年时间里发展成为亚洲领先、世界一流的商学院。学院在中国与欧盟国家经济、文化与人才交流方面发挥了特殊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中国和欧盟的领导人曾分别赞誉学院为“众多优秀管理人士的摇篮”和“欧中成功合作的典范”。
目前,学院开设的课程包括 MBA、EMBA、Global EMBA、卓越服务 EMBA、金融 MBA 和高层经理培训,是亚洲唯一一所 MBA 和 EMBA 同时进入英国《金融时报》全球排行榜10强的商学院。学院在中国内地率先获得了欧洲质量发展认证体系(EQUIS)和国际商学院联合会(AACSB)双认证。迄今,学院已有遍布全球80多个国家的校友超过2万人,并累计为逾13万人次的海内外中高层管理人员提供了管理培训。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研究揭示空气污染与生活方式对心血管疾病的协同影响 (2025-05-19)
- 间断三年!山东提早实现年度医保基金清理任务 (2025-05-19)
- 央视报道补钙≠补骨,inne推出全球首款骨胶原液体钙守护骨骼健康 (2025-05-19)
- 如何解脱痔疮困扰 (2025-05-19)
- 南京邦德中医院看男科疾病好不好? (2025-05-19)
- 南京邦德中医医院妇科收费标准吗? (2025-05-19)
- 博腾生物与济视同光达成战略合作,加快推进iPSC眼科疾病创新疗法的开发 (2025-05-19)
- Nature Methods:细胞核里的“侦探”,FISHnet如何捕捉单个DNA的折叠秘密? (2025-05-18)
- Nature:科学家发现关键的神经回路,有望解锁大脑中的“情绪推理”中心 (2025-05-18)
- 诺和诺德CEO辞职 (2025-05-1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