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改提速引发制药、商业保险、第三方管理等行业“连锁反应” |
![]() |
医药网4月29日讯 推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优化药品审评审批程序,建立临床试验默示许可证制度,试点药品集中采购。近年来,以鼓励创新、规范行业行为和控费为目标的一系列医药改革举措相继落地,在制药、商业保险、第三方管理等相关行业引发“连锁反应”。
珐博进(中国)医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启动首创新药罗沙司他(商品名“爱瑞卓”)药品捐赠项目,覆盖3万名接受透析的肾性贫血患者。这意味着中国患者将先于欧美等地,成为受益于这一创新药的群体。
罗沙司他是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提速背景下,中国创新药物研发迈向“全球新”时代的样本之一。
2010年至2017年,罗沙司他在中国开展并完成临床试验,试验结果达到预期治疗效果。2018年12月18日,这一国产1类原创新药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优先审评审批程序,率先获准适用于透析患者的贫血治疗,获批速度超越欧美和日本。
“全球研发的罗沙司他在中国率先孵化、率先获批,印证了中国医药创新政策的大力支持、创新药临床体系的进步与成熟,也体现了中国医药创新实力的整体提升。”珐博进中国执行总裁钟黎蕴华表示,这一示范效应有望激励更多药企将中国纳入其新药早期研发布局,从而推动中国新药研发迈入“全球同步”的新格局。
专业机构安永近期发布首份关于跨国药企在中国的报告,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报告认为,药品供应端的改革政策将引领未来中国形成有创新活力的医药生态环境。
“一系列鼓励创新政策为拥有丰富创新产品线的跨国药企打开了更为广阔的中国市场。”安永大中华区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王海瑛说。
本土药企上海恒润达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是药审改革“红利”的受益者。公司研发带头人刘雅容博士透露,得益于临床试验默示许可制度的实施,恒润达生的一个CAR-T药物项目仅用了半年时间就获得了临床批件。目前,公司已获得临床批件的3种CAR-T药物正在上海的多家医院进行临床试验。
药改提速引发的“连锁反应”,波及与医药密切相关的商业保险领域,并催生了一系列以药为核心的产品和服务创新。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平安、泰康人寿等保险机构在肿瘤领域商保合作平台“思派健康”的技术支持下,相继推出了覆盖特定疾病费用保障的“特药险”,尝试缓解肿瘤患者靶向药“用不起”的困境。
24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健康保险业创新国际峰会”上,北京思派健康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钟能聪以肿瘤治疗用药为例分析说,在各类新药研发、审批速度加快的背景下,通过基于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对化疗药物进行进口替代,以及保险覆盖的自费特药进入患者援助项目,可大幅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助力健康险有效控费。
医药网新闻
珐博进(中国)医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启动首创新药罗沙司他(商品名“爱瑞卓”)药品捐赠项目,覆盖3万名接受透析的肾性贫血患者。这意味着中国患者将先于欧美等地,成为受益于这一创新药的群体。
罗沙司他是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提速背景下,中国创新药物研发迈向“全球新”时代的样本之一。
2010年至2017年,罗沙司他在中国开展并完成临床试验,试验结果达到预期治疗效果。2018年12月18日,这一国产1类原创新药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优先审评审批程序,率先获准适用于透析患者的贫血治疗,获批速度超越欧美和日本。
“全球研发的罗沙司他在中国率先孵化、率先获批,印证了中国医药创新政策的大力支持、创新药临床体系的进步与成熟,也体现了中国医药创新实力的整体提升。”珐博进中国执行总裁钟黎蕴华表示,这一示范效应有望激励更多药企将中国纳入其新药早期研发布局,从而推动中国新药研发迈入“全球同步”的新格局。
专业机构安永近期发布首份关于跨国药企在中国的报告,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报告认为,药品供应端的改革政策将引领未来中国形成有创新活力的医药生态环境。
“一系列鼓励创新政策为拥有丰富创新产品线的跨国药企打开了更为广阔的中国市场。”安永大中华区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王海瑛说。
本土药企上海恒润达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是药审改革“红利”的受益者。公司研发带头人刘雅容博士透露,得益于临床试验默示许可制度的实施,恒润达生的一个CAR-T药物项目仅用了半年时间就获得了临床批件。目前,公司已获得临床批件的3种CAR-T药物正在上海的多家医院进行临床试验。
药改提速引发的“连锁反应”,波及与医药密切相关的商业保险领域,并催生了一系列以药为核心的产品和服务创新。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平安、泰康人寿等保险机构在肿瘤领域商保合作平台“思派健康”的技术支持下,相继推出了覆盖特定疾病费用保障的“特药险”,尝试缓解肿瘤患者靶向药“用不起”的困境。
24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健康保险业创新国际峰会”上,北京思派健康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钟能聪以肿瘤治疗用药为例分析说,在各类新药研发、审批速度加快的背景下,通过基于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对化疗药物进行进口替代,以及保险覆盖的自费特药进入患者援助项目,可大幅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助力健康险有效控费。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互联网 + 照顾护士”服务形式或缓解家庭医疗照顾护士难题 (2025-05-14)
- 3家药企垄断质料药被罚没3.25亿元 (2025-05-14)
- 新疆:慎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已笼罩74个县(市、区) (2025-05-14)
- 上海市调整可另免费一次性使用医疗东西目次 (2025-05-13)
- 青海对于推动医保药品间接结算的关照 (2025-05-13)
- 河北省《医疗机构药物警戒技术规范》处所尺度宣布 (2025-05-12)
- 从免陪照料到智能医疗 粤病院立异服务加强医护协同效能 (2025-05-09)
- 投资超20亿元 罗氏制药在上海浦东新建临盆基地 (2025-05-09)
- 有前提的二级及以上综合病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 (2025-05-09)
- 海南自贸港扩展开放匆匆医药家当倒退 (2025-05-0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