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瑞医疗最新公告!前三个月,赚了10亿 |
医药网5月6日讯 4月下旬,迈瑞医疗陆续发布2019年第一季度报告和2018年报,其营收与利润双增的背后,有哪些战略布局值得行业借鉴?同时,对于迈瑞医疗而言,它面临的风险因素又有哪些值得行业思考呢?
注重创新,广布研发中心
4月29日,迈瑞医疗发布2019年第一季度报告。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为39.05亿元,同比增长20.6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05亿元,同比增长24.59%。
从此份公告里可以看出,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平稳增长的同时,在自主研发、科技创新方面继续加大投入。在报告期内,公司某多普勒超声系统获得第二届深圳环球设计大奖工业设计类金奖,也是唯一获得金奖的医疗器械类产品。
不难看出,自主研发与创新一直都是支撑迈瑞保持较高增速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在研发投入上的占比长期超过10%,从2018年迈瑞的年报数据更能一目了然,去年在研发投入上高达到14.2亿元,同比增长为25.5%,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10.33%。
截至2018年底,研发人员数量为2258人,较去年底增加近500人,占全体员工的比例也进一步提升至24.45%。
在不久之前,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企业发明专利拥有量前50的名单中,迈瑞是唯一上榜的医疗器械企业,与华为、中石油、格力等同为50强企业。目前其已拥有746项专利数量。
战略布局,两条路径
迈瑞成立于1991年,早期以代理医疗器械起家,今天已发展成覆盖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三大领域的国产医疗器械“航母”级企业。2018年整体营收为137.53亿,利润总额42.38亿。
如今产业的规模,可以与GE、飞利浦、罗氏等老牌国际巨头一争高低。对于迈瑞的发展战略,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曾公开表示,公司一直坚信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逻辑,就是两条路径并重:一个是技术创新与研发,另一个并购整合,国内外均衡布局。
也曾起步模仿,后续加速摆脱
在自主研发上,迈瑞也并非天赋异禀,也是从对国外品牌的模仿起步。在其最初的产品身上,不论是监护仪、血球仪还是超声仪器,都能看到不少国外品牌产品的影子。
基础薄弱,选择模仿是大多数国产厂商的无奈之举。但关键的是,能否在保证企业存活的情况下持续提升,不断对研发进行投入,从而实现技术、产品上的优势,摆脱低附加值的低端产品泥潭。
自有记录的15年来,迈瑞研发费用投入都在营收的10%左右。近几年,迈瑞已经陆续在深圳、硅谷、西雅图、北京、南京、成都等全球各地建立起八大研究中心,研发费用超过了10亿元人民币,远远超过国内其他器械厂商。
我们可以看到,和迈瑞同时起步的国产器械厂商并不在少数,甚至有些厂商的规模在90年代还远胜迈瑞,但很快这些厂商都已经难见踪影,或在当前规模远小于迈瑞。
技术需求,并购名企走向国际
并购一直是医疗器械市场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受制于单一市场的影响,企业必须持续进行业务线扩充,才能获得继续增长的动力。而并购相比自主研发而言,效率更快。
迈瑞自2008年开启收购之路后,开启国内外加速整合模式,先后进行了十多笔并购,数量之多,在国产厂商中十分罕见。迈瑞的境外并购多数源于对渠道的需求。
其中,对Datascope监护业务的收购是其经典的并购案例,之后对Zonare、Ulco等公司的并购。使迈瑞不仅获得了技术支持,也补充了高端产品线,进一步帮助迈瑞在超声、监护领域扩大海外市场。
据迈瑞官网消息,在医疗技术门槛最高、技术法规最严格的美国,迈瑞已进入约2/3的医院,近万家医疗机构,并在ICU、麻醉科、急诊科等核心科室广泛应用。迈瑞在一带一路沿线 15个国家设立20多个子公司,参与当地医疗机构建设。并且在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00余个驻地直属服务站点,在多个国家设有7X24小时客户呼叫服务。
在国内并购方面,迈瑞2011年至2014年先后收购了深迈瑞科技、苏州惠生、北京普利生、上海长岛等近10家企业,补充了其在生命信息、体外诊断领域的产品线,拓展了在骨科、内窥镜等外科领域的业务。
进入体外诊断领域,拓展业务
众所周知,体外诊断领域虽然是个千亿级别的庞大市场,但内部非常细分,单品种市场极为有限,只有不断的扩充产品线,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增长动力。而并购则是产品线扩充的重要来源。
迈瑞的优势领域在于血球仪、生化、化学发光领域,而通过并购获得了血栓和止血、微生物、尿液等产品后,体外诊断渠道大大拓宽。
同时也可以看到,迈瑞在并购选择上选择的都是在细分市场中具备一定基础和体量的公司。但如POCT(即时检验)这类市场热点产品,与迈瑞为自己体外诊断业务的中心实验室化定位不符,公司并没有盲目的进行并购切入。
面对日益强盛的势头,迈瑞也在年报里提到里公司的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
研发与政策环境风险
迈瑞一直对研发看重,但医疗器械行业对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要求较高、研发周期较长。因此在新产品研发的过程中,可能面临因研发技术路线出现偏差、研发投入成本过高、研发进程缓慢而导致研发失败的风险。
同时,医疗器械行业景气度与政策环境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易受到医疗卫生政策的影响。迈瑞业务已经拓展到国际,在来带收入的同时,也易受到境内、北美、欧洲、拉丁美洲等各地医疗行业政策的影响。
若公司在经营策略上未能根据变化进行相应调整,将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产品价格下降,威胁利润增速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部分省份或地区招标降价、分级诊疗、医联体、阳光采购、两票制等一系列政策出台,使医疗器械行业面临一定降价压力及趋势。
同时,随着国内乃至全球医保支付压力的逐渐增大,终端客户在采购产品时会加重产品性价比的权重考虑。
所以市场竞争格局日益激烈的局势,对迈瑞持续提高市场竞争力有了新的挑战。如果公司产品价格的降低幅度较大,将可能影响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
销售模式差异,声誉易遭影响
迈瑞根据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销售模式,在国内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在美国以直销为主,在欧洲则直销和经销共存,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
随着公司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营销网络不断丰富,对在经销商管理、销售政策制定、组织管理、培训管理以及风险管理的难度亦不断加大。
由于经销商面对终端客户,若公司不能及时提高对经销商的管理能力,一旦经销商出现管理混乱、违法违规等情形,将导致经销商无法为终端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由此可能对公司的品牌及声誉造成负面影响,可能会导致公司产品销售出现区域性下滑。
相比国际龙头,差距悬殊
虽然迈瑞是当之无愧的国产器械龙头,但放在全球范围来看,还不能与跨国龙头们齐头并肩。以美敦力为例,2018年其收入近300亿美元,相当于18个迈瑞。
而收入规模达到百亿美元以上的器械公司就有8家左右,包括强生、GE医疗、西门子医疗、雅培、史塞克、罗氏等公司,无一不对迈瑞有压倒性的规模优势。
即使迈瑞每年能够投入10%的研发费用,由于体量相差悬殊,在绝对值上也和巨头们相差甚远。迈瑞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医药网新闻
注重创新,广布研发中心
4月29日,迈瑞医疗发布2019年第一季度报告。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为39.05亿元,同比增长20.6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05亿元,同比增长24.59%。
从此份公告里可以看出,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平稳增长的同时,在自主研发、科技创新方面继续加大投入。在报告期内,公司某多普勒超声系统获得第二届深圳环球设计大奖工业设计类金奖,也是唯一获得金奖的医疗器械类产品。
不难看出,自主研发与创新一直都是支撑迈瑞保持较高增速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在研发投入上的占比长期超过10%,从2018年迈瑞的年报数据更能一目了然,去年在研发投入上高达到14.2亿元,同比增长为25.5%,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10.33%。
截至2018年底,研发人员数量为2258人,较去年底增加近500人,占全体员工的比例也进一步提升至24.45%。
在不久之前,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企业发明专利拥有量前50的名单中,迈瑞是唯一上榜的医疗器械企业,与华为、中石油、格力等同为50强企业。目前其已拥有746项专利数量。
战略布局,两条路径
迈瑞成立于1991年,早期以代理医疗器械起家,今天已发展成覆盖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三大领域的国产医疗器械“航母”级企业。2018年整体营收为137.53亿,利润总额42.38亿。
如今产业的规模,可以与GE、飞利浦、罗氏等老牌国际巨头一争高低。对于迈瑞的发展战略,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曾公开表示,公司一直坚信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逻辑,就是两条路径并重:一个是技术创新与研发,另一个并购整合,国内外均衡布局。
也曾起步模仿,后续加速摆脱
在自主研发上,迈瑞也并非天赋异禀,也是从对国外品牌的模仿起步。在其最初的产品身上,不论是监护仪、血球仪还是超声仪器,都能看到不少国外品牌产品的影子。
基础薄弱,选择模仿是大多数国产厂商的无奈之举。但关键的是,能否在保证企业存活的情况下持续提升,不断对研发进行投入,从而实现技术、产品上的优势,摆脱低附加值的低端产品泥潭。
自有记录的15年来,迈瑞研发费用投入都在营收的10%左右。近几年,迈瑞已经陆续在深圳、硅谷、西雅图、北京、南京、成都等全球各地建立起八大研究中心,研发费用超过了10亿元人民币,远远超过国内其他器械厂商。
我们可以看到,和迈瑞同时起步的国产器械厂商并不在少数,甚至有些厂商的规模在90年代还远胜迈瑞,但很快这些厂商都已经难见踪影,或在当前规模远小于迈瑞。
技术需求,并购名企走向国际
并购一直是医疗器械市场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受制于单一市场的影响,企业必须持续进行业务线扩充,才能获得继续增长的动力。而并购相比自主研发而言,效率更快。
迈瑞自2008年开启收购之路后,开启国内外加速整合模式,先后进行了十多笔并购,数量之多,在国产厂商中十分罕见。迈瑞的境外并购多数源于对渠道的需求。
其中,对Datascope监护业务的收购是其经典的并购案例,之后对Zonare、Ulco等公司的并购。使迈瑞不仅获得了技术支持,也补充了高端产品线,进一步帮助迈瑞在超声、监护领域扩大海外市场。
据迈瑞官网消息,在医疗技术门槛最高、技术法规最严格的美国,迈瑞已进入约2/3的医院,近万家医疗机构,并在ICU、麻醉科、急诊科等核心科室广泛应用。迈瑞在一带一路沿线 15个国家设立20多个子公司,参与当地医疗机构建设。并且在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00余个驻地直属服务站点,在多个国家设有7X24小时客户呼叫服务。
在国内并购方面,迈瑞2011年至2014年先后收购了深迈瑞科技、苏州惠生、北京普利生、上海长岛等近10家企业,补充了其在生命信息、体外诊断领域的产品线,拓展了在骨科、内窥镜等外科领域的业务。
进入体外诊断领域,拓展业务
众所周知,体外诊断领域虽然是个千亿级别的庞大市场,但内部非常细分,单品种市场极为有限,只有不断的扩充产品线,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增长动力。而并购则是产品线扩充的重要来源。
迈瑞的优势领域在于血球仪、生化、化学发光领域,而通过并购获得了血栓和止血、微生物、尿液等产品后,体外诊断渠道大大拓宽。
同时也可以看到,迈瑞在并购选择上选择的都是在细分市场中具备一定基础和体量的公司。但如POCT(即时检验)这类市场热点产品,与迈瑞为自己体外诊断业务的中心实验室化定位不符,公司并没有盲目的进行并购切入。
面对日益强盛的势头,迈瑞也在年报里提到里公司的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
研发与政策环境风险
迈瑞一直对研发看重,但医疗器械行业对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要求较高、研发周期较长。因此在新产品研发的过程中,可能面临因研发技术路线出现偏差、研发投入成本过高、研发进程缓慢而导致研发失败的风险。
同时,医疗器械行业景气度与政策环境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易受到医疗卫生政策的影响。迈瑞业务已经拓展到国际,在来带收入的同时,也易受到境内、北美、欧洲、拉丁美洲等各地医疗行业政策的影响。
若公司在经营策略上未能根据变化进行相应调整,将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产品价格下降,威胁利润增速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部分省份或地区招标降价、分级诊疗、医联体、阳光采购、两票制等一系列政策出台,使医疗器械行业面临一定降价压力及趋势。
同时,随着国内乃至全球医保支付压力的逐渐增大,终端客户在采购产品时会加重产品性价比的权重考虑。
所以市场竞争格局日益激烈的局势,对迈瑞持续提高市场竞争力有了新的挑战。如果公司产品价格的降低幅度较大,将可能影响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
销售模式差异,声誉易遭影响
迈瑞根据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销售模式,在国内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在美国以直销为主,在欧洲则直销和经销共存,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
随着公司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营销网络不断丰富,对在经销商管理、销售政策制定、组织管理、培训管理以及风险管理的难度亦不断加大。
由于经销商面对终端客户,若公司不能及时提高对经销商的管理能力,一旦经销商出现管理混乱、违法违规等情形,将导致经销商无法为终端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由此可能对公司的品牌及声誉造成负面影响,可能会导致公司产品销售出现区域性下滑。
相比国际龙头,差距悬殊
虽然迈瑞是当之无愧的国产器械龙头,但放在全球范围来看,还不能与跨国龙头们齐头并肩。以美敦力为例,2018年其收入近300亿美元,相当于18个迈瑞。
而收入规模达到百亿美元以上的器械公司就有8家左右,包括强生、GE医疗、西门子医疗、雅培、史塞克、罗氏等公司,无一不对迈瑞有压倒性的规模优势。
即使迈瑞每年能够投入10%的研发费用,由于体量相差悬殊,在绝对值上也和巨头们相差甚远。迈瑞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国度药监局对于50批次不契合规则化妆品的告示 (2024-11-22)
- 青海藏医药历久弥新:中藏医馆广笼罩、整顿古籍文献3000余部 (2024-11-20)
- 河北省对于调整部门医疗服务名目价钱的关照 (2024-11-20)
- 山西规范(兼容)“肺功效综合训练”等医疗服务名目价钱 (2024-11-20)
- 福建省对于审定药学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 (2024-11-20)
- 浙江安康数字人已服务超1400万人次 (2024-11-20)
- 国度药监局对于修订风湿骨痛制剂阐明书的布告 (2024-11-19)
- 若何拓展丰厚三明医改教训内在?浙江如许“答题” (2024-11-19)
- 国度卫健委:支持药企合规展开营销、学术交流 (2024-11-18)
- 财报披露:百济神州、阿斯利康、阿里安康… (2024-11-1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