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行业格局“小、散、乱” 52家国产医疗器械企业结盟 |
![]() |
医药网5月17日讯 长期以来,国内大型高端医疗器械基本被进口品牌所垄断,不过,进口巨头们在中国的地位正面临着来自国产厂商的“围堵战”。
日前在“第81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上,作为国产自主创新第一品牌的“独墅联盟”中的多家企业集体亮相博览会。据独墅联盟副会长、朗润医疗董事长唐昕介绍,虽然中国医疗器械企业数量较多,但绝大部分规模小、竞争力弱,整合是医疗器械未来发展必由之路。
资料显示,独墅联盟成立于2015年,由朗润医疗、景昱医疗、艾隆和飞依诺四家企业联合发起,截止2017年,联盟共吸纳会员单位52家,涉及医学影像、IVD、治疗器械、医院建设及信息化、医疗人工智能、投融资及产业供应商等7大领域。2018年度营业额54亿,市场估值234亿,获得二类注册证106张,三类注册证69张,专利数量达到2389项。
唐昕表示,独墅联盟是国内首个自主创新医疗器械企业发起成立的精品联盟,旨在构建“医疗器械生态圈”。“联盟目标是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整合联盟资源、社会资源、市场资源和政府资源,为中国自主创新医疗器械企业成长和发展提供服务。” 唐昕称,一开始建立联盟是为了在企业之间寻找一些资源共享,但随着近几年的发展,未来也不排除企业会进行一些整合。“整合是医疗器械未来发展必由之路,最后由联盟变成集团形式。” 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实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6万家。“虽然医疗器械企业数量较多,但绝大部分规模小、竞争力弱。”唐昕说。
资料显示,长期以来,在我国中高端医疗器械市场中,大部分份额被跨国企业所占据。尤其是医疗器械巨头通用(GE)、飞利浦(Philips)、西门子(Siemens) 长期把控着中国70%的高端医疗设备。“五六年前确实还是国外企业垄断状态,但随着国家不断推动国产医疗器械的发展,尤其是国家鼓励创新医疗器械研发生产政策的实施,中国自主创新的医疗器械近年来加速涌现,市场占有比例逐步提高”,唐昕举例,目前超声国内国外企业已经基本平分天下;大型放射设备(CT磁共振),原来国产占10%以内,现在已经上升到30%左右,他预测,再过几年,这个细分领域市场很快也能实现平分天下的局面。
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副秘书长王宝亭曾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国家一系列鼓励创新政策支持下,我国创新医疗器械将加速涌现。“10~15年之后,国产医疗器械很可能像今天的国产家电一样畅销世界”。对此,唐昕也称,未来中国医疗器械可向两条道路发展,一条是国际化道路,一条是在国内做差异化创新。
此次在第81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上,朗润医疗携MRI、 CT、DR和影像云四大产品线亮相,展示了全新一代1.5T MRI产品——和氏璧,以及 16 层CT、镰刀臂DR等一系列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并首次推出基于云平台的“云雀计划”。
医药网新闻
日前在“第81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上,作为国产自主创新第一品牌的“独墅联盟”中的多家企业集体亮相博览会。据独墅联盟副会长、朗润医疗董事长唐昕介绍,虽然中国医疗器械企业数量较多,但绝大部分规模小、竞争力弱,整合是医疗器械未来发展必由之路。
资料显示,独墅联盟成立于2015年,由朗润医疗、景昱医疗、艾隆和飞依诺四家企业联合发起,截止2017年,联盟共吸纳会员单位52家,涉及医学影像、IVD、治疗器械、医院建设及信息化、医疗人工智能、投融资及产业供应商等7大领域。2018年度营业额54亿,市场估值234亿,获得二类注册证106张,三类注册证69张,专利数量达到2389项。
唐昕表示,独墅联盟是国内首个自主创新医疗器械企业发起成立的精品联盟,旨在构建“医疗器械生态圈”。“联盟目标是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整合联盟资源、社会资源、市场资源和政府资源,为中国自主创新医疗器械企业成长和发展提供服务。” 唐昕称,一开始建立联盟是为了在企业之间寻找一些资源共享,但随着近几年的发展,未来也不排除企业会进行一些整合。“整合是医疗器械未来发展必由之路,最后由联盟变成集团形式。” 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实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6万家。“虽然医疗器械企业数量较多,但绝大部分规模小、竞争力弱。”唐昕说。
资料显示,长期以来,在我国中高端医疗器械市场中,大部分份额被跨国企业所占据。尤其是医疗器械巨头通用(GE)、飞利浦(Philips)、西门子(Siemens) 长期把控着中国70%的高端医疗设备。“五六年前确实还是国外企业垄断状态,但随着国家不断推动国产医疗器械的发展,尤其是国家鼓励创新医疗器械研发生产政策的实施,中国自主创新的医疗器械近年来加速涌现,市场占有比例逐步提高”,唐昕举例,目前超声国内国外企业已经基本平分天下;大型放射设备(CT磁共振),原来国产占10%以内,现在已经上升到30%左右,他预测,再过几年,这个细分领域市场很快也能实现平分天下的局面。
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副秘书长王宝亭曾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国家一系列鼓励创新政策支持下,我国创新医疗器械将加速涌现。“10~15年之后,国产医疗器械很可能像今天的国产家电一样畅销世界”。对此,唐昕也称,未来中国医疗器械可向两条道路发展,一条是国际化道路,一条是在国内做差异化创新。
此次在第81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上,朗润医疗携MRI、 CT、DR和影像云四大产品线亮相,展示了全新一代1.5T MRI产品——和氏璧,以及 16 层CT、镰刀臂DR等一系列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并首次推出基于云平台的“云雀计划”。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互联网 + 照顾护士”服务形式或缓解家庭医疗照顾护士难题 (2025-05-14)
- 3家药企垄断质料药被罚没3.25亿元 (2025-05-14)
- 新疆:慎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已笼罩74个县(市、区) (2025-05-14)
- 上海市调整可另免费一次性使用医疗东西目次 (2025-05-13)
- 青海对于推动医保药品间接结算的关照 (2025-05-13)
- 河北省《医疗机构药物警戒技术规范》处所尺度宣布 (2025-05-12)
- 从免陪照料到智能医疗 粤病院立异服务加强医护协同效能 (2025-05-09)
- 投资超20亿元 罗氏制药在上海浦东新建临盆基地 (2025-05-09)
- 有前提的二级及以上综合病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 (2025-05-09)
- 海南自贸港扩展开放匆匆医药家当倒退 (2025-05-0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