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政策法规 > 我国科研人员培养出可生态还田的新型“脆秆水稻”

我国科研人员培养出可生态还田的新型“脆秆水稻”

秸秆还田应用是一种生态环保的秸秆处置方法,但存在一系列技巧难题。中科院研讨人员历时5年培养出一种脆秆水稻种类“科辐粳7号”,本年以来试种显示其秸秆易破碎摧毁、降解,不只可还田还可作为牛羊饲料,同时稻米产量和品德不受影响,该种类日前经过了专家组核定。

燃烧秸秆会净化情况,让其在田间天然降解、成为肥料是一种环保处理方法。但传统的水稻秸秆很有韧性难以折断、破碎摧毁,机械收割机上需加装专门的破碎摧毁装备,添加本钱和油耗。并且秸秆中的纤维素含量高,降解速度慢,会影响下一季的农作物栽种。

针对水稻秸秆还田存在的难题,中科院合肥物资迷信研讨院的研讨人员历时5年,应用物理诱变的办法,创制了水稻新型“脆秆基因”,再经过分子设计育种技巧培养出脆秆基因新种类“科辐粳7号”。本年以来,他们在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石板冲乡示范栽种了200亩“科辐粳7号”,于日前成熟收割。

安徽省农技推行总站、安徽农业年夜学、安徽省农科院等单元构成了专家组,现场收割显示,“科辐粳7号”的秸秆应用通俗收割机即可破碎摧毁,秸秆长度广泛小于10厘米,远短于通俗水稻种类,便于天然降解。脆嫩的秸秆易品味、消化,养分价值绝对进步,也可成为牛、羊等反刍植物的饲料。测产成果标明“科辐粳7号”的均匀亩产量为629.2公斤,比拟对比的通俗种类减产4.3%,完成了包管产量和秸秆还田应用的统筹。

“秸秆变脆是因为纤维素含量下降、半纤维素添加招致的,这个种类在苗期没有脆性,开花成熟后才逐步变脆,所以不会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德。”中科院合肥物资迷信研讨院副研讨员刘斌美引见,“科辐粳7号”经过种类核定,标记着脆秆水稻从试验室结果到临盆种类的年夜跨越,下一步他们将加年夜推行使用的力度。(100yiyao.com)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