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ASH -- 张弦教授解读CAR-T治疗R/R B-ALL相关病例统计 |
![]() |
从美通社获知,2019年12月7日-10日,第61届美国血液学协会(ASH)年会在美国奥兰多盛大召开。本届ASH年会上,陆道培医院共有4项研究成果入选口头报告,6项研究成果入选壁报展示。其中张弦教授关于“254例接受CD19 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性(R/R)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的治疗反应预测因素分析”的口头报告荣登“ASH Highlights”,且是目前最大宗的CAR-T细胞治疗相关病例统计。与会期间,张弦教授对这项报告进行详细解读,以飨读者。
2019年12月7日张弦主任作口头报告
研究亮点
1、荣登“ASH Highlights”,同时被选入12月8日的“Taking a Bite Out of CAR-T Cells”的专题讨论
2、254例单中心病例,目前最大宗的CAR-T细胞治疗R/R B-ALL相关临床病例总结
3、女性、BM原始细胞>20%、TP53突变阳性、使用CD28共刺激域的CAR-T治疗与未达到CR密切相关
4、CAR-T治疗后未桥接移植的患者、TP53突变阳性、严重CRS和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与OS和LFS较差密切相关
专家简介
张弦教授
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HLA配型室主任
美国血液学协会(ASH)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委员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细胞研究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北省血液学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本届ASH会议上,张弦教授发表的研究总结了254例病人的CAR-T治疗的结果,分析了影响完全缓解、长期无病生存的相关因素。这项口头报告获得了众多专家的关注,张弦教授讲述了这项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张弦教授讲到:在血液肿瘤领域,目前在全球、中国已经开展了多项CAR-T研究。众多研究已经证实了CD19 CAR-T细胞治疗对R/ R B-ALL的显著疗效,完全缓解(CR)率为80%-90%。但是,仍有10%-20%的患者对CAR-T细胞治疗无反应,其潜在的病因和危险因素仍不清楚。
我们医院已经进行了较多CD19 CAR-T细胞治疗R/R B-ALL的病例,如这次报告纳入了254例。因此希望能探索出预测患者不能完全缓解的相关因子。另外,这些纳入的病例平均随访时间在1-2年左右,同时也希望整体了解这些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情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
关于该研究的方法及结果,张弦教授讲到:从2017年4月到2019年8月,该研究共纳入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的254例病人,这些病人来自5个临床试验,我们将其汇总进行了总结分析。首先进行单因素分析,了解影响CR和整体的总生存率(OS)和无白血病生存率(LFS)的相关因素。然后再选取单因素分析里P值<0.05的危险因子,进行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对真正经得起推敲的危险因子进一步分析。
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后,研究显示女性[OR = 0.232(95%CI 0.082-0.652)]、骨髓原始细胞比例>20%[OR = 0.095(95%CI 0.022-0.260)]、TP53突变阳性[OR = 4.511(95%CI 1.295-16.895)]、使用CD28共刺激域的CAR-T治疗的患者[OR = 7.141(95%CI 1.722-29.612),经CD-19 CAR-T治疗后获得CR的几率较低。
关于该研究结果对临床实践的影响,张弦教授指出:在CAR-T细胞治疗R/R B-ALL中,目前世界上暂时还没有单中心能纳入254例病人进行总结分析。而且目前也没有文章对具体的亚组预后因素进行重点描述,以及经CAR-T细胞治疗后,哪些患者可能会得不到缓解,哪些患者的OS、LFS结果较差,目前暂时没有研究从临床治疗角度进行大宗的总结。
这项研究从单因素分析到多因素分析,清晰地总结出了一些危险因子。对CR率而言,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女性、肿瘤负荷高、是否存在TP53突变,是否是CD28的共刺激因子;针对OS和LFS,CAR-T细胞治疗后没有桥接移植患者是独立影响因素,以及TP53突变阳性,发生严重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和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的患者,他们的OS和LFS都可能较差。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一盏灯健康平台获“年度健康产业IP标杆” 与创客匠人联合打造健康IP新生态 (2025-05-21)
- Cell重磅:华人团队开发新型镇痛药物,效果突出且避免成瘾等副作用 (2025-05-21)
- Cell Metabolism:刘丹倩团队揭示大脑过氧化氢信号调控睡眠稳态新机制 (2025-05-21)
- AD:贾建平团队发现,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与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进展为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增加77%有关! (2025-05-21)
- 新形势下中国医药创新突围之路上海见分晓 (2025-05-21)
- Int J Biol Macromol:柑橘果胶“变身”生物材料,融入3D打印助力软骨修复,关节疾病治疗迎来新希望! (2025-05-21)
- 《科学》子刊:腹水毒害NK!科学家发现,腹水中极性脂质会导致NK细胞功能障碍,抑制其抗肿瘤功能 (2025-05-21)
- 锐正基因ART001成为中国首个获FDA再生医学先进疗法认定的基因编辑产品 (2025-05-21)
- 五载青藜启耀深城!博腾生物品牌峰会第五届基因与细胞治疗青藜风云论坛圆满举行 (2025-05-21)
- 沉浸体验智控魅力|爱博合创闪耀亮相WLNC&OCIN 2025,PANVIS-A™脑血管介入机器人尽展“指尖”魅力 (2025-05-2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