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Neuron发表论文:“星爆无长突细胞”控制细胞命运之路

Neuron发表论文:“星爆无长突细胞”控制细胞命运之路

焰火升空,烟花怦然绽放,照亮了黑夜,也照亮观众的眼眸。能够欣赏光在瞬息间的千百般变化,要感谢我们的视网膜。视网膜上紧凑排列着近百种不同类型的神经细胞,它们连结成复杂的神经网络,飞速传递信号和整合信号,让大脑实时感知到眼睛所见的盛景。在这些视网膜细胞中,有些成对存在的神经元,其中一个在光亮增强时有所反应,另一个在光亮减弱时有所反应,这样的设置对我们感知光的明暗变化至关重要。如同照镜子一般看起来相同的一对细胞却有着相反的功能,在发育生物学家看来,是一个有趣而难解的谜题。就像有的人在成长时遇到一个“贵人”改变了人生道路,在细胞发育的道路上,什么基因会是决定细胞命运的关键?权威学术期刊Neuron近期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哈佛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科学家们合作,采用新的技术策略,在一类成对存在的视网膜神经细胞中,找到了控制细胞命运之路的开关。在这项研究中,第一作者彭懿蓉博士与其同事关注的神经细胞,外观也仿佛绽放的烟花,被神经科学家命名为“星爆(starburst)无长突细胞”(简称SAC)。同款花型的焰火,升空后可能在不同的高度盛开;而这种SAC细胞也会随着视网膜的发育,从出生地迁移到细胞层的不同位置。不过,生命的安排要更加有序,细胞的位置、结构和功能环环相扣。一对SAC细胞迁移到相邻的细胞层,加入神经网络,分别响应增强的光照(ON型)和减弱的光照(OFF型)。然而,除了相对位置的不同,过去的方法几乎无法区分它们。因而自20世纪70年代发现SAC以来,它们一直被认为是一对同类型细胞。这支研究团队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是知名神经科学家Joshua R. Sanes教授,他在视网膜细胞的研究上做出了大量突破性工作。就在今年早些时候,这支团队利用一种叫作高通量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的技术,首次创建了灵长类动物视网膜细胞的型态分类图谱。学术经纬团队此前也和读者介绍过这项荣登《细胞》封面的工作。那么,这种新技术还可以为成对细胞的差异提供更多的线索吗?此次研究给出了漂亮的答案。为了找出ON型SAC和OFF型SAC的分子差异,彭懿蓉博士和同事们对不同发育时期的共2000多个SAC细胞进行scRNA-seq分析,并按照基因表达的差异把它们分成两组,并且确定,基因表达谱不同的两类就是相应的ON/OFF类型。如何从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中找到决定不同命运的关键基因呢?研究人员推断,转录因子调控其他基因的表达,可以控制细胞的发育程序,而如果在发育早期某个转录因子只存在于其中一组细胞,那么很可能是引导细胞走向最终命运的关键。于是,研究人员重点寻找符合这种条件的转录因子。他们找到了第一个目标:Fezf1。在SAC前体细胞结束有丝分裂后的早期SAC细胞中,有一半细胞表达这个转录因子。而到发育后期,表达Fezf1的那一半迁移到相对靠近内缘的位置,成为ON型;相反,缺少Fezf1的那一半细胞,留在相对外缘的位置,成为OFF型。随后的一组实验确认,Fezf1正是控制SAC成为ON型还是OFF型的命运开关!当研究人员把它从ON型细胞中移除,这些细胞变成了OFF型;而把它放入OFF型细胞,那些细胞变成了ON型。“这种转变不单单是ON/OFF位置的变化,而且是ON/OFF基因表达谱的完全反转。”彭博士说。那么,在转录因子Fezf1调控的各种基因中,是否存在下游基因专门负责使ON和OFF型细胞迁移到不同的位置?研究小组回到scRNA-seq的数据,进一步找到了另一个基因Rnd3。而它作为Fezf1控制下游程序的一部分,控制不同SAC的迁移。综合这些结果,研究作者以视网膜的SAC为例,大海捞针式地梳理出一套基因程序,揭示了一对相似的细胞如何走向不同命运的过程。而在我们的体内,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神经元,研究者希望,这种方法同样可以有效地找出决定其他神经元结构和功能的关键“开关”,为理解生命的奇妙提供洞见。 (100yiyao.com)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