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重磅消息!narsoplimab治疗移植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HSCT |
![]() |
2020年03月08日讯 /BIOON/ --Omeros Corporation是一家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致力于发现、开发、商业化小分子和蛋白质疗法,用于大市场以及用于补体介导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相关疾病等罕见适应症。近日,该公司公布了narsoplimab治疗造血移植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HSCT-TMA)关键III期的最新结果,数据显著超越与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商定的关于主要疗效终点的阈值。目前,还没有批准的HSCT-TMA疗法。
这项III期试验是一项开放标签、单臂研究,不包括对照组、历史对照或其他。研究共涉及28例高危HSCT-TMA患者,研究的主要终点是完全缓解率(CRR),与达成一致的CRR疗效阈值为15%。该研究中所有患者已经完成治疗,此次公布的最新结果如下。
主要终点:研究人群的CRR以及95%可信区间(95%CI)的下限值明显超越疗效阈值(15%),在接受至少一剂narsoplimab治疗的患者中,CRR为54%(95%CI:34-72,p<0.0001);在按方案规定接受至少4周narsoplimab治疗的患者中,CRR为65%(95%CI:43-84,p<0.0001)。
次要终点:(1)100天生存率(定义为从HSCT-TMA之日起的生存率)方面达到超出专家预期(低于20%):在所有接受治疗的患者中为68%、在按方案规定接受至少4周narsoplimab治疗的患者中为83%、在对narsoplimab治疗有应答的患者中为93%。而熟悉关键试验数据的专家,预期试验人群的100天生存率低于20%。(2)实验室次要疗效终点的初步结果(从治疗前基线至每个实验室值的变化)继续显示出有意义的改善,并在血小板计数、乳酸脱氢酶、结合珠蛋白方面达到统计学意义(所有治疗患者的p<0.01)。
安全性:试验中最常见的是腹泻、恶心、呕吐、低钾血症、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发热,这些都是移植患者常见的。在试验过程中有6人死亡,这些都是由于败血症、基础疾病的进展、移植物抗宿主病引起,所有这些均为这一患者群体中常见的死亡原因。
该研究的完整数据将于本月晚些时候在马德里举行的欧洲血液和骨髓移植学会年会上公布。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成人移植研究所主任Miguel Angel Perales医学博士表示:“narsoplimab关键试验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令人鼓舞。考虑到试验对实验室标志物和器官功能的严格反应标准,narsoplimab的完全缓解率(CRR)和100天生存率都是非常显著的。目前,还没有批准的HSCT-TMA疗法。当前的治疗通常仅限于支持性护理以及停止对预防GvHD至关重要的药物的用药。narsoplimab不仅可以会成为HSCT-TMA治疗的核心,而且还可以让我们维持必要的GvHD预防性药物。”
HSCT-TMA是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一种严重且常常致死性的并发症,这是一种系统性的、多因素的疾病,由与干细胞移植相关的预处理方案、免疫抑制疗法、感染、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其他因素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引起。内皮损伤激活补体凝集素途径,在HSCT-TMA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这种情况可发生在自体和异体移植中,但在异体移植中更为常见。在美国和欧洲,每年大约要进行25000到30000例同种异体移植。最近在成人和儿童异基因移植人群中的报告发现,HSCT-TMA的发生率约为40%,其中高达80%的患者可能存在高危特征。在严重的HSCT-TMA病例中,死亡率可能超过90%,甚至在存活的患者中,长期肾功能衰竭也很常见。目前,HSCT-TMA没有批准的疗法或护理标准。
narsoplimab是一种全人IgG4单克隆抗体,以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2(MASP-2)为靶点,开发用于治疗HSCT-TMA。MASP-2是补体系统凝集素途径的效应酶。凝集素途径主要由组织损伤或微生物感染激活。重要的是,与市面上或开发中的其他补体靶向药物不同,narsoplimab对MASP-2的抑制作用并不干扰经典补体途径,后者是获得性感染免疫应答的关键组成部分。narsoplimab的作用是防止补体介导的炎症和内皮损伤,而不影响其他先天免疫途径的功能。
目前,narsoplimab治疗HSCT-TMA已完成关键III期。此前,narsoplimab在美国已被授予治疗高危HSCT-TMA患者的突破性药物资格、预防补体介导的血栓性微血管病(TMA)和治疗HSCT-TMA的孤儿药资格,在欧盟被授予治疗造血移植(HSCT)的孤儿药资格。目前,narsoplimab也正处于III期临床,开发用于IgA肾病(IgAN)和非典型溶血性综合征(aHUS)。之前,该药在美国还被授予治疗IgAN的孤儿药和突破性药物资格、治疗aHUS的快速通道资格,在欧盟被授予治疗IgAN的孤儿药资格。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浙江大学第64期“基因组科学”研习班2025年招生通知 (2025-05-22)
- npj Breast Cancer:延长母乳喂养时间或能避免一些三阴性乳腺癌的发生! (2025-05-22)
- 小堂浴疗仪亮相老博会:从纳米助浴到小分子团浴疗的"心"飞跃 (2025-05-22)
- 同济医院携手东方有线推出一站式科普平台“食管健康361N” (2025-05-22)
- Science:新研究开发出深层组织体内声打印平台,有望实现精确的药物递送 (2025-05-22)
- 一盏灯健康平台获“年度健康产业IP标杆” 与创客匠人联合打造健康IP新生态 (2025-05-21)
- Cell重磅:华人团队开发新型镇痛药物,效果突出且避免成瘾等副作用 (2025-05-21)
- Cell Metabolism:刘丹倩团队揭示大脑过氧化氢信号调控睡眠稳态新机制 (2025-05-21)
- AD:贾建平团队发现,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与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进展为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增加77%有关! (2025-05-21)
- 新形势下中国医药创新突围之路上海见分晓 (2025-05-2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