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企破产潮逼近 危言耸听还是狼真的来了? |
![]() |
医药网3月17日讯 停工停产、物流受限、财税核查、带量采购国内乃至全球原料药供应紧张……多种因素叠加影响下,医药行业的发展步调在很大程度上被打乱。而在此背景下,一批中小型的企业也终于扛不住压力,面临或正在经历倒闭、破产危机。疫情尚未结束、现金流普遍吃紧、监管政策趋于严格的这样一个特殊时间,会是医药企业大洗牌的关键年份吗?哪类药企面临最大危机?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应急办公室3月15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字,截至3月14日24时,我国共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0734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66911例。3月14日当天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370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409人,重症病例减少384例。
显然,从数据上来看,这场从2019年底2020年初便开始持续发酵的疫情,已然有了向好的趋势。对于制药企业而言,此前受停工停产、物流受限、国内乃至全球原料药供应紧张等多种叠加因素影响而被打乱的发展步调,也已肉眼可见的速度趋向恢复,一批药企重新看见了希望的光芒,但显然,一批药企也最终没能熬过这场疫情下的寒冬,开始走向或已经经历注定要来临的倒闭与破产危机。
近日,E药经理人根据人民法院公告网的公开信息,以“医药”和“生物科技”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自2020年开始至今,苏州弘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江苏新孚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医药经济拓展公司越秀区中药经营部、宁夏医药商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其9个子公司、佛山市华益医药贸易有限公司等多家医药相关公司已公开了破产文书。
而在企查查上以“医药”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得到的信息显示形势可能更加严峻:仅2020年以来3个月时间里,已经完成破产重整的与医药直接相关的企业便有23家,此外完成注销备案的医药相关企业为190家,而正在注销过程之中的医药相关企业,则多达1076家。
尽管从医药行业这一大的板块来说,越是疫情与危机之下,越能够体现出其抗风险、跨周期的特性,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也必须看到的一点是,在产业升级的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小散乱”医药企业将随着时间被逐渐淘汰出局,这也注定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倒闭潮来临:现实还是狼来了?
事实上,关于大量药企将逼近破产边缘的说法一直都有,一度有些“狼来了”的感觉,但一部分企业在逐渐走向破产甚至已经破产,也的确是事实。
从人民法院公告网和企查查所查询的信息综合来看,可以看到目前已经注销或者是正在注销的医药相关企业基本上以下几个特点:
从规模来看,这些企业均属小规模企业。首先是注册资本普遍较低,其中不乏注册资本仅为50万、100万之类的企业;其次是人员数量较少,大量企业人数或是未披露状态,或是公示在50人以下。
从公司业务类型来看,CSO公司和商业公司基本是破产或拟注销公司的主流。大量的企业为“某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或“某某医药咨询有限公司”,这类公司往往扮演的是CSO的职能;除此之外还有类似“某某药材公司”“某某医药公司”等,从业务来看,大量属于地方的小型医药商业公司。除此之外,原料药也是在进行洗牌优胜劣汰的行业细分领域。
从地区分布来看,广东、江苏、安徽等地,是注销医药相关企业数量较多的省份。当然一定程度上这也和上述地区本身注册公司相对较多可能有密切关系。
那么,从数量上来看,这些经营状况存在异常的公司,到底算多还是少?
事实上如果将医药行业与其他行业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医药行业并非是相关情况数量最多的行业。例如房地产行业,2020年至今破产重整的企业已经有348家,注销备案的企业为684家,处于拟注销状态过程之中的企业则多达2682家,从数量上来看,均多于医药行业。
而从医药行业内部的公司变化情况来看,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信息,截至发稿时,我国拥有药品生产企业8074家,药品经营企业608170家,从数量上来看,医药行业的倒闭危机似乎并没有预期来得那样猛烈和严峻。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产业升级的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小散乱”医药企业将随着时间被逐渐淘汰出局,这也注定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什么样的企业最危险?
疫情总有终点,严峻的市场环境也终将过去,但是,医药行业的政策风向和洗牌无疑一直在动态调整。根据行业发展趋势结合实际情况,可以观察到以下类型企业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首先是医药商业公司。显然,从近两年的破产的医药企业类型趋势,医药商业公司成为了主力。另外,根据国务院最新发布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文件中指出,未来将深化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制度改革,并且未来推进“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这也意味着,“一票制”正在加速落地中,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会有更多中小型医药商业公司受到生存挑战。此前,在政策指出将全面推行“两票制”的2016年,加之行业政策的组合拳影响,粤北最大医药公司广东为尔康医药有限公司在两个月后宣布公司解散倒闭。另有统计数据显示,仅在2018年上半年,河南有近100家小规模药品流通企或倒闭或被收购。
另外,缺乏财税合规处理能力的药企也将面临挑战。2019年6月~8月,77家药企接受了财政核查,引起行业人心惶惶,个中缘由其实都很清楚,虽然到目前为止未出明确的检查结果,但后续效应已经开始。2019年8月14日,公安部副部长亲自部署开展,在全国范围实施“百城会战”打击涉税犯罪专项行动。根据已立案查处的涉税案件来看,医药、石化和废旧物资行业成为打击的重点。未来,财税不合规的药企有可能面临冲击。
虽然中小企业容易受到洗牌打击,具规模的药企也可能陷入“黑天鹅”危机。例如“疫苗事件”的主角长春长生生物,企业已在2019年6月被申请破产清算,近日更有消息称,长春长生生物已开始陆续拍卖资产。涉财务造假的康美药业也成为过去一年行业关注的热点,根据证监会的调查结果,康美药业在2016年~2018年期间均涉嫌存在财务造假行为,涉嫌通过仿造、变造增值税发票等方式虚增营业收入,通过伪造、变造大额定期存单等方式虚增货币资金,累计虚增营业收入达291.28亿元,累计虚增货币资金886亿元。并对康美药业处以60万元的罚款,相关责任人面临罚款和终身禁入证券市场的惩处措施。
最后则是在带量采购中失去市场资格的企业。在2020年初的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中指出,要大力推进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改革,实现常态化运作,以此为突破口推动“三医联动”改革。显然,在未来药品、医用耗材的集中带量采购将进入常态化阶段,品种和范围都将逐步铺开,在这种趋势下,业绩依靠单品种或者可能纳入采购范围的产品占比较大的药企生存将承压。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全球制药创新指数TOP10出炉 (2025-05-24)
- 《自然·遗传学》:MSKCC团队发现,APOBEC3相关突变特征驱动乳腺癌耐药,可在乳腺癌早期或治疗前进行检测 (2025-05-23)
- 第一轮会议通知 (2025-05-23)
- STM:帕金森病治疗新突破!复旦/中科院团队发现,口服小分子MEK1/2抑制剂可有效改善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α (2025-05-23)
- Nature Aging:付小龙/柴人杰/高建刚团队发现老年人听力下降的治疗靶点 (2025-05-23)
- 济民可信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获批上市 (2025-05-23)
- 小堂浴疗仪亮相老博会:从纳米助浴到小分子团浴疗的"心"飞跃 (2025-05-23)
- 存在适度诊疗等违规行动!北京7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被处置 (2025-05-23)
- 对于支持老年人社会参加推进完成老有所为的指导意见 (2025-05-23)
- 给免疫细胞装上导航仪!Br J Cancer:揭秘TIGIT抗体如何凭竞争上岗激活抗癌战斗力? (2025-05-23)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