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剂被列为新冠特效药 多个中药注射剂被点名 |
![]() |
医药网4月20日讯 继血必净注射液增“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危重型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或/和多脏器功能衰竭”适应症之后,还有7个中药注射剂增加适应症或指日可待。
4月17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药注射剂再度被点名,证实在此次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取得良好的临床证据。分别为:血必净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其中,血必净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4个产品为独家品种。
另外,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伟表示:“通过各项临床观察和初步基础研究表明,清肺排毒汤是目前唯一一个新冠肺炎治疗通治方剂,具速效、高效、安全的特点。我们认为,清肺排毒汤是治疗此次新冠肺炎的特效药。”
他透露,目前,清肺排毒汤试点已经扩大到28个省市,66个定点单位进行观察。针对该方剂已经完成了300多种化学成分,200多种入血成份鉴定,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初步预测有790多个潜在的靶点,证实该方剂可以通过多个成份、多个环节,对新冠肺炎起到调控的作用。
加大复方、中成药遴选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加大中医药新冠肺炎治疗科研攻关力度,新冠肺炎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中医药专班成立了4个组,包括临床救治、机理研究、方药筛选、体系建设。
针对下一阶段科研攻关,新冠肺炎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中医药专班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院长王琦表示:“下一步要对临床救治有效的方案,有效的方剂,开展机理研究,加快成药性研究和临床适应症研究。目前,药监局已经加快了对疫情有效的中药制剂的审批过程。”
另外,中医药专班还将更新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案,开展恢复期、康复期的治疗。同时,对中药的一些复方和中成药进行严格筛选。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也提出,“从三版到七版诊疗方案,都是在不断完善,不断地修订,不断地汲取全国各地的经验,逐步纳入到整个诊疗体系里面来。”
不难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结合最新的证据,在试行第六版的基础上继续规范新冠肺炎的诊治,将诊疗方案中“重型和危重型患者中药注射剂推荐用法”对于参麦注射液的溶媒从第六版的0.9%氯化钠注射液更换为第七版的葡萄糖注射液。
中药注射剂的使用遵照药品说明书从小剂量开始、逐步辩证调整的原则。查阅参麦注射液药品说明书,发现用法用量项下规定的溶媒是5%葡萄糖注射液。
中药注射剂市场格局
前述8个中药注射剂中,热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参麦注射液4个注射剂是在第六版诊疗方案中被列入,且被附上了重型和危重型中药注射剂的推荐用药。
热毒宁注射液是康缘药业的独家产品,该品种于2005年获批上市。药物综合数据库(PDB)显示,2018年热毒宁注射液销售金额为8.8亿元。
痰热清注射液为上海凯宝药业的独家产品,该品种于2003年获批上市。药物综合数据库(PDB)显示,我国痰热清注射液市场较为稳定,2018年销售金额近13亿元。
目前,醒脑静注射液全国有3家生产企业,分别是大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济民可信山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天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药物综合数据库(PDB)显示,醒脑静注射液市场主要被济民可信占据,份额超85%。
而参麦注射液的生产企业有华润雅安、神威药业、正大青春宝药业等。药物综合数据库(PDB)显示,参麦注射液市场主要被正大青春宝药业占据,份额超40%;其次为神威药业和四川升和药业。
预防转为防疫重点
王伟指出,“中医药可以根据临床的症状体征、发病时间、地域、季节等特点,进行病机的分析,然后进行辨证论治,非常快捷地拿出救治方案,用于临床。但是西医要进行病毒分析,动物实验、临床试验,这时候就赶不及。所以这个意义上讲,对未来的急性传染病,加大对中医药的研究,有可能对应对突发性传染病至关重要。”
仝小林也提出,随着全球疫情环境的不断变化,中医药在治疗上也会逐步调整方案,针对新冠肺炎治疗一定要“三因制宜”。
“湿度、温度对疫情的变化至关重要,要重视专病专方和辨证论治。”王琦还透露,针对疫情防控,中医药专班已经提出了“防疫包”干预系统,在人体上进行了内服中药、外用香囊、口鼻喷剂,这三个方法放在一起。可以对聚集环境中的人群,给予内服药和佩戴香囊,以及口鼻喷剂保护的方法形成一整套预防方法。干预系统包括院士团队与政府之间的合作与落实,聚焦高危人群与多形式的中医药预防的干预。
“中医药的作用可以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扶正气,调节机体的内环境,提升免疫力;二是通过外用药作用于黏膜,降低接触病毒的危险度;三是通过中药的挥发性物质,芳香避秽,改变病毒依附的生存环境。” 王琦表示,研究发现中药预防方药有明显的抑制病毒感染引起炎症反应的作用,挥发物质能够刺激血清IgA、IgG水平,提高免疫力。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自然·遗传学》:MSKCC团队发现,APOBEC3相关突变特征驱动乳腺癌耐药,可在乳腺癌早期或治疗前进行检测 (2025-05-23)
- 第一轮会议通知 (2025-05-23)
- STM:帕金森病治疗新突破!复旦/中科院团队发现,口服小分子MEK1/2抑制剂可有效改善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α (2025-05-23)
- Nature Aging:付小龙/柴人杰/高建刚团队发现老年人听力下降的治疗靶点 (2025-05-23)
- 济民可信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获批上市 (2025-05-23)
- 小堂浴疗仪亮相老博会:从纳米助浴到小分子团浴疗的"心"飞跃 (2025-05-23)
- 存在适度诊疗等违规行动!北京7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被处置 (2025-05-23)
- 对于支持老年人社会参加推进完成老有所为的指导意见 (2025-05-23)
- 给免疫细胞装上导航仪!Br J Cancer:揭秘TIGIT抗体如何凭竞争上岗激活抗癌战斗力? (2025-05-23)
- shawkea蒲公英T1口服液能够提高卵子质量吗? (2025-05-23)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