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Biotechnol:研究揭示生物制药中病毒污染的风险 |
![]() |
2020年5月27日讯 /BIOON /——2009年,制药业经历了近年来最昂贵的病毒污染事件之一。当Vesivirus 2117成为健赞(Genzyme)生产某些药物的生物反应器之一时,结果是悲剧的。当停止生产以防止受污染的产品进入市场时,患者在治疗戈谢病(Gaucher disease)和治疗法布里病(Fabry disease)的药物的短缺中挣扎。该公司支付了1.75亿美元的罚款,然后搬到一个有第三方监管的新工厂。竞争对手获得了治疗罕见疾病药物的快速通道设计,用于生产这些突然就没有了的药物。随着公司价值的下降,赛诺菲能够收购健赞。
生物制药公司认识到,即使污染从未到达诊所,它仍然会给公司和病人带来重大问题。即使已经制定了预防生物制品污染的协议,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制造过程中外来因素污染联盟(Consortium on Adventitious Agent Contamination in Biomanufacturing,CAACB)的执行董事Stacy Springs和她的团队认为,关于病毒是如何通过的,还有更多需要了解的地方。
图片来源:Nature Biotechnology
意外病毒污染很难研究。"这是"黑天鹅"式的事件。这种情况很少发生,但一旦发生,就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Springs说。此外,"一些公司在文献中报告了他们的病毒污染,但不是全部,他们没有被要求披露病毒污染,除非发生重大事件,"其中一个是污染破坏了药品供应。因此,她和她的团队开始寻找一种方法来收集那些不常发生的事件的数据,这些事件即使发生了也不一定会公开。
他们与六家公司合作,同意以匿名方式提交一份关于过去几十年在他们的生产设施中使用的哺乳动物细胞系中发生的病毒污染事件的调查结果。这项研究没有考虑或发酵、血浆分馏或基于鸡蛋的疫苗生产中的事件。
CAACB利用六家公司的数据进行了一项试点研究,这六家公司后来成为了该机构的成员。Springs说,他们首先只与成员们分享他们的发现,然后最终在上分享。Springs说,会议上的反应"非常积极",现在有更多的人加入了这个小组。
近日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的一份报告对20家公司的数据进行了评估,这些公司分享了他们对一项166个问题的调查的匿名答案,该调查询问了他们使用的细胞系,以及这些公司采取的预防、检测和纠正措施。
总的来说,数据反映了18个独立的污染事件。在这20家公司中,有9家(45%)曾在1985年至2018年间至少一次发现自己的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物被病毒污染。没有任何受污染的产品被发放供人使用。
在这些数据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些意外。首先,公司在产品开发和制造的所有阶段都经历了病毒污染。在临床前的非cGMP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三起事件(在此过程中,生产不受某些指南的管制,如对外来病毒的检测),在临床的cGMP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两起事件,在商业生产过程中发生了13起事件。"他们在产品开发的所有阶段都报告了病毒污染的发生率,"包括在cGMP生产期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细胞培养设施的负责人Alison Killilea说道,她没有参与这项研究。"这可能令人惊讶。"
在一个案例中,制造商没有使用任何动物来源的原料,如血清,但污染仍然发生了,打破了一个常见的神话--Springs说:"人们倾向于认为,如果你不使用动物来源的原材料,那么生产传统的生物治疗产品时,你可以把(病毒感染的)风险降低到零,但那不是真的。"
图片来源:Bature Biotechnology
有趣的是,研究小组注意到,感染CHO细胞系与感染灵长类细胞系的病毒来源存在差异。Springs称CHO细胞系是"制造许多治疗性蛋白质的主力"。与人类相比,仓鼠的原材料更有可能是CHO细胞的污染源。另一方面,在哺乳动物细胞培养中--例如,可能用于制造疫苗--雇员比动物更有可能成为污染源。
Springs的研究小组还发现,通常用于检测各种病毒污染的体外病毒试验(IVV),在15起事件中有4起给出了假阴性结果。这些事件是使用替代方法确定的。
马萨诸塞大学的家Barbara Osborne说:"这份手稿的意义在于研究的彻底性。"她指出,科学家们仍然只能对已知的污染物进行检测,并强调了对新出现的病毒(如SARS-CoV-2)保持警惕的必要性。尽管如此,她说,"这些公司联合起来共享有关潜在污染物的数据和信息的事实令人印象深刻,也令人放心。"(100医药网100yiyao.com)
参考资料:
【1】
【2】Barone, P.W., Wiebe, M.E., Leung, J.C. et al. Nat Biotechnol (2020). https://doi.org/10.1038/s41587-020-0507-2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Science:告别序列依赖,为你的染色体“扫码”——每条染色体竟自带独一无二的“条形码 (2025-07-07)
- 《自然》子刊:刷新认知!哈佛团队发现,乙肝病毒自身或不致肝癌,但会增强致癌物的作用 (2025-07-07)
- 《科学》子刊:科学家揭示帕金森病中不同的发病轨迹,或为定义亚型和治疗靶点提供新见解! (2025-07-07)
- 《细胞》破解常见痴呆的治疗难题!“老药新用”有望恢复大脑功能 (2025-07-07)
- 华人学者本周发表4篇Cell论文:高度血管化的肺/肠道类器官;修复血管性痴呆;自身免疫病新疗法;同义突变调控性状 (2025-07-07)
- 内蒙古安迪科同位素诊疗药物生产中心举行奠基仪式 (2025-07-06)
- 同济大学《Nature》子刊发文:揭示糖酵解重编程与免疫微环境调控的协同抗癌机制 (2025-07-06)
- Mol Cell 封面论文:王晓东院士团队揭示程序性坏死引发炎症的新机制 (2025-07-06)
- 登上《柳叶刀》:华中科技大学梅恒团队利用in vivo CAR-T成功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2025-07-06)
- EIZO艺卓正式推出数字病理专业系列显示器 (2025-07-0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
![]() |
![]() |
解决便秘的偏方 | 女孩向往 |
![]() |
![]() |
婴儿出生时瞬间 | 西红柿养生功效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