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牙齿也能“听”声音? 全球唯一的牙骨传导助听器品音即将上市 |
![]() |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是个世界性医学难题。不论是先天性单侧耳聋,还是来自后天的病毒感染、中耳与内耳手术,外伤等造成的单侧耳聋,患者的生活、工作、学习都会因为单侧几乎完全听不到声音面临种种不便。
专家表示,单侧耳聋患者一般都是重度与极重度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在有背景噪声的嘈杂环境中,尤其会有非常明显的聆听困难,比如在餐厅聚会,有混响的会议室,多人参与的小组讨论,大教室听老师讲课等。即使在安静环境中,如果有人在患耳侧说句悄悄话,会完全无法听清对话。在交通环境中,出行安全也会有隐患。有关研究显示,长期单侧耳聋会造成大脑功能的重塑,与我们正常人相比,会更加依赖视觉的信息。在沟通中非常吃力地辨别声音,导致精力分散,从而降低其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长此以往,患者将逐渐失去自信,表现孤僻、抑郁等,影响身心健康。
(图示:左侧单侧耳聋患者)
(图示:右侧单侧耳聋患者)
在日常工作社交中遇到的障碍
然而,这一人群并不在少数。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美国单侧耳聋病人达900万,且每年以6万人的速度递增。在中国,对于单侧耳聋患者数量尚没有官方统计,根据北京同仁医院、上海五官科医院、北京听力协会等专家的粗略估计,这一数据至少超过2000万。如果以美国的患病率乘以中国总人口总数,这一数据将超过5000万。据有关文献报道,同为东亚人种的韩国人,单侧聋的患病率高达9.31%。
虽然单侧耳聋的人群数量庞大,但目前市面上几乎找不到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目前市面上的治疗手段,除了传统空气传导助听器和眼镜式、软带式骨传导助听器以外,被视为单侧耳聋治疗的“金标准”就是外科植入式骨锚助听器手术。
但无论哪种手段,均存在不足和痛点。比如传统气导助听器,健耳和听损耳都需佩戴,且音质欠佳;其他非手术骨传导产品,声音传导经过皮肤和软组织后明显衰减,同样影响音质,且患者佩戴后会有强烈的皮肤压迫感和疼痛感;被奉为“金标准”的外科植入式骨锚助听器,则需要在耳后开刀,植入钛钉基座,患者需要经受“残酷”的手术,伤口易感染,需要长期护理,且耳后有一个明显的助听装置,影响美观。此外,声佗医疗研究发现,所有听力损失病人中,5%的病人有传导性听力损失,20%的传导性听力损失病人不能通过耳外科手术方法改善听力。
(图示:“残酷”外科手术,伤口易感染且不美观)
面对现实痛点,声佗医疗经过10多年潜心研究,在全球首创、并已在美国上市的全球唯一牙骨传导听力系统产品——品音,即将国内上市。据了解,该产品已获美国FDA批准,并已拿到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二类证。
(图示:声佗医疗品音产品图)
原来,人类感知声音的主要途径有两个:空气传导和颅骨传导。牙齿作为人体唯一一个裸露在体表的骨质,上颌牙与颅骨紧密镶嵌,中间不经过软组织和关节,因此可以将声音的振动能量高效、无损耗地传递至颅骨,引起内耳淋巴液振动,从而产生听觉。
声佗医疗正是利用这一原理,巧妙地将牙齿作为一个“天然与颅骨整合在一起”的基座,替代了外科植入的钛钉基座,通过牙骨传导声音,可以很好地为单侧听力损失的患者提供安全、隐蔽的解决方案。佩戴牙骨传导助听器,声音无需经过皮肤和软组织,临床听力效果可媲美甚至超过手术植入式骨导产品,直接通过牙骨传导,无创、非手术,且易佩戴、舒适、隐形、美观,也不影响佩戴者正常饮食,将为中国听力损失患者带来福音。
(图示:品音产品直接佩戴牙齿,隐蔽又无需手术)
据了解,凭借优于国际“金标准”的多次临床表现,声佗医疗耳骨传导助听技术在2010年由美国顶尖的克里夫兰医院发布的全美十大医疗创新榜单中高居榜首,被誉为“兼具临床意义和商业价值、且惠及广大病患的创新成果”,并荣获2019年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一等奖。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Leukemia:新型CAR (2025-05-18)
- Nature:放疗“双刃剑”新发现——警惕!它可能在助推远处转移 (2025-05-18)
- Nature:关键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望作为癌症治疗的靶点 (2025-05-17)
- Nature:修复细胞再循环中心有望治疗人类神经退行性疾病 (2025-05-17)
- 《免疫》:中国科学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毒蛋白瘫痪小胶质细胞之谜! (2025-05-17)
- 美国医改、药价与选票 (2025-05-17)
- Nat Commun:科学家揭秘机体肺部守护者!let (2025-05-16)
- Cell Metabol:揭秘FGF21逆转人类脂肪肝背后的分子机制 (2025-05-16)
- Cell Death Dis:两种信号传导蛋白在亨廷顿病中发挥着不同作用 (2025-05-16)
- “精准治肺”助力畅快呼吸 上海六院为慢阻肺患者完成支气管镜热蒸汽消融术 (2025-05-1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