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购药“对药下症”亟须依法遏制 |
![]() |
医药网4月26日讯 看病、开方、买药,这是看病问诊的正常流程,但你听过“对药下症”的逆向“神操作”吗?据新华社《半月谈》报道,通过互联网医疗平台购药后发现多家平台流程均是先选购药品,后依据药品配处方,且审核走过场,连用11岁的儿童身份也能轻松买到麻醉类药品。
依照《互联网诊疗治理方法(试行)》规则,医疗机构展开互联网诊疗运动该当严厉恪守《处方治理方法》等处方治理规则,在线开具的处方必需有医师电子署名,经药师审核。但从理论来看,先选药买药,后补处方,如许的“对药下症”逆向操作是存在的。这不仅招致了互联网诊疗秩序凌乱,也埋下了用药平安等隐患。
对上述征象不克不及纵容,强化依法监管与管理是首要的。此前媒体就指出,互联网病院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完成医疗服务在治理方式、服务范畴、服务内容上的突破立异,但今朝互联网病院面对多个层面的监管难题,包含全流程监管、诊疗范畴、权责认定等方面。以是,相关部分当对此看重起来,通过增强常态化监管,规范互联网诊疗行动。
在年夜力倒退互联网医疗的同时,更有需要健全监管执法机制,加年夜对守法行动的震慑力度,加强轨制刚性,方能确保互联网医疗的倒退行稳致远,保证人平易近群众的用药平安。以是,监管执法部分当立异监管动作,对行业乱象坚决遏制。
平台须实在负起主体义务。依据《处方治理方法》规则,处方中,患者年龄该当填写十足年龄,重生儿、婴幼儿写日、月龄,需要时要注明体重。药师调度处方时必需对科别、姓名、年龄等环境查看查对;除医治必要外,医师不得开具麻醉药品、精力药品等处方。从消费者角度来讲,加强用药平安认识很有需要。尽管通过互联网医疗购药便捷,然则消费者也不克不及只图便捷而掉臂平安,一定要依照相关法式购药、用药。
据统计,在我国客岁的互联网医疗市场中,互联网月活用户规模超过5400万,“互联网+”医疗正逐渐改动现有的医疗服务形式和传统医疗格式。以是,咱们也应该做好相关常识普及,使"意识到迷信购药服药紧张性。当然,增强对互联网医疗行业的监管,才是对行业安康倒退最好的守护。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国度卫健委:86个常见病病种诊疗指南(2025年版) (2025-07-11)
- 国度药监局对于刊出咽鼓管压力丈量仪等17个医疗东西注册证书的布告 (2025-07-10)
- 国度药监局对于心神宁胶囊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布告 (2025-07-09)
- 国度药监局对于宣布仿造药参比制剂目次(第九十三批) (2025-07-09)
- 湖北省按病种付费医疗保证包办治理规程 (2025-07-08)
- 财务部对于在当局推销运动中对自欧盟出口的医疗东西采用相关步伐的关照 (2025-07-07)
- 严查欺诈骗保!国度医保局颁布八起典型案例 (2025-07-07)
- 公安部:将采用步伐严打医美畛域守法犯法 (2025-07-04)
- 十六条硬核动作!中国立异药按下“减速键” (2025-07-04)
- 年诊疗量超16亿人次!西医药法护航“中华宝贝” (2025-07-0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
![]() |
![]() |
解决便秘的偏方 | 女孩向往 |
![]() |
![]() |
婴儿出生时瞬间 | 西红柿养生功效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