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政策法规 > 在中国 每年有70.9万人死于酒精!喝酒会加速肿瘤的恶化

在中国 每年有70.9万人死于酒精!喝酒会加速肿瘤的恶化

资料来源:2022-01-21年度统计12:48

《柳叶刀》最新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全球有32.5%的人是饮酒者,即全球有24亿人饮酒,其中女性占25%,男性占39%,而中国是因饮酒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每年有70.9万人死亡。尽管免疫疗法在少数癌症患者中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大多数结直肠癌患者对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阻断免疫疗法没有反应。需要紧急医疗来阐明癌细胞如何逃避免疫反应,

《柳叶刀》最新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全球有32.5%的人是饮酒者,即全球有24亿人饮酒,其中女性占25%,男性占39%,而中国是因饮酒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每年有70.9万人死亡。

尽管免疫疗法在少数癌症患者中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大多数结直肠癌患者对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阻断免疫疗法没有反应。迫切需要医学治疗来阐明癌细胞如何逃避免疫反应,并开发新的方法来增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功效。

近日,中山大学傅团队在《高级科学》上发表了题为《乙醛脱氢酶2通过稳定PD表达介导酒精诱导的色癌免疫逃逸》一书。本研究发现,酒精在体内外均可诱导结直肠癌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配体1(PD-L1)的表达。研究表明,酒精暴露可诱导参与酒精代谢的关键酶乙醛脱氢酶2(ALDH2)的表达,小鼠CRC模型和患者淋巴细胞浸润水平较低。

有趣的是,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ALDH2和PD-L1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机械上,ALDH2可以通过与PD-L1的细胞内部分物理相互作用并抑制由E3泛素连接酶斑点型POZ蛋白介导的蛋白酶体依赖性降解来稳定PD-L1蛋白的表达。重要的是,抑制ALDH2可以降低结直肠癌细胞中的PD-L1蛋白,促进肿瘤浸润性T细胞的浸润,从而显著增强抗PD-1抗体在小鼠CT26结直肠癌模型中的疗效。这些发现强调了ALDH2在促进酒精介导的肿瘤逃避免疫监测和促进进展中的关键作用。

流行病学证据表明,酒精中毒是结直肠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过量饮酒与免疫抑制有关,从而消除了对形成的免疫监视。据报道,酒精可破坏T细胞的功能和活化,诱导T,但酒精介导的T细胞功能障碍促进CRC免疫逃逸的确切机制仍不清楚。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是一种存在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表面的关键抑制性受体。当与肿瘤细胞中表达的主要配体PD-1 L1结合时,会促进T细胞衰竭,使免疫反应失活。抗PD-1/抗PD-1 L1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通过与肿瘤细胞TILs或PD-1 L1上的抑制性PD-1受体结合,破坏PD-1/PD-1 L1的相互作用,重新激活抗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近年来,PD-1/PD-1L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被美国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CRC患者。

尽管PD-1/PD-L1阻断免疫疗法在少数癌症患者中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仍有许多患者没有反应,而另一些患者最终因适应性耐药而复发。因此,PD-L1在结直肠癌中的过度表达与免疫逃逸和预后不良有关。为了充分发挥抗PD免疫治疗的潜力,人们进行了深入研究,以阐明这些从头和适应性耐药的潜在机制,并确定了新的策略。然而,对于结直肠癌中PD-L1调控的机制知之甚少。

据报道,PD-L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饮酒有关,但其机制尚不清楚。乙醛脱氢酶2(ALDH2)是参与酒精代谢的关键酶,也能将有毒的乙醛转化为乙酸盐。最近对116个黑色素瘤的数据分析表明,ALDH2的高表达与良好的免疫治疗反应有关。有趣的是,据报道饮酒可以诱导组织中ALDH2的高表达。

在这项研究中,酒精被证明可以诱导结直肠癌细胞中PD-L1的表达。酒精暴露后,携带结直肠癌肿瘤的小鼠对抗PD-1治疗有较高的反应。还发现饮酒可诱导小鼠和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ALDH2的表达。此外,还发现ALDH2能促进PD-L1蛋白的稳定性。重要的是,已经证明联合应用ALDH2抑制和PD-1/PD-L1检查点抑制剂可以增强效应免疫细胞的抗活性。总之,研究结果表明,饮酒可诱导醛固酮增多症2,进而上调L1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从而保护其免受免疫监视。此外,联合应用ALDH2抑制和抗PD-1治疗可以作为一种新的策略来增强CRC患者的免疫阻断治疗,尤其是那些伴有酒精的患者。

综上所述,虽然大量证据表明不喝酒对健康有益,即使有压倒性的证据,也依然无法阻止大量饮酒者!和喝酒的副作用相比,即使喝酒有一点点积极作用,也是弊大于利。如果真的控制不了,一定要注意:如果从来不喝酒,可以留着;如果你有饮酒习惯,请保持适量。(100yiyao.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标注“来源:百医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音视频资料均属于百医网网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承担责任。获得书面授权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百医网”。其他来源的文章均为转载。本网站所有转载都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转载不代表本网站的立场。不想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以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87%的用户在随时阅读、评论、分享百医网APP。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