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政策法规 > 自然:大进步!揭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逃避免疫反应并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的机制

自然:大进步!揭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逃避免疫反应并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的机制

来源:原网站2022-03-21 11:57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的一些高致病性菌株具有更强的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的能力。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巴黎城市大学、法国INSERM和巴黎AP-HP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感染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细胞逃逸的方法。

2022年3月21日/Bion/-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一些高致病性菌株具有更强的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的能力。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巴黎城市大学、法国INSERM和巴黎AP-HP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机制,可以让感染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细胞逃避免疫反应。这种机制使得血液中循环的感染细胞更容易粘附并感染脑血管的细胞,从而使这类细胞能够穿过血脑屏障感染大脑。相关研究成果于2022年3月16日在线发表在《自然》杂志上,题目为《细菌抑制Fas介导的杀伤启动子神经侵袭和持久性》。

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一个非常紧密的生理屏障(称为血脑屏障)与血液分离。但有些病原体试图穿过它,所以它们可以感染中枢神经系统,但它们的使用机制尚不清楚。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是导致人类李斯特菌病的原因,李斯特菌病是一种严重的食源性疾病,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称为中枢神经系统李斯特菌病。这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特别严重,在30%的病例中是致命的。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这些作者发现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的机制。他们开发了一个临床相关的实验模型,该模型再现了人类李氏杆菌病的不同阶段,并涉及从中枢神经系统李氏杆菌病感染者中分离出的有毒李氏杆菌病菌株。

这些作者首先观察到炎症单核细胞作为白细胞的一种,被这种感染。这些被感染的单核细胞在血液中循环,并粘附在脑血管的细胞上,导致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感染脑组织。

受感染的炎性单核细胞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转移至大脑。图片来自nature,2022,doi :10.1038/s 41586-022-04505-7。

他们后来证实,InIB作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表面蛋白,使该物种能够逃脱免疫系统,并在受感染的单核细胞提供的生态位(微环境)中生存。InB与其细胞受体c-Met之间的相互作用阻止了细胞毒性T细胞介导的细胞死亡,该细胞毒性T细胞特异性靶向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感染的细胞。因此,InIB使受感染的细胞能够在细胞毒性T细胞存在下存活。

这种机制延长了受感染细胞的寿命,增加了血液中受感染单核细胞的数量,并促进了受感染单核细胞向包括脑在内的宿主组织的扩散。也有利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在肠道组织中的持续存在,其排泄物排泄和回传给环境。

论文作者、巴斯德研究所感染生物学小组负责人Marc Lecuit解释说:“我们发现了一种特殊而意想不到的机制:病原体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通过特异性阻断一种重要的免疫系统功能来控制感染,从而延长了它感染的宿主细胞的寿命。”

其他细胞内病原体,如弓形虫和结核分枝杆菌,也可能使用类似的机制感染大脑。认识和理解受感染细胞的免疫逃逸机制可能会产生新的预防感染的治疗策略,并为中医药使用新的免疫抑制方法铺平道路。(100yiyao.com 100医疗网)

参考资料:

克莱尔莫德特等人。自然,2022,doi :10.1038/s 41586-022-04505-7。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标注“来源:100医学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音视频资料,均属于100医学网网站的版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获得书面授权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100医学网”。其他来源的文章都是转载。本网站所有转载都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以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87%的用户在用100医网APP随时阅读、评论、分享。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