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的新发现!特殊蛋白抑制剂有望抵抗葡萄膜黑色素瘤! |
![]() |
来源:100医疗网原创2022-09-14 10336013
中山大学和中国其他机构的科学家发现,Gq/11蛋白的小分子抑制剂可能有助于抵抗葡萄膜黑色素瘤的发生。
由特定突变引起的组成型活化G蛋白可能介导各种恶性肿瘤的进展。突变的G q/11被认为是大多数葡萄膜黑色素瘤病例的致癌驱动因素,这可能使直接靶向G q/11成为抵抗葡萄膜黑色素瘤的有效策略。
近日,在国际期刊《制药学报B》上发表的一篇题为《发现抗葡萄膜黑色素瘤的小分子G q/11蛋白抑制剂》的研究报告中,中国中山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发现,G Q/11蛋白的小分子抑制剂可能有助于抵抗葡萄膜黑色素瘤。
特殊的蛋白抑制剂有望抵抗葡萄膜黑色素瘤。
图片来源:制药学报B (2022)。doi: 10.1016/j.apsb
本文报道了咪唑并哌嗪衍生物作为G q/11抑制剂的优化过程,并确定GQ262可能具有更好的G q/11抑制活性和类药物性质。GQ262在体外能有效阻断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凋亡相关蛋白、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和相关蛋白(YAP)的分析结果表明,GQ262可明显诱导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凋亡,并通过直接靶向G q/11阻断其引起的下游效应。值得注意的是,GQ262在体内可以表现出突出的抗肿瘤效果,正在测试中。
这些结果和GQ262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表明,直接靶向G q/11可能是抗人葡萄膜黑色素瘤的有效策略。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分析GQ262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未来的研究人员有望直接针对G q/11作为一种新的疗法来帮助治疗葡萄膜黑色素瘤。(100yiyao.com)
原始来源:
杨戈,朱,等.制药学报B (2022).DOI: 10.1016/j.apsb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标注“来源:100医学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及音视频资料,版权归100医学网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获得书面授权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100医学网”。其他来源的文章均为转载文章。本网站所有转载文章都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想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以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87%的用户都在使用100医疗网APP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Nature Aging:炎症诱导表观遗传侵蚀,促进衰老干细胞铁死亡 (2025-07-03)
- Nature Medicine;基因“快递”与“迷你”补丁——一场对抗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的里程碑式探索 (2025-07-03)
- 原来「伟哥」还有别的妙用!研究表明:西地那非不仅可以抗癌,还可以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等,可谓是“小小神药” (2025-07-03)
- 两篇Cell:“分子马达”刹车失灵?科学家有望利用实验性药物MT-125重启胶质母细胞瘤的死亡程序 (2025-07-03)
- Neurology:利用人工智能工具StateViewer可识别九种类型痴呆症 (2025-07-03)
- PLoS Water:新研究饮用水中的硝酸盐与婴儿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的风险增加有关 (2025-07-02)
- Nat Commun:新研究揭示乙型肝炎病毒通过调节对环境致癌物的免疫反应促进肝癌产生 (2025-07-01)
- Cell:睡个好觉,真的能长高?揭秘大脑深处的“生长密码” (2025-07-01)
- 两款重磅新药将迎来FDA咨询委员会审判 (2025-07-01)
- 首轮日程公布!3D打印/器官芯片/再生医学/精准医疗等主题,2025(第五届)类器官大会北京站!8月29-30日北京开幕! (2025-07-0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