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数:30000 已用完 请联系开发者*** 研究揭示酮病对奶牛卵泡颗粒细胞增殖的调控机制 |
![]() |
来源: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2022-09-15 18:00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家畜胚胎工程与繁殖团队揭示了酮病主要代谢标志物 -羟基丁酸(BHBA)对牛卵泡颗粒细胞增殖的调控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家畜胚胎工程与繁殖团队揭示了酮病主要代谢标志物 -羟基丁酸(BHBA)对牛卵泡颗粒细胞增殖的调控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兽医学前言(Frontiers in Veterinary Science)》上。 据团队首席朱化彬研究员介绍,酮病是高产奶牛高发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以血清中BHBA增加为显著特征,对奶牛的卵泡发育及繁殖效率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然而,酮病负调控卵泡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仍不清楚。 卵泡颗粒细胞(GCs)的正常发育对卵泡发育至关重要,该研究通过建立体外GCs模型验证了0mM, 1.2mM(低浓度)和2.4mM(高浓度)三种不同浓度的BHBA对GCs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同时构建了BHBA浓度升高刺激GCs的动态转录谱,报告了可能对卵泡和GCs发育不利影响的关键调节因子。 研究发现,低浓度BHBA和高浓度BHBA组中颗粒细胞的增殖率显著降低,细胞周期G1期的颗粒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应用RNA-seq鉴定差异表达基因(DEGs)及富集分析发现,低浓度BHBA组可富集到与细胞增殖和周期有关基因,如G0S2和S100A6呈下调趋势; 高浓度BHBA组可富集到与细胞凋亡相关的差异基因(PARP)。此外,研究还发现与Ca2+平衡和雌激素合成有关的CYP27B1和CYP17A1在对BHBA增加表达趋势一致(上调/下调)的基因集中被富集。本研究为改善酮病奶牛的生育能力提供了潜在的治疗靶点。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重点研发计划、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等项目资助。牧医所博士生巩建飞和助理研究员赵善江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朱化彬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 相关报道
-
- Cancer Cell:肿瘤内细菌,驱动癌症治疗耐药性 (2025-10-19)
- 哈医大最新研究登上Cell头条:从多组学视角揭示不同器官系统的衰老差异 (2025-10-18)
- Nature Biotechnology:FUGAsseM利器出鞘——一种基于微生物群落共表达的功能预测新范式 (2025-10-18)
- Cell:西湖大学卢培龙团队等首次从头设计出电压门控离子通道,在体内抑制神经元电活动 (2025-10-18)
- Cell子刊:毕楠/崔明/葛红等人揭示肠道菌群可预测肺癌巩固免疫治疗效果及放化疗毒性 (2025-10-17)
- Neuron:高郑润/徐天乐/吴逸雯等揭示中风后情绪障碍的新机制 (2025-10-17)
- Nature系列综述:西湖大学董晨院士系统总结CD8⁺T耗竭的调控因子 (2025-10-16)
- 由趋势观前沿:毕马威正式发布第三届生物科创领航50企业报告 (2025-10-15)
- 从“假基因”到“致病元凶”!Brain新研究:SSPOP基因复合杂合突变诱发儿童癫痫,多模型证实其功能与致病机制 (2025-10-15)
- Science:“吃不胖”的免疫学新解——T细胞胆固醇稳态是决定膳食脂肪吸收的关键 (2025-10-1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