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汤道生:加速拥抱数字医疗 激活产业内生动力 |
![]() |
来源:网络 2022-12-01 17:38
“数字化对于医疗健康,不再是锦上添花的尝试,而是蓬勃发展的内生动力。”11月30日,在腾讯数字生态大会智慧医疗专场,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披露数字化对于医疗健康,不再是锦上添花的尝试,而是蓬勃发展的内生动力。 11月30日,在腾讯数字生态大会智慧医疗专场,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披露了腾讯健康最新的生态合作成绩单,并表示腾讯将深度开放自研产品能力,加速数字医疗发展。
汤道生:以C2B为抓手,腾讯健康在过去一年正加速发展
从化解线下就诊困难的互联网医院,到基于大数据的疾控,再到加速疫苗、新药研发的AIDD,数字技术为解决行业痛点,带来了新办法。
汤道生透露,以C2B为抓手,腾讯健康在过去一年正加速发展:电子健康卡,通过微信渠道,完成了5亿多人的绑卡,为一体化就诊打下数字基座。医保电子凭证,接入了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患者通过微信,就可以实现医保诊间支付和远程支付。腾讯健康小程序,已经接入了2700多家可挂号医院,用户随手就可以预约健康服务。我们的AI导诊、AI预问诊服务,在全国近1000家医院,助力患者挂号挂得准,医生问诊问得清。
不仅如此,医疗健康全行业正全面加速数字化,积极利用各种数字工具,实现服务创新、管理提效。
在上海,仁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等多家医院,上线智能客服功能,为患者解答挂号、药品配送等很多共性问题,最高一天应答了近万人次的咨询需求。在贵州龙里县,AI临床助手、AI预问诊,为村医提供可靠的建议;腾讯会议给村医带来丰富的专家培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在医药研发领域,人工智能助力药物筛选和研发,腾讯的AI药物发现平台已同时具备了小分子与大分子药物发现能力,以及对蛋白质结构的预测,可以用超强算力助力药物云筛选,帮助药企加速药物研发进程。
汤道生表示,伴随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医疗健康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公共需求。在 健康中国 战略的指引下,国家正在大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腾讯健康也将聚焦自身核心优势,以数字技术助力医疗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保障人民健康。腾讯将持续推动,云、音、数据库、安全等优势产品的标准化、易用度、开放性。
据介绍,腾讯目前已累积了400多项企业应用,在云存储、数据库、音视频、办公协同多个领域,有很多数一数二的产品,这些产品,也被广泛应用到医疗场景中。例如,Top20的医药企业里面,有13家是腾讯会议的客户;在互联网医院服务中,腾讯电子签和企点,都被广泛应用;腾讯安全,为全国多个省市的防疫健康码保驾护航;腾讯量子实验室的高性能计算平台TEFS,可以助力生命科学研究,优化蛋白质结构计算。
汤道生希望,深度开放腾讯的自研产品能力,与合作伙伴携手,加速数字医疗发展。 我们的产品能力储备,与生态伙伴解决方案的结合,将擦出数字医疗的创新火花。我们不仅鼓励生态伙伴,集成我们的标准化产品;也帮助合作伙伴,利用腾讯的底层技术能力,打造自己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共同挖掘数字工具的潜力和价值。
与此同时,腾讯健康还将全力建设三大开放平台:开放电子健康卡的接口与能力,助力生态伙伴,针对垂直场景,开发各类应用;开放腾讯健康小程序本地服务平台,支持医疗服务机构快速接入,打通医疗服务的 最后一公里 开放腾讯觅影实验平台,助力医疗AI的创新协作,帮助伙伴构建从影像数据脱敏、接入、标注,到模型训练、测试、应用的全流程能力。
汤道生还透露,腾讯内部已成立了 生命科学技术委员会 ,将腾讯AI Lab、AI平台部、量子实验室、天衍实验室等团队的技术能力集合起来,探索数字技术与生命科学的融合创新,助力AIDD、医疗AI、生物技术、智能器械等赛道的发展。
他认为,全真互联的新机遇正在来临,数字孪生、远程交互、泛在智能、可信协议、无限算力等技术的叠加,将为医疗健康事业的突破发展,带来新的可能。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施一公团队发表最新PNAS论文 (2025-08-06)
- 致癌代谢物2HG竟是肥胖“隐形推手”?!Nat Metabol 最新研究中科学家揭秘肥胖发生新机制 (2025-08-05)
- Sci Adv:科学家有望重新训练中性粒细胞来靶向治疗乳腺癌 (2025-08-05)
- 特洛伊木马:复旦大学最新论文登上Cell子刊封面 (2025-08-05)
- TN:南京医科大学团队发现,长期运动可通过改善脑膜淋巴管结构和引流功能,减轻AD病理,并改善小鼠认知功能 (2025-08-05)
- 柳叶刀:塑料危机——对人类从摇篮到坟墓的健康威胁 (2025-08-05)
- Nature子刊:中山大学林浩添/陈崴团队开发AI模型,利用视网膜图像无创诊断慢性肾病 (2025-08-05)
- 四部分脱手!医疗科普不是“流量生意” (2025-08-05)
- 3000余人追踪35年!JAMA子刊:心血管病发前12年身体活动已下滑,发病后运动量暴跌78% (2025-08-05)
- David Baker最新论文:像拼乐高一样设计蛋白,可编程蛋白组装,解锁纳米材料新纪元 (2025-08-0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