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临近,福州锐明爱尔眼科迎来近视患者就诊高峰期 |
![]() |
春节假期临近,很多家长纷纷带孩子来到福州锐明爱尔眼科检查眼部健康、视力情况。“保护视力,家庭是主战场!”张俊华教授长期从事近视防控工作,是福州锐明爱尔眼科门诊部特约专家,先后担任第一届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成员、福建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小儿眼科学组副组长、原福建医科大学视光学系眼视光教研室主任,张俊华教授表示,当下近视发生率很高和孩子长时间待在室内有着很大关系,在家读写时的姿势,用眼的距离、时长,眼睛休息的方法,房间的光线亮度……都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家长作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守门人”,应该和孩子一起学习掌握科学用眼护眼等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福州锐明爱尔眼科门诊部
10岁男孩用眼习惯不正确
半年内近视涨200度,为什么?
最近一段时间,王女士惊讶地发现10岁儿子丁丁(化名)总是眯着眼看东西,还说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想要重新配副眼镜。
经朋友介绍,王女士带着孩子来到福州锐明爱尔眼科就诊。检查之后,丁丁左眼近视度数为450度,右眼近视度数为475度——短短六个月,双眼近视度数均涨了200多度。
原来,丁丁前段时间孩子用手机上网课,一看就是几个小时,期间很少休息,看书也不注意正确的姿势和光线,总是窝在沙发上。“平时我工作忙,自己也没太在意,如果早点带孩子来检查,也许视力不会下降这么快。”王女士说。
张俊华教授表示,王女士家里的问题,也是很多家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的原因是家长意识不到半年时间近视度数会涨200多度。张俊华教授从事近视防控20多年中,曾经遇到不少孩子假期超负荷近距离用眼一个月,比如天天抱着书、抱着手机看,近视就会涨100度左右。
作为孩子近视防控的“守门人”,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近视是因为在学校用眼过度导致。可实际上,孩子在学校的时候大部分时间是在看2-3米以外的黑板或着屏幕。孩子在家,大部分时间是看近、《中国儿童青少年大数据白皮书》也告诉我们,在家的用眼行为和环境更差。特别是在家期间最好不要用手机上网课,因为手机屏幕太小,导致字太小,需要拿近才能看清楚,这样容易造成视疲劳。可以使用平板和电脑(平板距离眼睛50-60厘米,电脑距离眼睛80厘米)最好能投屏到电视上,让眼睛和电视保持3-5米的距离。
“对于眼睛正在发育的孩子来说,每天应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长,读写时应保持‘一尺、一拳、一寸’的读写姿势。即眼睛与书本距离应约为一尺(33cm)、胸前与课桌距离应约为一拳、握笔的手指与笔尖距离应约为一寸(3cm);同时,要遵守三个‘20’的原则。即看近20分钟,应把20英尺(6m)外的风景或墙上的字看清楚,且至少达到20秒以上。”张俊华教授表示,“预防近视的关键是坚持‘一增一减’,即增加户外活动,切实减少近用眼负担。建议保证每天2小时以上拥有充足阳光的户外活动时间。”
张俊华教授解读《中国儿童青少年大数据白皮书》
普通眼镜无法有效延缓近视度数增长 怎么办?
建议专业眼科医疗机构做科学干预
“近视防控,不能只是简单地配副眼镜。”张俊华教授表示,人们通常配戴的眼镜属于单焦点框架眼镜,其主要作用是矫正视力,让人戴上后看得清楚,并不能有效延缓近视度数增长。
“想要有效地延缓孩子近视度数增长,科学干预很重要。”张俊华教授提醒,家长发现孩子近视后,应及时带孩子去专业的眼科医疗机构检查,医生了解患者的用眼习惯结合眼部检查结果,为其量身定制个性化近视防控方案,每个孩子都有2-3个引起近视的主要原因,找准问题、对症“下药”是关键。
近年来,福州锐明爱尔眼科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责任,为近视防控持续提供医疗、科研等技术支持,不断丰富近视防控类型及患教经验,助力为儿童青少年打造一道“个人专属”的近视防控“闸门”。
福州锐明爱尔举办眼科小医生活动
依托爱尔集团优势,守护孩子光明未来
锐明爱尔眼科引领个性化近视防控
为进一步完善近视防控综合诊疗标准,满足患者个性化需求,锐明爱尔眼科于2021年就成立了青少年近视眼防控门诊,并以“5P近视防控模式”(即“Prevention 预防为先、Prediction 科学预测、Process 流程标准化及个性化、Platform 平台支撑及 Parents 家长守护”五个维度)为核心,充分依托学科专家、诊疗技术和专业服务等优势,为中国3-18岁儿童青少年精心制定“预防建档+科学预测+控制干预+科普教育”一站式个性化诊疗方案,多维度、全方位守护更多孩子的“光明”未来。

- 相关报道
-
- 西格列他钠(双洛平®)治疗MASH研究成果登顶国际肝病学顶刊 (2025-08-07)
- 第十一批国度组织药品集采报量正式启动 (2025-08-07)
- 政策问答:第十一批药品集采医疗机构报量 (2025-08-07)
- 近60亿美元超年夜订单!海量资金正涌向AI制药 (2025-08-07)
- Cell Genomics:李川昀/程强团队发现,让人类大脑更智慧的新基因,也让人类更易患癌 (2025-08-07)
- 宁波宝轩堂医药有限公司:以质量为基、以责任为翼,铸就医药行业标杆企业 (2025-08-07)
- 最接近真实大脑发育情况的 “类大脑” 模型出世!最新Adv. Sci:首次构建出具有早期血管化特征的多区域脑类器官 (2025-08-07)
- Nature Biotechnology:解码RNA的第四维度——结构即信息,动态调控基因表达的新法则 (2025-08-07)
- 创新失眠药物莱博雷生正式发往医院及指定药店 (2025-08-07)
- eLife:科学家揭示光感受器细胞中谷氨酰胺代谢对视网膜健康的决定性作用 (2025-08-0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