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 Nano:中山大学曹楠团队等建立心脏纤维化靶向给药治疗新策略 |
![]() |
来源:生物世界 2023-04-11 11:29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谷胱甘肽(GSH)响应的纳米颗粒(NPs)给药系统,能够将药物靶向递送至心肌梗死后心脏梗死区域内的活化心脏成纤维细胞(CFs)中,并实现对CFs的持续释放 (Myocardial Infarction,MI)是由冠状动脉阻塞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在全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心肌梗死后,大量心脏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s)强烈激活,并分泌细胞外基质形成纤维化组织取代受损心肌组织,导致心室重塑和心功能进一步下降,最终发展为终末期心力衰竭。因此,在心肌梗死后如何有效抑制CFs的过度激活和增殖成为了减少纤维化和改善心脏功能的关键。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阻止心肌梗死引起的病理性纤维化。由于不能特异性靶向输送到受损区域的CFs中,大多数药物试验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并引起全身毒副作用。因此,开发一种能够直接靶向CFs并具有高安全性和高效性的药物输送系统是心医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重大挑战。
近日,中山大学曹楠教授与香港科技大学吴钧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谢双伦主任合作,在ACS Nano期刊发表了题为:Cysteine-Based Redox-Responsive Nanoparticles for Fibroblast-Targeted Drug Delivery in the Treatment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报道了一种基于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响应性纳米粒子平台的心脏成纤维细胞(CFs)靶向药物输送系统,用于治疗心脏纤维化。
该研究首先发现心脏成纤维细胞(CFs)中谷胱甘肽(GSH)水平在心肌梗死(MI)后短时间内急剧升高这一特点,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含有半胱氨酸(Cys)和聚乙二醇共聚物为主要成分的GSH响应性纳米颗粒(NPs)。这种NPs能够在体外和体内稳定地包裹小分子药物,并在高浓度GSH环境下快速解聚释放药物。
与此同时,研究团队通过高通量筛选方法,从生物活性小分子库中筛选出了一种具有高效抗纤维化作用的小分子药物 PF543,并将其包裹在Cys-8E NPs中形成PF543-NPs。PF543-NPs能够在体内持续地靶向释放到受损区域内的心脏成纤维细胞中,从而增强药物治疗效果,减少心脏纤维化程度,改善心脏功能。由于PF543-NPs可以定向释放到心脏受损区域激活的CFs中,可以减少其在其他器官中的分布,从而显著降低了药物肝肾毒性。
综上所述,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谷胱甘肽(GSH)响应的纳米颗粒(NPs)给药系统,能够将药物靶向递送至心肌梗死后心脏梗死区域内的活化心脏成纤维细胞(CFs)中,并实现对CFs的持续释放,从而减少心脏的不良重塑反应并提高抗纤维化功效。


- 相关报道
-
- Nature Medicine:全面总结微塑料/纳米塑料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2025-09-15)
- HPV疫苗市场抢夺白热化,政策调整对企业影响几何? (2025-09-15)
- 国度药监局对于宣布仿造药参比制剂目次(第九十六批) (2025-09-15)
- 国度药监局对于莲芝消炎软胶囊和肾骨片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布告 (2025-09-15)
- 为何有些中药饮片价钱反而比同类中药材低? (2025-09-15)
- 突发公共卫惹事件应答法通过 自2025年11月1日起实施 (2025-09-15)
- 野火还能降低空气污染?Science发表上海科学家团队最新发现 (2025-09-15)
- 四川大学最新Cell子刊论文:仿生纳米生物催化剂,让冷肿瘤变热,增强免疫治疗效果 (2025-09-14)
- 云南大学最新Nature子刊:线粒体上的相分离,维持线粒体稳态并延长寿命 (2025-09-14)
- 《自然·癌症》:癌细胞送“粮”,成纤维细胞投降!科学家首次发现,癌细胞会用线粒体拉拢成纤维细胞,使其促癌 (2025-09-1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