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家首次发现,EB病毒让B细胞和T细胞涌入大脑,引发多发性硬化症! |
![]() |
来源:奇点糕 2025-08-12 10:33
研究结果表明,在原发性EB病毒感染期间,T-bet/CXCR3双阳性B细胞是募集活化T细胞进入大脑所必需的。近五年来,症研究领域取得不少重大突破。
尤其是围绕EB病毒与多发性硬化症之间关系的研究。
虽然早在1980科学家就发现EB病毒感染与多发性硬化症有关,但是科学家并不是非常确定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在2022年初,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科学》上发表了一项重磅研究成果:通过[1]。这也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最全面、最权威的研究,有力地表明了EB病毒感染是多发性硬化症的必要条件。
同年,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自然》发表一项重磅研究成果:他们发现EB病毒核抗原片段与髓鞘胶质细胞粘附分子片段之间存在 分子模拟 和交叉体液反应(B细胞),因此免疫系统在攻击EB病毒时,难免会误伤髓鞘,进而导致多发性硬化症发生[2]。这是科学家首次从机制上明确了EB病毒是多发性硬化症的诱因。
近日,由瑞士苏黎世大学Christian M nz领衔的研究团队,在顶级期刊《自然》发表一篇重要研究论文。他们发现,EB病毒感染会导致特定亚型的B细胞进入大脑,进而吸引促炎T细胞浸润大脑,从而引发多发性硬化症[3]。
正如2022年斯坦福大学团队发现的那样,B细胞及体液免疫与多发性硬化症之间也存在相关性。
虽然科学家通常认为B细胞在多发性硬化症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不如T细胞重要;但是各种靶向B细胞的疗法,却显示出了对多发性硬化症的疗效[4-6]。
这说明B细胞在多发性硬化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B细胞究竟如何驱动或促进多发性硬化症的,科学家仍知之甚少。
为了搞清楚EB病毒、B细胞和多发性硬化症之间的关系,M nz团队先构建了一种新型EB病毒感染人源化小鼠模型。在感染EB病毒之后,研究人员分析了小鼠模型大脑中免疫细胞浸润的变化。
他们注意到,伴随EB病毒感染的是T细胞分化和CD8阳性T细胞扩增,记忆CD8阳性T细胞、TH1和TH17的频率也增加。在B细胞方面,EBV感染后,血液、脾脏和脑组织中CD19阳性B细胞亚群中,T-bet和CXCR3双阳性B细胞的频率显著升高(也就是说,T-bet/CXCR3/CD19三阳性B细胞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T-bet和CXCR3双阳性B细胞通常与CD4阳性和CD8阳性T细胞共定位,尤其是活化的HLA-DR/CD4双阳性T细胞。此外,他们还发现,EB病毒会感染T-bet和CXCR3双阳性B细胞,使它们寡克隆扩增并获得大脑归巢能力;而这些归巢到大脑的B细胞会产生CXCL9,募集活化的T细胞。
在发现上述机制之后,一个解决方案浮现在M nz团队眼前,那就是在EB病毒感染期间耗竭B细胞,看看能否阻止T细胞进入大脑。治疗的药物,他们选择了利妥昔单抗。
他们发现,给药之后,小鼠血液、脾脏和脑中CD20阳性和CD19阳性B细胞的频率和总数减少,EB病毒水平降低,超过一半小鼠的脾脏和大脑中检测不到EB病毒的存在。此外,利妥昔单抗治疗消除了血液、脾脏和脑中的T-bet/CXCR3双阳性B细胞,系统CD8阳性T细胞总数、活化CD8/HLA-DR双阳性、活化CD4/HLA-DR双阳性和CD8/PD1双阳性T细胞减少。
总的来说,Christian M nz团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原发性EB病毒感染期间,T-bet/CXCR3双阳性B细胞是募集活化T细胞进入大脑所必需的。这种T细胞浸润,尤其是活化CD4阳性T细胞的浸润,可能启动多发性硬化症的前驱期。这一发现不仅加深了我们对多发性硬化症发病机制的认知,也为靶向B细胞的疗法治疗多发性硬化症提供了理论支持。
今年4月份,克利夫兰诊所的研究人员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3期、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HERCULES的结果显示:[6]。据了解,这也是首个在延缓非复发性继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症患者残疾进展方面,显示出积极作用的临床试验结果[7]。
期待科学家在这个领域取得更多研究进展,给全球280万多发性硬化症患者带来有效的治疗选择。
参考文献:
[1].Bjornevik K, Cortese M, Healy BC, et al. Longitudinal analysis reveals high prevalence of Epstein-Barr virus associated with multiple sclerosis. Science. 2022;375(6578):296-301. doi:10.1126/science.abj8222
[2].Lanz TV, Brewer RC, Ho PP, et al. Clonally expanded B cells in multiple sclerosis bind EBV EBNA1 and GlialCAM. Nature. 2022;603(7900):321-327. doi:10.1038/s41586-022-04432-7
[3].L derach F, Piteros I, Fennell , et al. EBV induces CNS homing of B cells attracting inflammatory T cells. Nature.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6, 2025. doi:10.1038/s41586-025-09378-0
[4].Hauser SL, Waubant E, Arnold DL, et al. B-cell depletion with rituximab in relapsing-remitting multiple sclerosis. N Engl J Med. 2008;358(7):676-688. doi:10.1056/NEJMoa0706383
[5].Hauser SL, Bar-Or A, Comi G, et al. Ocrelizumab versus Interferon Beta-1a in Relapsing Multiple Sclerosis. N Engl J Med. 2017;376(3):221-234. doi:10.1056/NEJMoa1601277
[6].Fox RJ, Bar-Or A, Traboulsee A, et al. Tolebrutinib in Nonrelapsing Secondary Progressive Multiple Sclerosis. N Engl J Med. 2025;392(19):1883-1892. doi:10.1056/NEJMoa2415988
[7].https://newsroom.clevelandclinic.org/2025/04/08/cleveland-clinic-led-trial-is-the-first-to-show-a-delay-in-confirmed-disability-progression-in-non-relapsing-secondary-progressive-multiple-sclerosis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广西规范整合产科及麻醉类医疗服务名目价钱的关照 (2025-08-12)
- 反超OpenAI,百川开源大模型医疗能力登顶世界第一 (2025-08-12)
- 《自然》:科学家首次发现,EB病毒让B细胞和T细胞涌入大脑,引发多发性硬化症! (2025-08-12)
- Nature子刊:哈佛大学研究发现,猪油/牛油等动物油会抑制免疫系统,促进癌症发展 (2025-08-12)
- 复旦大学基因治疗耳聋临床研究登上Cell子刊封面 (2025-08-12)
- Science:使用AI模型预测哪些启动子突变会改变基因表达 (2025-08-12)
- AMI Pharm推动AYP-101进入三期临床,开启减脂注射药新纪元 (2025-08-11)
- 关于举办“人工智能赋能药物研发全流程技术应用’高级研修班的通知 (2025-08-11)
- 己糖激酶2通过蛋白激酶活性促进外泌体生成参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损伤 (2025-08-11)
- Nature重磅发现:流感和新冠病毒会让休眠中癌细胞苏醒,促进癌症的复发、转移和死亡 (2025-08-1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