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何锋团队等揭示ATF4通过阻断铁死亡来抑制肝癌发生 |
![]() |
来源:生物世界 2023-04-20 18:59
该研究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和肝癌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揭示了ATF4通过诱导SLC7A11(xCT)阻断应激相关铁死亡来抑制肝癌发生,这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等代谢性肝病向肝癌进展的防治提供了新见解。是世界第三大癌症死亡原因和第六大高发癌症,而我国的肝癌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约占世界一半左右。肝癌的发生发展与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和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多种疾病有关,这些疾病引起的肝损伤和肝细胞死亡及相关的炎症反应在肝癌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之前研究发现这些肝癌相关肝病的发生常伴随应激反应。
虽然肝炎肝癌的和致病因子的研究取得不少进展,但目前仍缺乏从肝炎进展为肝癌的机制研究,这也是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
近日,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何锋研究员团队联合美国礼来制药公司和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研究团队在Journal of Hepatology期刊发表了题为:ATF4 suppresses hepatocarcinogenesis by inducing SLC7A11 (xCT) to block stress-related ferroptosis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在炎和肝癌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揭示了ATF4通过诱导SLC7A11(xCT)阻断应激相关铁死亡来抑制肝癌发生,这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等代谢性肝病向肝癌进展的防治提供了新见解。
肝细胞癌(HCC)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类型和肝癌死亡的主要原因,与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和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ASH)相关,所有这些都会引发细胞应激、肝细胞死亡、炎症和代偿性增殖。内质网应激/整合应激反应下游转录因子ATF4是调节应激反应的重要蛋白,其在健康肝细胞中表达水平较低,但在癌症中高表达。
ATF4在决定肝细胞死亡、肝损伤以及肝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不同于癌细胞中ATF4高表达通过赋予细胞的生长优势增加癌细胞的恶性以及癌症治疗中的抗药性,研究组运用基因敲除和转基因小鼠建立NASH和HCC模型,结合组织病理学和细胞生物学以及转录组测序分析等方法研究发现在正常肝细胞中虽然ATF4基因敲除可以降低肝脏脂肪的聚集程度,但是却增加肝细胞铁死亡敏感性和增强肝脏炎症反应,因而促进肝脏代偿性增殖和肝癌的发生。应激反应诱导ATF4表达上调,高表达的ATF4诱导SLC7A11表达。SLC7A11是编码胱氨酸
谷氨酸反转运蛋白的一个亚基,是谷胱甘肽(GSH)合成所必需的,并且调控铁死亡。研究团队发现ATF4和氧化应激转录因子NRF2协同调节铁死亡关键蛋白SLC7A11/xCT的表达,并抑制铁死亡的发生。ATF4通过调控细胞避免过多发生铁死亡保护损伤的肝细胞,从而降低炎症的发生以及肝癌炎性转化。
由于细胞死亡方式有多种,该研究也阐明了铁死亡作为可以诱发肝炎的重要死亡方式促进肝炎和肝癌的发生和进展。除了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炎中的保护作用,ATF4在药物性肝损伤以及药物毒物引起的肝癌发生中有相似作用。
该研究为肝癌防治提出了新的思路,与肝癌相关的应激反应关键蛋白ATF4实际上可能是预防肝癌的关键点,为发挥传统中医药防治肝炎肝癌的应激反应和稳态平衡的优势提供理论基础。
何锋团队多年来致力于中西医结合研究肥胖、、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及肝癌等癌症的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和防治方法。该研究为国际合作项目,何锋团队和美国礼来制药公司副总裁Benjamin Yaden团队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Michael Karin团队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和肝癌的发病机理及寻找新的治疗策略领域进行了多年合作。何锋研究员作为课题承担者曾获得美国礼来制药公司的科研创新奖,研究 应激反应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炎中作用以及新药发现 。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为论文第一单位,何锋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美国礼来制药公司糖尿病新型治疗和外部合作部副总裁Benjamin Yaden,以及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Michael Karin院士团队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Science:重大进展!揭示CLN5基因编码的蛋白是BMP合酶,有望开发出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疗法 (2023-10-24)
- Nature:来自噬菌体的强力反击!噬菌体产生抗CRISRP RNA来抑制细菌CRISPR–Cas系统 (2023-10-23)
- Nature:新研究揭开衰老过程背后的生物学秘密 (2023-10-23)
- 科研团队为睡眠障碍患者预测糖尿病风险提供新依据 (2023-10-23)
- Cell Reports Medicine发表人工智能在糖尿病管理方面的长篇综述 (2023-10-23)
- Polym Advan Technol:一种新型聚合物化合物可将质粒DNA高效导入漂浮的T细胞中,为构建新一代CAR (2023-10-23)
- Science:揭示自然突变和通过CRISPR基因编辑引入的工程突变对番茄大小的影响 (2023-10-23)
- Advanced Materials:徐志爱/徐雷鸣/于海军团队开发智能多肽偶联药物,“以动制动”克服胰腺癌免疫耐受 (2023-10-23)
- 研究发现:增加户外体育课不影响学习,是加强青少年体质和防控近视的有效措施 (2023-10-21)
- Aging Cell:减少人体的卡路里摄入可以增强肌肉并激活对健康非常重要的生物通路 (2023-10-2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