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药物无效?超声肾脏神经去除术或成为高血压患者的替代疗法! |
![]() |
来源:生物探索 2023-04-23 09:12
uRDN是一种全新的难治性高血压治疗方法,它利用超声能量作用于肾动脉周围的组织,降低神经活动性,从而降低血压。相较于传统治疗方法和其他手术治疗方式,uRDN具有显著的优势,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安全难治性是一种难以控制的高血压,即使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降压药物的使用,也难以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这种情况下,患者的心脏病、心力衰竭、肾脏疾病和中风的风险都会增加。
近期,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 Endovascular Ultrasound Renal Denervation to Treat Hypertension 表明,通过一种类似于植入支架的皮下程序,可以治疗难治性高血压。
图1 研究成果(图源:[1])
这种微创手术使用通过小球囊输送的超声能量,切断了肾动脉的神经供应。该方法被称为超声肾脏神经去除术(ultrasound renal denervation,uRDN),可以单独使用或与降压药物一起使用,靶向肾脏神经的过度活动。
这项随机的临床试验共招募了224名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由Ochsner Health的介入心脏学部门负责人、介入心脏研究主任Stephen Jenkins博士合作撰写。
Ochsner医院参与了研究超声肾脏神经去除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RADIANCE-HTN系列试验, Jenkins博士说。 在这项关键的、随机的、多国试验中,Ochsner医院是美国的第二大招募机构。这个简单的导管基础手术为高血压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替代药物治疗的方法,通过减少动脉的交感神经活动来减轻高血压的压力。
目前,除了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药物治疗,内镜导管肾脏神经去除术(RDN)已经成为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方法。传统的RDN手术使用射频消融技术将位于肾动脉内的神经烧灼,以达到降低神经活动的效果,从而降低血压。
uRDN系统则是一种微创手术。手术将一个小型的柔性导管插入手腕或腹股沟的小孔中,然后将导管放置在肾脏供血的动脉内。通过将射频或超声能量传送到动脉周围的组织数秒,以减少神经活动并降低血压。当两个肾脏都经手术治疗后,设备将被移除。
先前的两项假对照试验表明, uRDN可降低轻中度和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最新的这项研究则在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群体中开展了更大规模的试验,并证明了该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也在这一患者群体中适用:治疗后两个月,患者的血压持续降低,这意味着 uRDN有望成为药物治疗的替代方案。
另外,发表于在JAMA Cardiology上的一项研究 Patient-Level Pooled Analysis of Ultrasound Renal Denervation in the Sham-Controlled RADIANCE II, RADIANCE-HTN SOLO, and RADIANCE-HTN TRIO Trials 汇总分析了RADIANCE SOLO、RADIANCE TRIO 和 RADIANCE II这三项随机临床试验,结果显示,uRDN在更广泛的高血压范围内具有一致的降压效果。
图2 汇总分析(图源:[2])
除此之外,这种疗法还有其他一些优势。相对于传统的RDN疗法,uRDN具有更少的并发症和更高的成功率。由于uRDN可以在任何临床环境中进行,因此它可以为那些无法耐受或不能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提供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案。
当然,像所有医疗疗法一样,uRDN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限制。患者可能会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血压下降过快、休克、肾功能障碍或损伤等风险。此外,目前这种疗法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
总的来说,uRDN是一种全新的难治性高血压治疗方法,它利用超声能量作用于肾动脉周围的组织,降低神经活动性,从而降低血压。相较于传统治疗方法和其他手术治疗方式,uRDN具有显著的优势,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虽然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证实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但是该疗法已经被证明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方法。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全球首创:国产破伤风新药登上医学顶刊Nature Medicine (2025-07-11)
- Nat Aging:炎症衰老或是人类工业化生活方式的“隐形杀手”! (2025-07-11)
- 化疗腹泻不用愁!BMC Med:灭活脆弱拟杆菌显神通,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守护肠道健康,为癌症治疗添助力 (2025-07-11)
- 复旦大学发表最新Cell子刊论文 (2025-07-11)
- Nature子刊:于杰团队等揭示人源牛磺酸转运蛋白TauT的二聚化和底物识别机制 (2025-07-11)
- Environ Sci Technol:污水处理厂排出的“隐形杀手”——纤维与碎片微塑料成抗生素耐药基因载体,加剧水环境健康风险 (2025-07-10)
- 不抽烟,为什么会得肺癌?Nature:科学家揭秘空气污染如何促进非吸烟人群肺癌的发生 (2025-07-10)
- 江南大学发表最新Cell子刊论文 (2025-07-10)
- 赛多利斯推出 iQue® 5 高通量流式细胞分析仪:快速、灵活、智能,重构高通量筛选体验 (2025-07-09)
- STTT:上中医/北中医团队最新成果证实,天然产物乙酰缬草三酯通过双重铁死亡机制,抑制肠癌的生长、转移和耐药 (2025-07-0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