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CAR |
![]() |
来源:生物世界 2023-05-22 15:07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CAR-T)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取得了显著治疗效果,FDA自2017年以来先后批准了5款CAR-T细胞疗法上市,但实体癌患者仍然对CAR-T细胞疗法有很大的耐药性。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取得了显著治疗效果,自2017年以来先后批准了5款CAR-T细胞疗法上市,但实体癌患者仍然对CAR-T细胞疗法有很大的耐药性。导致这种耐药性的因素包括含有抗肿瘤潜能不同的细胞的异质输注产品、常规T细胞到肿瘤部位的运输不良、肿瘤微环境中T细胞效应功能的抑制以及肿瘤通过抗原丢失或其他机制逃逸。
与此同时,其他类型的具有先天抗肿瘤特性的效应细胞,例如NK细胞、NKT细胞、 T细胞,正在被用来开发新型细胞疗法。
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是儿童时期最常见、最致命的实体瘤之一。尽管已有多种治疗方法,包括强化骨髓清除化疗、骨髓移植、视黄酸治疗,以及抗GD2单抗,但只有约50%的患者能够实现长期缓解。神经母细胞瘤细胞表面特异性高表达GD2,GD2靶向的CAR-T细胞疗法在1期临床试验显示,该疗法安全性良好,但很少产生持久临床反应。
近日,贝勒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Nature Medicine上发表了题为:Anti-GD2 CAR-NKT cells in relapsed or refractory neuroblastoma: updated phase 1 trial interim results的研究论文【1】。
这项1期临床试验评估了基因工程自然杀伤T细胞免疫疗法(CAR-NKT)治疗神经母细胞瘤的安全性、抗肿瘤活性和免疫学特性。这是CAR-NKT细胞疗法的首个人体临床试验的最新中期结果,试验结果显示,该疗法耐受性良好,还观察到了其抗肿瘤活性较强的早期证据,客观缓解率为25%(3/12),其中2人部分缓解,1人完全缓解。
在这项研究中,NKT细胞被修饰为表达GD2特异性嵌合抗原受体以及IL-15,GD2使NKT细胞能够靶向神经母细胞瘤细胞,而IL-15能够增强NKT细胞存活。2020年10月,该团队在Nature Medicine发表论文【2】,报告了参加该试验的前三名神经母细胞瘤儿童患者的中期结果。
在这篇最新论文中,研究团队描述了12名对其他治疗有耐药性的4期复发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治疗结果。他们发现,在四种剂量水平下,CAR-NKT细胞疗法对所有12名患者都是安全的,没有剂量限制性毒性。3名患者对治疗有客观反应,包括1名患者完全反应和2名患者部分反应。另外还有2名患者也显示出抗肿瘤活性的证据,但未达到部分缓解标准。
贝勒医学院儿科血液学和肿瘤学副教授、论文共同通讯作者Andras Heczey博士表示,对在几名神经母细胞瘤患者中观察到的抗肿瘤活性证据感到鼓舞,特别是因为这项试验仍处于剂量递增阶段。
该团队之前的研究表明,在临床前动物模型中,NKT细胞可以定位到肿瘤部位。而这项临床试验在人类身上证实了这些观察结果。此外,该还发现,CAR-NKT细胞的体内增殖与抗肿瘤活性升高之间存在相关性。
贝勒医学院儿科血液学和肿瘤学教授、论文共同通讯作者Leonid Metelitsa博士表示,在这项临床研究中,我们证实了在输注的NKT细胞上表达的CD62L生物标志物,可以预测更高的NKT细胞体内扩增和患者的抗肿瘤活性。
该研究还发现,在输注的CAR-NKT细胞中,BTG抗增殖因子1(BTG1)基因的上调表明细胞耗竭并限制了CAR-NKT细胞的功能活性。在小鼠模型中,降低CAR-NKT细胞中BTG1的表达,增强了它们对神经母细胞瘤的治疗活性。
这项研究为GD2 CAR-NKT细胞对神经母细胞瘤的抗肿瘤活性提供了有希望的初步证据。这也激发了人们的希望,新的免疫治疗策略有望改善患有神经母细胞瘤的儿童的预后。
基于安全性和抗肿瘤活性的有希望的证据,研究团队进一步进行了更高剂量的GD2 CAR-NKT细胞疗法的试验,在这些额外的队列完成后,研究团队将进行2期临床试验,以评估这种新型免疫疗法的抗肿瘤活性。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会议通知】2025(第五届)类器官大会早鸟票报名中,8月29 (2025-05-20)
- 相达生物科技完成3,400万美元A轮融资 推动尿液基因检测技术发展,助力早期疾病筛查 (2025-05-20)
- JAMA子刊:45岁前的健康债,45岁后会狠狠还!科学家首次发现,“生命8要素”累计得分与心血管疾病和死亡密切相关 (2025-05-20)
- 研究揭示代谢失衡介导血管损伤新机制 (2025-05-19)
- Small:从干细胞到“迷你皮肤”,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成功培育出含毛囊、汗腺的皮肤类器官 (2025-05-19)
- Nature:“刹车”解除!树突状细胞抗癌潜能大爆发,免疫治疗或迎新突破 (2025-05-19)
- 中国博后一作Nature论文:把这段人类特有非编码基因植入小鼠,它们长出了更大的大脑 (2025-05-19)
- 最新研究显示,有钱人寿命更长、更健康,更易实现健康老龄化 (2025-05-19)
- 钱、产品、商业化,是什么制约Biotech成为Biopharma? (2025-05-19)
- Nature:自免药物研发竞争格局 (2025-05-1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
![]() |
![]() |
解决便秘的偏方 | 女孩向往 |
![]() |
![]() |
婴儿出生时瞬间 | 西红柿养生功效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