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in Behavior:生活压力或会导致人群多发性硬化症的发作 |
![]() |
来源:100医药网原创 2023-06-12 15:37
来自杜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个体在整个生命期所遭受的压力(包括贫穷、虐待和离婚)或许都与多发性硬化症患者机体健康和功能解决的恶化直接相关。儿童期、青少年期和成年期个体机体的压力和逆境或会影响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现在及将来的机体健康和幸福感,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Brain and Behavior上题为 Associations among stressors across the lifespan, disability, and relapses in adults with multiple sclerosis 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杜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个体在整个生命期所遭受的压力(包括贫穷、虐待和离婚)或许都与多发性硬化症患者机体健康和功能解决的恶化直接相关。
文章中,研究人员通过对来自700多名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童年时期和成年时期所发生的压力事件或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参与者机体的残疾程度。Tiffany Braley博士表示,多发性硬化症是年轻人非创伤性残疾的主要诱发原因,科学家还需要后续的研究来识别出能解决或预防个体机体残疾的外部驱动因素(包括压力等),从而帮助改善患者的机体功能结果。
研究人员也需要相关知识来了解多发性硬化症的研究以及临床护理,对资源的引用,比如心理健康或物质的使用支持,都能帮助减少压力所产生的影响并提高机体的幸福感。目前全球有超过280万多发性硬化症患者,这是一种会影响机体大脑和脊髓健康的自身性疾病,即患者机体神经细胞的保护层被机体免疫系统所攻击,多发性硬化症患者会经历独特的、往往比较痛苦,而且称之为复发、恶化或爆发的疾病症状的恶化。在最初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童年时期和成年时期的压力因素都与大流行开始后疾病复发所造成的更恶化的负担明显相关,然而,当进一步核算成年时期的压力时,研究者发现,童年时期的压力与疾病负担之间的关联或许就失去了意义。
图片来源: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brb3.3073
研究者表示,关注压力和多发性硬化症的研究如果不考虑个体整个生命周期的话,或许就会错过重要的信息或高估童年期间的压力和机体健康结局之间的关联;研究者Carri Polick表示,未来的研究中利用生命期的方法来更好地理解患者的模式并告知疾病症状的或许非常重要,比如,我们能扩展这项研究来调查通过睡眠、吸烟和心理健康的机制途径,而通过这些压力也可能会导致患者的疾病症状恶化,包括增加残疾风险、疼痛和疲惫等。
综上,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群体中会经常报道整个生命周期的压力因素,其或许会导致疾病负担的增加,将这一观点纳入 多发性硬化症的生活经历 或许能通过解决与压力相关的关键问题来促进个体化的健康并指导干预研究来改善患者的机体幸福感。(100yiyao.com)
原始出处:
Carri S. Polick,Robert Ploutz-Snyder,Tiffany J. Braley, et al. , Brain and Behavior (2023). DOI:10.1002/brb3.3073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Nature:李芝倩等编辑 “隐形基因开关” 使蚊子不再传播疟疾 (2025-08-04)
- 人类也拥有冬眠“超能力”?《科学》背靠背揭开冬眠秘密,或有助于多种疾病治疗 (2025-08-04)
- 8.5亿美元BD交易背后,乐普生物的“成长密码” (2025-08-04)
- GSK 2025H1:肿瘤业务收入大涨,HIV业务保持强势,公司2031年目标锁定400亿+英镑 (2025-08-04)
- Cell:演化的“加速器”,癌症的“催化剂” 揭秘转录因子一体两面的遗传功能 (2025-08-04)
- AI智能体登上Nature子刊!华大智造发布靶向测序引物设计工具PrimeGen (2025-08-04)
- 《柳叶刀》子刊:日行七千步,有八大好处!迄今最大规模/最全面研究发现,日行七千步与八种健康风险最高降低47%相关 (2025-08-04)
- 《循环》:多起/坐,降血压!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增加站-坐转换次数、改善久坐行为,可有效降低绝经后女性血压 (2025-08-04)
- Nature:徐墨/高璞合作揭示过敏原诱导免疫应答的共通分子机制 (2025-08-04)
- 四部分发文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信息宣布传达行动 (2025-08-0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