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子刊:认知受损,需早做PET!临床研究发现,出现认知功能受损后尽早接受Aβ |
![]() |
JAMA子刊:认知受损,需早做PET!临床研究发现,出现认知功能受损后尽早接受Aβ-PET,高置信度病因学诊断率提升250%
来源:奇点糕 2023-06-16 13:03
这项研究表明,在诊断检查的早期进行淀粉样蛋白PET,使得40%的认知功能受损的患者在仅3个月内即接受高置信度病因学诊断,是尚未接受淀粉样蛋白PET患者(11%)的3.5倍。早诊早治对于任何疾病的患者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尤其是慢性疾病,尽早接受与治疗能够延缓疾病进展,改善预后。
淀粉样蛋白在大脑中的沉积是(AD)的主要病理标志之一,淀粉样蛋白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示踪剂的开发使得医生可以直接量化评估患者大脑内的淀粉样蛋白沉积情况,不过,淀粉样蛋白PET的临床实用性如何,是否真的能为患者 敲响警钟 ?
最近的 Neurology杂志上刊登了一项新的临床试验的结果[1],在诊断检查的早期进行淀粉样蛋白PET,使得40%的认知功能受损的患者在仅3个月内即接受了高置信度病因学诊断,而未在早期接受淀粉样蛋白PET的患者仅为11%,并且纠正了相当高比例的基线诊断。这一发现支持在认知功能受损患者的诊断检查早期进行淀粉样蛋白PET。

AMYPAD-DPMS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试验,在2018年4月16日至2020年10月30日间招募了840例参与者,来自8个欧洲记忆诊所,涵盖了瑞士日内瓦、荷兰阿姆斯特丹、法国图卢兹、西班牙巴塞罗那、德国科隆、英国伦敦、瑞典斯德哥尔摩和瑞士洛桑。参与者基线时的认知功能阶段包括主观认知功能下降(SCD+)、轻度认知障碍(MCI)和痴呆。
参与者被分为3组,第一组在诊断检查的早期接受淀粉样蛋白PET(基线后1个月内),第二组在诊断检查的晚期接受淀粉样蛋白PET(平均时间为基线后8个月),第三组在主治医生要求的时候进行淀粉样蛋白PET(自由选择组),第三组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描述真实世界记忆诊所的患者中,淀粉样蛋白PET的使用情况和临床效果。
在所有参与者中,794例完成了3个月的随访,因此纳入了主要结局的分析,基线时,99%(785/794)的参与者接受了MRI或CT,99%(788/794)接受了认知(简易精神状况检查,MMSE)。部分参与者在3个月内接受了脑脊液、FDG-PET、多巴胺转运蛋白扫描(DaTscan)或脑电图等的诊断检查,三组间的比例没有显著差异。

研究期间,共有736例参与者接受了淀粉样蛋白PET,其中369例(50%)为阳性结果,阳性率随认知下降严重程度而增加,SCD+组为30%(67/222),MCI组为49%(146/297),痴呆组为72%(156/217),基线诊断为AD的参与者阳性率(201/293,69%)高于非AD者(44/122,36%)和诊断结果不确定者(124/321,39%)。
三组接受淀粉样蛋白PET的参与者比例没有显著差异(268/291,92% vs. 234/271,86% vs. 243/278,87%),第三组接受淀粉样蛋白PET的平均时间为基线后46天,主要原因为诊断结果不确定和需要证实/排除AD,其次为患者偏好(想要接受淀粉样蛋白PET,拒绝腰椎穿刺)。
基线后3个月,第一组参与者接受高置信度( 90%)病因学诊断(AD、脑疾病、额颞叶变性或路易体痴呆等)的比例显著高于第二组(109/272,40% vs. 30/260,11%),第三组比例与第一组相近(97/262,37%)。第一、三组和第二组间的显著差异在各组中SCD+、MCI和痴呆参与者间也是类似的。

三组整体以及SCD+、MCI和痴呆参与者接受高置信度病因学诊断的比例
第一组参与者病因学诊断结果相比基线发生改变的比例(112/253,44%)明显高于第二组(28/259,11%)和第三组(77/262,29%),第一组和第三组中基线诊断为AD的参与者被重新分类的比例较高(23/88,26%和19/114,17% vs. 5/110,5%),第一组中基线诊断为非AD的参与者被重新分类的比例高于第二组(15/45,33% vs. 1/44,2%),第一组和第三组中基线诊断结果不确定的参与者被重新分类的比例较高(74/120,62%和51/105,49% vs. 22/105,21%)。

三组中病因学诊断结果相比基线发生改变的情况
三组参与者认知特异性药物的更换比例相近,第一组和第三组中,相比淀粉样蛋白PET结果为阴性的参与者,结果为阳性的参与者更换药物的比例更高(第一组:31/37,84% vs. 6/37,16%;第三组:24/27,89% vs. 3/27,11%)。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表明,在诊断检查的早期进行淀粉样蛋白PET,使得40%的认知功能受损的患者在仅3个月内即接受高置信度病因学诊断,是尚未接受淀粉样蛋白PET患者(11%)的3.5倍。
在3个不同的认知阶段,淀粉样蛋白PET的临床效果也是一致的,这表明淀粉样蛋白PET不仅在MCI中具有临床意义,在早期(SCD+)或晚期(痴呆)认知阶段的患者中也是同样。研究人员没有发现淀粉样蛋白PET对认知特异性药物处方的影响,他们认为可能与大部分患者没有使用这些药物有关,对于非AD性痴呆的患者来说,它们是超适应证的。
本研究的主要局限性是缺乏健康相关结局的探索,例如预防死亡和残疾,恢复或维持健康和幸福感,改善等,这是由于AD和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高复杂性和持续时间长,需要长期随访,因此,采用了与健康相关结局有关的替代结局,更长时间的随访结果将在未来的研究中进行报告。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终结持续25年的争论!娄智勇/饶子和等团队合作最新Cell (2025-10-26)
- 上海药物所×临港实验室合作发表Cell论文:基于结构发现新型抗抑郁小分子 (2025-10-26)
- Mol Cancer:阻断甲状腺激素受体为前列腺癌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2025-10-26)
- Science子刊:卞修武团队发现增强CAR-T细胞抗肿瘤效果的基因修饰策略 (2025-10-26)
- Nature Biotechnology:直击囊胚“混沌期”——长时程活体成像首次捕捉人类囊胚的染色体分离灾难 (2025-10-26)
- JNCCN:戒烟也应当是癌症治疗的一环!13万名癌症患者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癌症确诊后及时戒烟可大幅降低死亡风险,改善手术预后 (2025-10-26)
- NEJM:人工视网膜,帮助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恢复视力 (2025-10-25)
- 华中师范大学最新Cell子刊论文:开发治疗白血病的多肽类药物 (2025-10-25)
- 《科学》:膳食脂肪重塑昼夜节律!加州大学科学家发现,饮食中不饱和脂肪酸比例会影响昼夜节律,是人体生物钟与季节匹配与否的关键 (2025-10-25)
- 河南中州实验室发表Nature Metabolism论文:揭开大脑髓鞘再生修复的关键 (2025-10-2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