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子刊:儿童2岁前多补维生素D3或有利于6 |
![]() |
来源:奇点糕 2023-06-28 11:15
研究发现给2岁以内的儿童补充高于推荐剂量的维生素D3可能与6-8岁期间出现内化问题风险降低有关。但是,这项研究结果还需要结合儿童的健康情况及成长情况进行解释,并需要评估安全性。不得不说,现在各种名目的保健品、营养补充剂真是太多了。亲代补充叶酸可以降低子代出生缺陷的风险,补充可以降低痴呆症的发生风险,补充鱼类和海洋源omega-3 PUFAs与癌症风险降低有关
但是,几乎所有补充剂也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一定要在推荐剂量之内。过度补充可能不仅不会带来益处,反倒增加剂量相关风险。
对于儿童尤其是新生儿来说,维生素D水平关系到大脑和骨骼发育,大多数新生儿面临维生素D水平较低的风险,我国和多数国家都建议新生儿出生数日后即开始补充维生素D,剂量为400IU/天。
小孩子多脆弱啊,补多了肯定要出事。大概所有的家长都是这么想的。
但是,近期发表在 Network Open上的一项研究证明,维生素D3,比推荐剂量补得多,也是可以的。
芬兰坦佩雷大学的Samuel Sandboge及其研究团队通过对包含346名儿童的随机临床试验进行了二次分析,发现2岁之前补充高剂量的维生素D3(1200IU)与6-8岁时出现内化问题风险较低有关。
儿童维生素D水平较低与抑郁症、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增加有关。常见的内化问题包括焦虑、抑郁、自卑、自我怀疑、内疚感、自我否定等,通常与情绪调节、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应对机制有关;外化问题与内化问题相对,涉及到将困难、冲突或情绪直接转移到外部世界,在行为上体现为攻击性、反抗、冲动行为等。
在2021年,Samuel Sandboge及研究团队就对儿童生命早期(<2岁)补充标准剂量(400IU)和高剂量(1200IU)维生素D3的影响进行了双盲、介入性随机对照试验(VIDI研究)。结果显示,高剂量补充维生素D3并未对2岁以下儿童的神经发育产生积极影响。
但是,考虑到行为和精神问题可能没办法在儿童生命早期的活动中完全展现,焦虑、恐惧相关疾病的最早发病高峰年龄为5.5岁,研究人员认为有必要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延长随访时间,扩展至6-8岁。
研究人员对VIDI研究中的346名儿童进行了后续长期随访和二次分析,169名儿童(34.6%)接受400IU剂量的维生素D3补充剂,177名儿童(36.4%)接受1200IU剂量的补充剂,利用儿童行为检查表(CBCL)评估儿童精神状况(内化、外化和总问题的综合得分)。
基线特征
儿童1岁或2岁时,1200IU组儿童的25(OH)D水平均显著高于400IU组。在6-8岁儿童中,400IU组有20名儿童(11.8%)存在临床上显著的内化问题,1200IU组有10名儿童(5.6%)存在临床上显著的内化问题,补充1200IU与出现临床显著的内化问题风险降低60%有关。调整性别、出生季节、父母情况等因素后,结果仍然显著。
另外,两组各有16名儿童存在外化问题(9.5% vs 9.0%,p=0.83)。
儿童1岁和2岁时具有较高的25(OH)D水平与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内化问题风险较低有关(1岁:OR 0.93;2岁:OR 0.95)。调整相关因素后,1岁时25(OH)D水平对内化问题评分的影响减弱,但是对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内化问题的影响依然存在(OR 0.94)。相反的,儿童25(OH)D水平对外化或总问题没有影响。
研究人员还根据母亲的25(OH)D水平进行了亚组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与400IU组、母亲25(OH)D水平<30ng/mL的儿童相比,1200IU组、且母亲25(OH)D水平 30ng/mL与儿童出现临床显著的内化问题风险降低79%有关(调整后OR 0.21)。
当母亲25(OH)D水平低于30ng/mL时,与1200IU组儿童相比,400IU组儿童内化问题得分较高(调整均值差异为0.49),当1200IU组儿童的母亲25(OH)D 30ng/mL时,差异则更为显著(调整均值差异为0.37)。但是当母亲25(OH)D水平 30ng/mL时,400IU组和1200IU组没有显著差异。
总的来说,研究发现给2岁以内的儿童补充高于推荐剂量的维生素D3可能与6-8岁期间出现内化问题风险降低有关。但是,这项研究结果还需要结合儿童的健康情况及成长情况进行解释,并需要评估安全性。
参考文献:
[1]Sandboge S, R ikk nen K, Lahti-Pulkkinen M, et al. Effect of Vitamin D3 Supplementation in the First 2 Years of Life on Psychiatric Symptoms at Ages 6 to 8 Years: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 JAMA Network Open, 2023, 6(5): e2314319-e2314319.
[2]Tuovinen S, R ikk nen K, Holmlund-Suila E, et al. Effect of high-dose vs standard-dose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on neurodevelopment of healthy term infants: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 JAMA Network Open, 2021, 4(9): e2124493-e2124493.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Nature:李芝倩等编辑 “隐形基因开关” 使蚊子不再传播疟疾 (2025-08-04)
- 人类也拥有冬眠“超能力”?《科学》背靠背揭开冬眠秘密,或有助于多种疾病治疗 (2025-08-04)
- 8.5亿美元BD交易背后,乐普生物的“成长密码” (2025-08-04)
- GSK 2025H1:肿瘤业务收入大涨,HIV业务保持强势,公司2031年目标锁定400亿+英镑 (2025-08-04)
- Cell:演化的“加速器”,癌症的“催化剂” 揭秘转录因子一体两面的遗传功能 (2025-08-04)
- AI智能体登上Nature子刊!华大智造发布靶向测序引物设计工具PrimeGen (2025-08-04)
- 《柳叶刀》子刊:日行七千步,有八大好处!迄今最大规模/最全面研究发现,日行七千步与八种健康风险最高降低47%相关 (2025-08-04)
- 《循环》:多起/坐,降血压!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增加站-坐转换次数、改善久坐行为,可有效降低绝经后女性血压 (2025-08-04)
- Nature:徐墨/高璞合作揭示过敏原诱导免疫应答的共通分子机制 (2025-08-04)
- 四部分发文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信息宣布传达行动 (2025-08-0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