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医科大学研究者们揭示了用于肝癌免疫治疗的人造多肽 |
![]() |
来源:100医药网原创 2023-07-20 15:32
肝细胞癌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30年将有100万人死于肝癌。或晚期肝癌患者,治愈和长期存活的前景仍然黯淡。肝细胞癌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30年将有100万人死于。或晚期肝癌患者,治愈和长期存活的前景仍然黯淡。尽管近年来出现的针对PD-1或PD-L1的检查点抑制剂(ICIS)对肝癌患者显示出部分疗效,但总体临床有效率很低,仅占患者的20%左右。
最近,临床疗效低下与肝细胞癌中Wnt/ -连环蛋白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该信号通路促进了逃逸和对抗PD-1/PD-L1治疗的抵抗。具体地说,肿瘤通过Wnt/ -catenin信号通路介导的两个主要机制来扰乱免疫应答监视和细胞毒性:1)促进Treg细胞的分化和活性;2)减少CD8+T细胞对肿瘤微环境的渗透。因此,靶向Wnt/ -Catenin信号通路结合ICIS阻断治疗是优化肿瘤免疫治疗的一种非常有前途的策略。
图片来源:
近日,来自空军医科大学的研究者们在Theranostic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 Targeting -catenin and PD-L1 simultaneously by a racemic supramolecular peptide for the potent immunotherapy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的文章,该研究揭示了超分子多肽同时靶向 -Catenin和PD-L1治疗肝细胞癌。
近年来,针对PD-1或PD-L1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临床有效性较低,这与肝细胞癌中Wnt/ -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该信号通路促进了肿瘤的免疫逃逸和对抗PD-1/PD-L1治疗的抵抗。因此,本研究的目标是构建一种能够靶向Wnt/ -连环蛋白信号通路的超分子多肽,并结合ICIS阻断治疗,以优化肝癌的免疫治疗。
研究者通过分级自组装方法构建了一种外消旋球形超分子多肽sBBI PDP纳米颗粒,其中L对映体多肽作为bcl9和 -连环蛋白的抑制剂(SBBI),D-对映体多肽作为PD-1/PD-L1(PDP)的抑制物(PDP)。
SBBI和PDP纳米粒在体内外均能有效抑制Wnt/ -catenin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同时有效地阻断内源性PD-L1。此外,sBBI和PDP增加了CD8+T细胞在肿瘤部位的浸润和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与原始的sBBI和商品化的抗PD-L1抑制剂相比,设计的sBBI和PDP在同种原位肝癌小鼠模型和Hu-PBMC-NSG小鼠的PDX肝癌模型中显示出更强的抗肿瘤效果。此外,sBBI和PDP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SBBI和PDP在肝癌-PDX模型中的抗肿瘤机制
图片来源:
蛋白质相互作用调节和控制几乎所有的生物过程,包括肿瘤的发生,近年来,靶向蛋白质相互作用已成为一种可行的肿瘤治疗策略。广泛的生物学和临床研究已经确定了癌蛋白相互作用的中心和节点,这些中心和节点对于获得和维持细胞转化所需的癌症特性至关重要。
致癌的PPI已成为有希望的治疗靶点。PPI调节剂的发现和PPI靶向药物在临床试验中的验证使PPI靶向抗癌策略成为现实。迫切需要开发基于PPI的个性化抗癌药物,以改善癌症患者的治疗结果。( 100yiyao.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Nature:李芝倩等编辑 “隐形基因开关” 使蚊子不再传播疟疾 (2025-08-04)
- 人类也拥有冬眠“超能力”?《科学》背靠背揭开冬眠秘密,或有助于多种疾病治疗 (2025-08-04)
- 8.5亿美元BD交易背后,乐普生物的“成长密码” (2025-08-04)
- GSK 2025H1:肿瘤业务收入大涨,HIV业务保持强势,公司2031年目标锁定400亿+英镑 (2025-08-04)
- Cell:演化的“加速器”,癌症的“催化剂” 揭秘转录因子一体两面的遗传功能 (2025-08-04)
- AI智能体登上Nature子刊!华大智造发布靶向测序引物设计工具PrimeGen (2025-08-04)
- 《柳叶刀》子刊:日行七千步,有八大好处!迄今最大规模/最全面研究发现,日行七千步与八种健康风险最高降低47%相关 (2025-08-04)
- 《循环》:多起/坐,降血压!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增加站-坐转换次数、改善久坐行为,可有效降低绝经后女性血压 (2025-08-04)
- Nature:徐墨/高璞合作揭示过敏原诱导免疫应答的共通分子机制 (2025-08-04)
- 四部分发文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信息宣布传达行动 (2025-08-0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