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夫曼免疫研究所Jules Hoffmann |
![]() |
来源:肽度 2023-07-24 17:48
近日,广州医科大学霍夫曼免疫研究所Jules Hoffmann – 陈笛课题组在《PNAS》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mthl1, a Drosophila potential homologue of M肽度TIMEDOO获悉,近日,广州医科大学霍夫曼研究所Jules Hoffmann 陈笛课题组在《PNAS》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 mthl1, a Drosophilapotentialhomologue of Mammalian adhesion GPCRs, is involved in antitumor reactions to injected oncogenic cells in flies 的研究论文,报道了果蝇中一个名为mthl1的G蛋白偶联蛋白,作为潜在的肿瘤识别受体,介导了机体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新的天然免疫反应,且其潜在哺乳动物同源基因Adgre1也可能参与到对黑色素瘤细胞的天然免疫反应中。
肿瘤免疫重要研究成果-肽度TIMEDOO" width="172" height="220" data-src="https://msimg.bioon.com/bioon-com/20230721/e0caf09cab5e4e008afcd9da468e73f9.jpg" data-nclazyload="true" data-was-processed="true" />
△诺贝尔奖获得者朱尔斯 霍夫教授
记者了解到,广州爱索达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负责该文章中的部分方案设计和动物模型构建及相关检测。该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进入体内的最初几天没能实现明显的增殖,却诱导机体产生了强烈的免疫反应,其中G蛋白偶联受体和化学受体家族的上调最为明显。
△霍夫曼免疫研究所陈笛教授(右二)、蔡华教授(左一),爱索达生物田建肖博士(右一)
mthl1的潜在哺乳动物同源基因Adgre1(粘附性G蛋白偶联受体e1) 在早期(接种3天后)荷瘤小鼠的脾脏和骨髓淋巴细胞中,可被皮下接种的黑色素瘤细胞诱导上调,暗示其可能参与小鼠对黑色素瘤细胞的天然免疫反应。
陈笛教授与博士生蓝晓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陈笛教授及JulesHoffmann教授为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广州医科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该研究受到国家,国家 111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法国国家科研中心,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USIAS基金,广州医科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广东省海外名师团队等项目资助。
广州医科大学广州霍夫曼免疫研究所在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经广东省和广州市政府倡议,广州医科大学与法国CNRS(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及斯特拉斯堡大学(Universit de Strasbourg)合作,决定建立以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获得者朱尔斯・霍夫曼(Jules A. Hoffmann)教授的名字冠名的免疫学研究机构。学校于2013年10月12日正式挂牌成立广州霍夫曼免疫研究所(Sino-French Hoffmann Institute, SFHI)。研究所坐落于广州医科大学番禺校区。
研究所以天然免疫机理研究为中心,包含了从果蝇到人的天然免疫调控的诸多研究方向。2018年,研究所入选全国高等学校天然免疫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基地)。2020年,免疫学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2021年,研究所作为依托牵头单位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研究所近年在Nature, Nature Cell Biology, Immunity, PNAS, Developmental Cell, The EMBO Journal, Science Signaling,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等期刊发表研究论文数十篇。
研究所现有(包括兼职和附属研究机构)教授、副教授27名,其中诺贝尔奖获得者1名、广州市高层次人才2人,广东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外籍科学家4名;讲师或助理研究员11名;博士后在站7人,出站5人;博士生在读14人,毕业生17人(其中3人获得中法双学位);硕士研究生在读73人,毕业生61人;此外,联合培养博士在读2人,毕业1人,联合培养硕士在读2人,毕业2人。
研究所学术委员会由海内外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等领域的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联合主席为:曹雪涛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和钟南山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委员包括:Bruce A. Beutler 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Jean Fran ois Bach 教授(法国科学院院士)、James Chen(陈志坚)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Jean Paul Thi ry 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田志刚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程根宏教授(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所长)、苏冰教授(上海免疫所所长)、郑利民教授(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前院长)、尹芝南教授(暨南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JAMA:疱疹疫苗防痴呆新证据!斯坦福大学分析10万余人7.4年随访数据发现,接种带状疱疹疫苗与痴呆风险降低32.7%有关 (2025-04-27)
- Science:新突破!阻断癌症中的EPO信号传导可有效根除小鼠体内的肝脏肿瘤 (2025-04-27)
- Nature子刊:武汉大学张先正团队开发口服基因编辑纳米颗粒,增强结直肠癌的化疗 (2025-04-27)
- 9篇Cell、Nature、Science!系统介绍浙江大学胡海岚教授代表性研究成果 (2025-04-27)
- 《细胞》:揭秘全新阿尔茨海默病病理机制!UCSD团队发现PHGDH或可作为潜在治疗靶点 (2025-04-27)
- Cancer Cell:朱波团队揭示骨转移肿瘤对免疫检查点疗法耐药的新机制 (2025-04-27)
- 中国学者一作Nature论文:绘制转移性胰腺癌转录组可塑性空间图谱 (2025-04-27)
- 研究揭示橡树物种局地适应性形成的遗传基础 (2025-04-27)
- 4月Nature杂志重磅级亮点研究解读! (2025-04-27)
- Cell系列综述:类器官和器官芯片的进展、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以及监管挑战 (2025-04-2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