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超快的远处伤口反应对真涡虫全身再生至关重要 |
来源:100医药网原创 2023-07-27 15:24
一条腿受伤的小鼠在另一条腿上经历了干细胞的“苏醒”,就好像这些干细胞正在准备愈合伤口一样。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蝾螈身上,它们是肢体再生的大师。斑马鱼的心脏损伤会引发肾脏和大脑等远一条腿受伤的小鼠在另一条腿上经历了的 苏醒 ,就好像这些干细胞正在准备愈合伤口一样。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蝾螈身上,它们是肢体再生的大师。斑马鱼的心脏损伤会引发肾脏和大脑等远处器官的某些变化。
美国斯坦福大学生物工程助理教授Bo Wang说, 在许多不同的有机体中,你可以看到整个身体对损伤做出反应。但这些反应是否真地有任何功能一直不清楚,因此这就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Wang和他的同事们发现这种全身协调是真涡虫(planarian worm)伤口愈合和随后组织再生的关键部分。了解是什么开启和关闭了再生,以及再生是如何协调的,也有助于为针对癌症的研究提供信息,毕竟癌症通常被认为是永不愈合的伤口。相关研究结果于2023年7月21日在线发表在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 Ultrafast distant wound response is essential for whole-body regeneration 。
真涡虫发出信号波
真涡虫是一种半英寸长的扁形虫,具有一种超能力:它们几乎可以在任何情况下再生。把一条真涡虫切成四块,几天后你就会得到四条新的扁形虫。与小鼠、斑马鱼和蝾螈一样,真涡虫身体某一部位的伤口似乎会引发更远处组织的反应。
Wang希望了解这些反应是如何协调的。一种可能的机制是细胞外信号相关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lated kinase, ERK)通路。细胞利用ERK通路相互交流,并以某种波形向外发送信号。如果组织受伤,最近的细胞会将这种受伤信息 传递 给邻近的细胞,然后邻近的细胞又会将信息告诉它们的邻居。这种信号波以一种电话游戏的方式传遍整个有机体。
只是有一个问题:过去的研究已表明,ERK信号波的移动速度太慢,没有任何作用。Wang说, 如果我以每小时 10 微米的速度传播信号,那么它需要几天才能通过一毫米。在这种速度下,信号从真涡虫的一个区域传递到另一个区域的速度太慢,无法帮助伤口愈合和再生。 这在人类身上可能不是问题。我们的循环系统可以让信号迅速传遍全身。但真涡虫没有循环系统来加速这一过程。
图片来自Cell, 2023, doi:10.1016/j.cell.2023.06.019。
因此,Wang和他的同事们开始追踪ERK信号波从真涡虫的一端传播到另一端的过程。他们发现信号的传播速度比以前观察到的快 100 多倍。ERK信号波不是以小步从一个细胞移动到另一个细胞,而是沿着超长的体壁肌肉细胞移动。这些细胞就像 超级高速公路 ,将信号从身体的一端加速传到另一端。时间从之前认为的几天缩短到几小时。
这种信号传播的速度足以帮助愈合,但他们仍然不知道整个身体是否都参与其中。为了找出答案,Wang实验室的研究生Yuhang Fan切除了真涡虫的头部。
对生长进行投票
通常情况下,头部切除后的真涡虫头部会迅速从剩余的身体中重新生长出来。但Fan阻断了ERK信号向这种有机体后半部的传播,以测试ERK信号波是否负责协调这种远距离愈合反应。当ERK信号被阻断时,真涡虫的头部不仅愈合得更慢,而且根本就没有重新长出来。
接下来,Fan想知道是否有可能 挽救 这种再生过程,他通过将真涡虫的尾部也切除来进行测试,因为这种切除会提醒尾部组织有损伤。它的尾部重新长了出来,令人惊讶的是,头部也重新长了出来。
Wang说, 真正有趣的是,我们可以调整这两次切除之间的时间延迟。如果在头部切除最初几小时后就切除真涡虫的尾部,就能重新启动受阻的愈合过程。但如果等得太久,头部和尾部都不会再生。
Wang说, 这提示着存在一种全局身体投票系统,它说: 好吧,现在我们应该长出一些东西 ,每个人都必须同意。 即使是最远的细胞也有投票权。
对人类伤口愈合的临床意义
许多动物---比如真涡虫、海星和蝾螈---表现出的愈合和再生能力远远超过人类。了解人类为何缺乏这种能力,可能推动医学治疗和干预的进步,包括对癌症的影响。
Wang解释说, 你不希望组织一直处于受伤状态。这可能会导致癌症。 即使在这些再生能力惊人的真涡虫中,Wang的研究也发现,大多数时候,再生都是 关闭 的,直到整个身体都认为是时候 开启 再生了。
此外,当Wang和他的同事们追踪ERK信号波在整个真涡虫体内传播时,他们注意到数百个基因开启和关闭。虽然人类与真涡虫的亲缘关系很远,但是我们有许多相同的基因。。
Wang说, 这确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这些基因的入口。这可能让我们弄清动物如何再生,同时控制不受控制的癌变风险。 ( 100yiyao.com)
参考资料:
Yuhang Fan et al. . Cell, 2023, doi:10.1016/j.cell.2023.06.019.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相关报道
-
- Science:新研究开发出一种用于智能细胞构建的工具 (2025-01-22)
- 从死亡边缘拯救大脑?Pharmaceutics:揭秘原始和工程化细胞外囊泡在分子靶向治疗人类缺血性中风中的关键作用 (2025-01-22)
- 我们大脑中的“双面卫士”Neuron:阿尔兹海默病的进展或与压力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的脂质释放有关 (2025-01-22)
- Nature Medicine:全面揭示“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的健康益处和风险,降低42种疾病风险,增加19种疾病风险 (2025-01-22)
- 心理疗法的数字程序加快缓解焦虑抑郁患者的症状 (2025-01-22)
- Cancer Res:科学家识别出一种有望开发出新型胰腺癌疗法的特殊酶类靶点 (2025-01-21)
- Nat Rev Mol Cell Biol:综述文章阐释如何利用类器官来模拟人类大脑的发育和疾病发生过程 (2025-01-21)
- 天天熬夜,人真的会“变傻”吗?研究证实:熬夜损伤大脑!睡眠压力会促使神经元突触减少、影响大脑“排毒”,增加痴呆风险 (2025-01-21)
- Nature:利用人工智能设计的新型蛋白可有效中和蛇毒中的毒素 (2025-01-21)
- Nature子刊:西湖大学王寿文/李莉开发了首个基于表观突变、无需基因编辑的谱系追踪工具! (2025-01-2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