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发现TRIM11蛋白是开发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方法的一种有希望的靶标 |
![]() |
来源:100医药网原创 2023-08-28 15:44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一个编码与tau产生有关的蛋白---TRIM11(tripartite motif protein 11)---的基因可以抑制类似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一个编码与tau产生有关的蛋白---TRIM11(tripartite motif protein 11)---的基因可以抑制类似(AD)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小型动物模型的恶化,同时改善认知和运动能力。此外,他们还发现TRIM11在消除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兹海默病)的蛋白缠结物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3年7月28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 TRIM11 protects against tauopathies and is down-regulated in Alzheimer s disease 。
阿尔茨海默病是导致老年人痴呆症的最常见原因,目前估计有 600 万美国人患有这种疾病。这是一种渐进性脑部疾病,会慢慢破坏记忆和思维能力。
这项新的研究揭示了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根本原因之一是 tau 蛋白的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 NFT),这种缠结会导致神经元死亡,从而引发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如记忆力减退。
除了阿尔茨海默病之外,由tau 蛋白聚集而成的神经纤维缠结还与其他 20 多种痴呆症和运动障碍有关,包括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rogressive supranuclear palsy)、皮克病(Pick s disease)和慢性创伤性脑病,它们一起统称为tau 蛋白病(tauopathies)。然而,这些疾病的患者体内的 tau 蛋白如何以及为什么会聚集在一起并形成构成神经纤维缠结的纤维聚集物仍不清楚。这一重大知识空白使得科学家们在开发有效疗法方面面临挑战。
论文通讯作者、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癌症生物学教授Xiaolu Yang博士说, 大多数生物都有蛋白质量控制系统,可以清除有缺陷的蛋白,防止蛋白错误折叠和缠结物积累,就像我们在tau 蛋白病患者大脑中看到的tau蛋白一样,但是在此之前,我们都不知道这种质量控制系统在人类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也不知道为什么它会在某些人身上失灵,而在其他人身上却没有。我们首次确定了一个监督tau功能的基因,为开发预防和减缓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相关疾病进展的治疗方法找到了一个有希望的靶标。
Yang和他的研究团队,包括论文第一作者、Yang实验室博士后研究员Zi-Yang Zhang博士,此前已发现TRIM蛋白在动物细胞的蛋白质量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研究了70多种人类TRIM后,他们发现TRIM11在抑制tau聚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TRIM11具有与tau蛋白质量控制相关的三大功能。首先,它与 tau 蛋白结合,尤其是与导致疾病的tau 蛋白突变变体结合,并帮助消除它们。其次,它充当 tau 蛋白的 分子伴侣 ,防止蛋白错误折叠。最后,TRIM11能溶解已经存在的tau聚集物。
TRIM11在受阿尔茨海默病影响的大脑中的下调及其恢复的潜在治疗益处。图片来自Science, 2023, doi:10.1126/science.add6696。
这些作者利用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中心(Center for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Research)组织库中 23 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 14 名健康对照者的死后大脑组织验证了这些发现,并发现与健康对照者相比,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的 TRIM11 蛋白水平大幅降低。
为了确定TRIM11作为治疗剂的潜在效用,这些作者使用基因疗法中常用的腺相关病毒载体(AAV)将TRIM11基因移植到多个小鼠模型的大脑中。他们发现接受了TRIM11基因的tau病理小鼠在神经纤维缠结的产生和积累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认知能力和运动能力也大为改善。
Yang说, 这些发现不仅告诉我们,TRIM11可能在保护人们免受阿尔茨海默病和类似疾病的侵袭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我们还看到,未来我们或许能够开发出为TRIM11水平较低的个体补充TRIM11的疗法。我们渴望与我们的同事们合作,探索开发阻止神经退行性疾病进展的基因疗法的可能性。 ( 100yiyao.com)
参考资料:
Zi-Yang Zhang et al. . Science, 2023, doi:10.1126/science.add6696.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上海六院心血管内科首次采用新一代高功率射频消融导管QDOT开展房颤消融术 (2025-05-15)
- Nature:海马体中的多巴胺信号或能作为机体情绪决策的“导航仪” (2025-05-14)
- Nature Genetics:告别“批量”模糊——首个大规模单细胞研究,解码胶质母细胞瘤纵向演变的“个体差异”与“普遍规律” (2025-05-14)
- Nat Immunol:科学家绘制出机体免疫细胞“地图”,有望解锁抵抗疾病的密码 (2025-05-14)
- 司美格鲁肽被无情碾压!替尔泊肽在头对头比较中,显示出更好的减重和减腰围效果 (2025-05-14)
- 晚婚晚育或是因为智商高?!最新研究表明:高智商个体虽更早进入青春期,但更倾向于晚婚晚育 (2025-05-14)
- 博腾生物与华隆生物达成战略合作,加速MATC细胞药物开发,突破实体瘤治疗瓶颈 (2025-05-13)
- 新一代BCL2抑制剂索托克拉新适应症MCL上市申请获受理,百济神州血液肿瘤管线新突破 (2025-05-13)
- 2025未来医疗100强榜单发布:立足当下,突破创新临界点 (2025-05-13)
- 《神经元》:剑桥大学团队发现,ACLY抑制剂或能治疗帕金森病! (2025-05-1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