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重磅:破解抗癌特种兵杀伤癌细胞之谜!科学家发现,癌细胞AMPK激活是增强γδ T细胞战力的关键,二甲双胍是潜在助力 |
![]() |
《自然》重磅:破解抗癌特种兵杀伤癌细胞之谜!科学家发现,癌细胞AMPK激活是增强γδ T细胞战力的关键,二甲双胍是潜在助力
来源:奇点糕 2023-09-05 09:37
刚刚登上《自然》的一项研究,就实现了这个目标!美国格莱斯顿研究所(Gladstone Institute)与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团队,借助CRISPR筛选技术发现了调控癌细胞BTN2A1/BTN3在人体内参与抗肿瘤应答的各类免疫细胞中, T细胞绝对配得起 精锐 两个字,它们的数量虽然不多,但抗癌功效却非常强,且活化不依赖于对MHC-抗原的配对识别,还具有广谱抗癌能力[1]。
集诸多优势于一身,当然会使 T细胞成为近年来的科研焦点,例如2020年登上《科学》的一项重要研究,就揭示了 T细胞识别癌细胞的关键表面磷酸化抗原BTN2A1/BTN3A1[2],但这仅仅还是冰山一角而已。
要想让基于 T细胞的癌症免疫治疗更进一步,就得充分阐明 T细胞识别并杀伤癌细胞的机制,比如揭示BTN2A1/BTN3A1的调控因子,让癌细胞表面有更多的 靶标 ,这就能给 T细胞指明敌情了。
刚刚登上《自然》的一项研究,就实现了这个目标!美国格莱斯顿研究所(Gladstone Institute)与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团队,借助CRISPR筛选技术发现了调控癌细胞BTN2A1/BTN3A1表达,且为AMPK激酶依赖性的代谢通路,因此激活AMPK激酶,有望增强 T细胞的抗癌战力[3]。
论文首页截图
研究者们首先借助CRISPR/Cas9技术,构建了癌细胞(选用Burkitt细胞)全基因组范围的敲除文库,并将这些癌细胞与 T细胞中占比最高的V 9V 2 T细胞共培养,以筛选癌细胞内可能影响 T细胞识别和杀伤效果的基因。
筛选出的第一号目标仍是BTN2A1/BTN3A1等嗜乳脂蛋白家族成员,但后面排着的就是许多代谢通路,如二号目标就是甲羟戊酸代谢通路相关酶(如ACAT2、HMGCR)。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也提示,多个参与维持癌细胞内ATP平衡的通路基因被敲除,都会影响癌细胞与 T细胞共培养时的存活。
初步筛选影响 T细胞杀伤效果的基因
据此研究者们推测,癌细胞代谢通路可能会影响细胞表面BTN3A1的表达水平,进而与 T细胞的抗癌扯上关系,就在此基础上再度进行CRISPR筛选,发现BTN3A1表达水平果然与代谢相关,例如敲除甲羟戊酸代谢通路相关酶后,癌细胞表面的BTN3A1表达水平就显著上升,而起到类似调控作用的通路还不止一条。
影响癌细胞表面BTN3A1表达的详细代谢路径
进一步分析显示,线粒体氧化磷酸化(OXPHOS)相关基因与BTN3A1表达水平的关系最为密切,研究团队就由此入手展开实验,发现当癌细胞的氧化磷酸化被抑制,ATP水平下降导致 能量危机 时,BTN3A的表达水平上升最明显。
而作为细胞内ATP水平的 能量探测器 ,AMPK激酶则在这一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使用(间接激活AMPK)或新型高选择性AMPK激动剂处理,都能上调BTN3A的表达水平,敲除AMPK或使用AMPK抑制剂则效果相反,证明了癌细胞在能量危机期间的BTN3A表达水平上升,是AMPK依赖性的调控。
AMPK对癌细胞表面BTN3A表达上调起到关键作用
采用基本相同的思路,研究者们又证实激活AMPK也可上调BTN2A1的表达,并以此增强 T细胞对癌细胞的细胞毒性杀伤;在细胞共培养实验和类器官实验中,激活AMPK都能显著缩短癌细胞的存活时间。
研究者们指出,此前有研究显示激活AMPK会直接 强化 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4],再加上本次研究揭示的激活AMPK对癌细胞表面BTN2A1/BTN3A1表达的影响,可以直接来个 两面夹击 ,充分放大 T细胞的抗癌疗效。
而且, T细胞识别BTN2A1/BTN3A1、杀伤癌细胞的机制,不会对正常组织细胞起效,它们真不愧是 精锐 的抗癌杀手。但研究者们也指出,鉴于激活AMPK可能对其它T细胞(如最常见的 T细胞)不利,AMPK激动剂与已进入临床研究的BTN3A激动性单抗[5]联合使用,可能才是未来的最优解。
参考文献:
[1]Silva-Santos B, Serre K, Norell H. T cells in cancer[J].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2015, 15(11): 683-691.
[2]Rigau M, Ostrouska S, Fulford T S, et al. Butyrophilin 2A1 is essential for phosphoantigen reactivity by T cells[J]. Science, 2020, 367(6478): eaay5516.
[3]Mamedov M R, Vedova S, Freimer J W, et al. CRISPR screens decode cancer cell pathways that trigger T cell detection[J]. Nature, 2023.
[4]Payne K K, Mine J A, Biswas S, et al. BTN3A1 governs antitumor responses by coordinating and T cells[J]. Science, 2020, 369(6506): 942-949.
[5]De Gassart A, Le K S, Brune P, et al. Development of ICT01, a first-in-class, anti-BTN3A antibody for activating V 9V 2 T cell mediated antitumor immune response[J].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21, 13(616): eabj0835.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Nature:告别“挨针”?鼻腔疫苗——呼吸道感染的终极防御新策略! (2025-05-14)
- JITC:浙大团队发现,BCL (2025-05-14)
- 国度药监局宣布仿造药参比制剂目次(第九十二批) (2025-05-14)
- Nature:为什么你能快速上手新事物?原来是纹状体pDMSt帮你搞定了“逐次试验更新”! (2025-05-14)
- N Engl J Med:“坏胆固醇”克星再升级?新药Obicetrapib狂降近30%,心脏救星来了? (2025-05-13)
- eBioMedicine:科学家发现“抗炎新星”!TYK2抑制剂有望改写1型糖尿病治疗史 (2025-05-13)
- Cell Rep Med:新型癌症免疫疗法为晚期实体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2025-05-13)
- Nat Neurosci:我国科学家针对人类大脑功能连接的寿命变化提出新的见解 (2025-05-13)
- 博腾生物与华隆生物达成战略合作,加速MATC细胞药物开发,突破实体瘤治疗瓶颈 (2025-05-13)
- 《细胞·代谢》:心脑相连!华科大团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诱导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新机制 (2025-05-13)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