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永逸,不怕反弹!AAV基因疗法减肥效果超过司美格鲁肽 |
![]() |
来源:生物世界 2023-10-07 13:59
通过药物减肥不是也不会是唯一的解决方案,但它们的出现,是我们对抗肥胖这种流行病的革命性一步。之前,一个肥胖者要想实现快速、显著减肥,只有一个选择 减肥手术。
而GLP-1类药物司美格鲁肽的出现,让人们可以通过药物实现大约15%的体重减轻。而替尔泊肽在3期临床试验中实现了22.5%的体重减轻,这一数字已经接近了手术减肥的效果。
但这两款GLP-1类药物同样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每周注射给药,而且,一旦停药,他们的体重很可能会缓慢恢复。这是因为肥胖的生物学基础,人类大脑似乎对身体储存多少脂肪有一个设定值,药物能够掩盖这个设定值,而不能彻底改变它。停止用药后还保证体重不反弹?这个想法不符合人体的生物学基础。
但一家名为一家名为Fractyl Health的公司,正在开发一款一劳永逸的减肥药物,希望单次注射,实现长期防止肥胖的效果。
日前,在欧洲研究学会(EASD)年会上,Fractyl Health公司发布了其基于GLP-1的胰腺基因治疗候选药物(GLP-1 PGTx)Rejuva 与司美格鲁肽在临床前肥胖小鼠模型中的头对头实验数据。
结果显示,在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模型中,单次给药由腺相关病毒(AAV)递送的GLP-1 PGTx,让肥胖小鼠在第15天的总体重降低24.8%,而按10 nmol/kg/天剂量给药司美格鲁肽的肥胖小鼠的总体重降低18.4%。这一结果为单次给药GLP-1转基因胰腺基因治疗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以克服现有的基于GLP-1类药物在2型糖尿病和肥胖治疗中面临的障碍。
在研究的第15天,基因治疗组和司美格鲁肽治疗组小鼠的体重都没有达到稳定。与持续到第15天的对照组小鼠相比,司美格鲁肽治疗组和基因治疗治疗组小鼠的食物摄入量都减少了,这为它们的体重减轻提供了机制解释。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授、Fractyl Health 公司科学顾问Mark Kay博士表示,基因治疗在一些罕见疾病中已经取得了成功,这可能为基因治疗在更常见疾病(例如肥胖、2型糖尿病)中的持续获益打开了大门。GLP-1 PGTx在临床前肥胖小鼠模型中的疗效和迄今积累的毒理学研究表明,对胰腺进行局部基因治疗现在可能是可行的,可以治疗社会上最令人烦恼的慢性疾病。
Fractyl Health 公司首席科学官Timothy Kieffer博士表示,我们的目标是设计一种更好的GLP-1疗法,它有可能具有更好的减肥效果、更好的耐受性和更强的持久性。我们的GLP-1 PGTx有可能提供这些好处,因为它针对胰腺,旨在模拟人类生理学,并可能提供持久益处。
Fractyl Health 公司首席执行官Harith Rajagopalan博士表示,GLP-1机制在肥胖和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我们也知道,我们需要的治疗2型糖尿病和肥胖的方法是即使患者停止用药后仍然有效。我们利用Rejuva平台的目标是开发候选基因疗法,可以持久地改变肥胖和2型糖尿病发展轨迹,现在的临床前概念验证数据进一步巩固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总的来说,他们通过腺相关病毒(AAV)递送GLP-1基因,在胰腺中特异性、一次治疗、持久表达GLP-1。在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模型中,实现了比长期使用司美格鲁肽更好的减重效果。
这项临床前研究结果提高了GLP-1类药物的肥胖治疗的效果,有望克服现有的GLP-1类药物的挑战。据悉,该公司计划在2024年将该方法推进到人类2型糖尿病治疗的临床试验。

长效减肥药物实际上并没有解决肥胖流行的根本原因,很多人肥胖是因为没有获得健康的食物或没有进行足够的运动锻炼。但对于那些已经肥胖又想快速摆脱肥胖的人来说,这些新型减肥药物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通过药物减肥不是也不会是唯一的解决方案,但它们的出现,是我们对抗肥胖这种流行病的革命性一步。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Cancer Cell:何厚胜/秦骏团队揭示环状RNA在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关键作用 (2025-04-19)
- 我国学者发现,孕期喝茶或可改善孩子的大脑认知发育,而喝咖啡则没影响 (2025-04-19)
- 《科学》:找到女性专属镇痛秘方!科学家发现雌性小鼠大脑附近的免疫细胞能够产生内源性阿片肽,由雌激素和孕激素协同调控 (2025-04-19)
- 两篇《自然》:二甲双胍又现新技能!科学家揭秘最常见克隆性造血突变,让线粒体“暴走”驱动血癌发生,二甲双胍可有效针对 (2025-04-19)
- 贾伟平院士团队最新研究发现社区同伴支持模式可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干预24个月后的管理效果 (2025-04-19)
- Nature“风向标”综述!这些自身免疫疾病靶点,或将诞生下一个药王!改写百亿美元神话 (2025-04-18)
- 乔治·丘奇创立的猪器官移植公司,获FDA批准进行首例基因编辑猪肝脏移植人体试验 (2025-04-18)
- FEBS J:新研究发现ADAMTS5是驱动卵巢癌扩散的关键蛋白 (2025-04-18)
- Cell:我国科学家发现周围神经系统中的小胶质细胞可调节神经元的胞体大小 (2025-04-18)
- 《自然·代谢》:脂肪竟是焦虑推手!科学家发现,急性应激会促进脂肪组织分泌GDF15,激活大脑的焦虑受体 (2025-04-1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