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armacological Research:DNMT2/TRDMT1的生物学功能、分子途径及药效性 |
![]() |
来源:100医药网 2024-06-21 10:34
本文就DNMT2/TRDMT1的时空表达模式和翻译后修饰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对底物特性、催化识别机制、DNMT2/TRDMT1相关基因或蛋白、药理应用和抑制剂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5-甲基胞嘧啶(M5-C)是DNA和RNA分子中最常见的表观遗传修饰之一,在动物发育和疾病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哺乳动物DNA M5 C主要由两种DNA甲基转移酶(DNMT1和DNMT3)催化。哺乳动物RNA M5 C甲基转移酶(RNMTs)分为两个家族:TRDMT1/DNMT2和NSUN(NOL1/NOP2/SUN结构域,包含7个成员NSUN1-NSUN7)。
由于与其他DNMT序列相似,DNMT2/TRDMT1最初用作DNMT。Pmt1作为一种DNMT2/TRDMT1同源物,于1995年首次在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myces pombe,S.pombe)中被发现,后来在盘状鞭毛菌(Dictyostelidiscoideum,D.discoideum)和溶组织内阿米巴(Enamoeba Organolytica,E.Organolytica)中发现的相应同源物分别被命名为DnmA和Ehmeth。
出乎意料的是,该酶在体外具有微弱的dna甲基化活性,体内活性主要在低等动物中发现。纯化的人DNMT2/TRDMT1被创新性地报道为对酶沉默的小鼠、黑腹果蝇和拟南芥的tRNAAsp胞嘧啶-38(C38)进行甲基化。令人振奋的是,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确定,哺乳动物的DNMT2/TRDMT1和其他物种的一些同源物可以在体内修饰tRNAAsp、tRNAGly、tRNAVal和tRNAGlu的C38。
据报道,DNMT2/TRDMT1在哺乳动物配子发生和植入前胚胎发育以及受精后发育过程中特异表达。在埃及伊蚊幼虫阶段很难检测到DNMT2/TRDMT1转录本。Aegypti)和红粉甲虫,但其在两种成虫中的表达明显上调。
与全身其他器官相比,DNMT2/TRDMT1在哺乳动物(人、成年牛和小鼠)和昆虫(黑腹鼠、埃及伊蚊和红粉甲虫)的卵巢和睾丸中表达增强。已报道的转录组数据显示DNMT2/TRDMT1在各种病毒感染患者中的表达变化,包括毒、登革热、乙肝、、SARS-CoV2和甲型H5N1流感病毒。
图片来源:
近日,来自蚌埠医科大学的研究者们在Pharmacological Research杂志上发表了题为 Biological function molecular pathways and druggability of DNMT2/TRDMT1 的文章,该研究揭示了DNMT2/TRDMT1的生物学功能、分子途径及药效性。
5-甲基胞嘧啶(M5-C)是DNA和RNA分子中最常见的表观遗传修饰之一,在动物发育和疾病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趣的是,与其他M5 C DNA甲基转移酶(DNMT)不同的是,DNMT2/TRDMT1具有双底物专一性,并采用与RNA甲基化相似的DNMT催化机制。
DNMT2/TRDMT1活性所产生的分子相互作用信号通路
图片来源:
此外,它还广泛参与多种生理调节过程,如基因表达、蛋白质精确合成、反应和疾病发生等。因此,深入了解DNMT2/TRDMT1的表观遗传学机制和功能,可能会为难治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本文就DNMT2/TRDMT1的时空表达模式和翻译后修饰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对底物特性、催化识别机制、DNMT2/TRDMT1相关基因或蛋白、药理应用和抑制剂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这篇综述将为靶向DNMT2/TRDMT1治疗寄生虫病、病毒和肿瘤疾病的药理设计提供线索。
DNMT2/TRDMT1治疗寄生虫、病毒和肿瘤疾病的药理作用机制
图片来源:
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DNMT2/TRDMT1的生理功能与疾病发生的相关性,但针对该酶的药物开发仍处于萌芽阶段。因此,寻找关键的先导化合物是目前的主要工作。一些具有特定抑制作用的化合物不仅可以作为药物治疗疾病,还可以作为活性探针,探索该酶化学敲除后的RNA甲基化功能。然而,它们的化学合成复杂且昂贵。
根据DNMT2/TRDMT1的时空表达模式和生理调节功能,其抑制物应禁止用于婴儿、孕妇和准备怀孕的夫妇。此外,对于肝功能和心脏功能不佳的患者,应谨慎使用这些抑制剂。即便如此,这些化合物的毒性、可药性、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仍有待在细胞和动物模型中进行研究。( 100yiyao.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Cancer Cell:何厚胜/秦骏团队揭示环状RNA在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关键作用 (2025-04-19)
- 我国学者发现,孕期喝茶或可改善孩子的大脑认知发育,而喝咖啡则没影响 (2025-04-19)
- 《科学》:找到女性专属镇痛秘方!科学家发现雌性小鼠大脑附近的免疫细胞能够产生内源性阿片肽,由雌激素和孕激素协同调控 (2025-04-19)
- 两篇《自然》:二甲双胍又现新技能!科学家揭秘最常见克隆性造血突变,让线粒体“暴走”驱动血癌发生,二甲双胍可有效针对 (2025-04-19)
- 贾伟平院士团队最新研究发现社区同伴支持模式可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干预24个月后的管理效果 (2025-04-19)
- Nature“风向标”综述!这些自身免疫疾病靶点,或将诞生下一个药王!改写百亿美元神话 (2025-04-18)
- 乔治·丘奇创立的猪器官移植公司,获FDA批准进行首例基因编辑猪肝脏移植人体试验 (2025-04-18)
- FEBS J:新研究发现ADAMTS5是驱动卵巢癌扩散的关键蛋白 (2025-04-18)
- Cell:我国科学家发现周围神经系统中的小胶质细胞可调节神经元的胞体大小 (2025-04-18)
- 《自然·代谢》:脂肪竟是焦虑推手!科学家发现,急性应激会促进脂肪组织分泌GDF15,激活大脑的焦虑受体 (2025-04-1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