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临床房颤或成未被重视的死神助手!Circulation:“隐性”心律不齐或会增加机体死亡风险 |
![]() |
来源:100医药网 2024-09-11 13:58
这项研究表明,在植入心脏电子设备的患者群体中,调整了潜在的混淆因素后,房颤的存在与较高的死亡率存在直接关联,特别是对于那些非阵发性房颤的患者而言。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Circulation上题为 Associa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 Burden and Mortality Among Patients With Cardiac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揭示了心房颤动(简称房颤,AF)对死亡率的新见解。他们发现,即便是在传统心脏监测手段未能捕捉到的情况下,心房颤动也会增加个体的死亡风险。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数据,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之一,影响着超过200万美国人。由于许多人可能毫无察觉,因此这种病症往往难以及时发现。此前关于房颤的研究主要基于临床诊断数据,这意味着只有当患者因症状就诊时才会被记录下来。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专注于 亚临床房颤 ,即那种患者自身没有意识到的房颤形式,它通常出现在那些植入了心脏起搏器或除颤器的人身上。研究者们想要探究亚临床房颤是否同样会影响患者的死亡率。
研究者Passman和他的同事们分析了超过2万名携带心脏起搏器或除颤器的患者的数据,并比较了他们在两年内的房颤发作情况与死亡率。结果表明,那些经历心律异常的个体具有更高的死亡风险,即使这些异常仅能通过植入设备检测到并且只持续几个小时。
隐性 心律不齐或会增加机体死亡风险
图片来源:Circulation (2024) doi:10.1161/CIRCULATIONAHA.124.069757
研究者表示,有房颤的参与者要比没有房颤的参与者死亡率高29%,而对于那些持续性房颤的个体(即机体不规则心跳在一周内不能自行恢复到正常水平)来说,他们的死亡风险则增加了39%。
Passman博士表示,本项研究结果强调了未被检测到的心律不齐或许仍然会给个体带来潜在的致命影响,在本研究纳入的22,000名个体中,约有30%的人至少经历过一次房颤发作,这些发作可能持续几分钟至数小时,有时甚至几天。
经过两年的跟踪观察,研究者发现,大约13%的参与者去世,而那些有房颤史的人死亡风险显著升高,尤其是那些经历长时间连续发作的患者。
该研究强调了未被发现的心律失常可能带来的潜在危险。未来的研究将致力于评估如何减少患者的心律失常发作频率,以及这些措施对总体死亡率的影响。研究者Passman认为,需要进一步探讨这些无症状房颤发作对中风、心力衰竭及死亡风险的具体影响,并考虑尽早干预以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
总结来说,这项研究表明,在植入心脏电子设备的患者群体中,调整了潜在的混淆因素后,房颤的存在与较高的死亡率存在直接关联,特别是对于那些非阵发性房颤的患者而言。(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Graham Peigh, Jiani Zhou, Sarah C. Rosemas, et al. , Circulation (2024) doi:10.1161/CIRCULATIONAHA.124.069757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Cell:震惊!首次发现肠道微生物释放抗癌胆汁酸,阻断雄激素信号传导,从而增强T细胞的癌症杀伤能力 (2025-04-19)
- 大脑成微塑料“垃圾场”?Nature子刊:痴呆患者脑内微塑料浓度显著高于健康人,8年飙升50%! (2025-04-19)
- “无糖”饮料居然会越喝越饿?最新Nature子刊:人工甜味剂三氯蔗糖会增加大脑饥饿调节中心的活动,刺激食欲,特别是对女性/肥胖者 (2025-04-19)
- 《自然》双重磅:重大突破!两项早期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临床试验结果发表,治疗安全性高,并显示出运动功能和疾病严重程度改善 (2025-04-19)
- Cell:科学家揭秘先天基因密码如何影响癌症发展?有望开启精准医疗新时代 (2025-04-18)
- 氰化物的逆袭!Nat Metab:科学家揭秘氰化物从致命毒药到细胞信使的惊人转变 (2025-04-18)
- BMJ:死亡风险降低62%!中山大学团队首次证实,4个周期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可将鼻咽癌患者5年生存率提至90%以上 (2025-04-18)
- Cell重磅:肠道菌群竟能通过产生的胆汁酸增强抗肿瘤免疫!一作已回国加入厦门大学 (2025-04-18)
- CD:科学家发现抑癌蛋白p53缺失诱发癌细胞免疫逃逸的新机制! (2025-04-18)
- 改写生命密码!iScience:工程病毒样颗粒在类器官中“出手”,成功将囊性纤维化关键突变G542X转为G542R (2025-04-1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